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D卷新版_第1页
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D卷新版_第2页
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D卷新版_第3页
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D卷新版_第4页
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 深圳专版 历史中考试模拟试卷 深圳专版 D D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 却又匆忙谢幕 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 辉煌 昙花王朝 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2 2 分 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 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 他给出如下提示词 开通大 运河 正式设置进士科 暴君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秦始皇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太宗 3 2 分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道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传输 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 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结束了分裂割据 实现了大统一 4 2 分 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权臣当道 B 隋炀帝的暴政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 5 2 分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 却又匆忙谢幕 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 的辉煌 昙花王朝 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一书 如下图 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6 2 分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 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 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 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 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 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 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 抑制朋党之争 7 2 分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B 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 C 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第 3 页 共 13 页 D 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 8 2 分 发动安史之乱的将领是 A 黄巢 王仙之 B 张角 张陵 C 陈胜 吴广 D 安禄山 史思明 9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 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都重 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 B C D 10 2 分 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中外历史人物有 甘英 玄奘 鉴真 郑和 班超 马可波罗 A B C D 11 2 分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 陆羽在 茶经 中记载的 邢瓷类银 越瓷类玉 邢瓷类雪 越瓷类冰 的现象出现在 A 商朝 第 4 页 共 13 页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 12 2 分 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出现这种盛况的最根本原因 A 经济 文化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 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 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 D 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13 2 分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 克服千难万险 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 西行 和 东渡 的共同 作用是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14 2 分 统治时期 创立殿试制度 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唐玄宗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隋炀帝 15 2 分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一带一路 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加强亚欧非三洲的联系 第 5 页 共 13 页 C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16 2 分 苏轼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 是 A 颜真卿 B 欧阳询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17 2 分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曾写下著名诗句 野火烧不尽 春 风吹又生 的白居易 他的诗具有的风格是 A 不事雕饰 伫兴造思 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B 文词清丽 情韵跌宕见长 C 大气磅礴 意境开阔 D 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 18 2 分 某同学举办主题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图片展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 盛唐篇 的是 A B C 第 6 页 共 13 页 D 19 2 分 史书记载 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 反映了唐代哪一生产工具创制的功效 A 筒车 B 曲辕犁 C 翻车 D 耧车 20 2 分 唐朝时期 书生贾贵家境贫寒 其家族也无势力 他寒窗苦读十年后取得了一定得成绩 决定到 京城应试 请回答这里的 京城 是在今天的 A 杭州 B 北京 C 西安 D 洛阳 21 2 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文 化 A 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 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 22 2 分 据史书记载 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 金银珠宝店 茶肆 客舍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 手工业生产发展 B 对外贸易活跃 C 商业经济繁荣 第 7 页 共 13 页 D 经济重心南移 23 2 分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结束长期分裂割据 实现全国统一 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短暂统一 二世而亡 A B C D 24 2 分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重用人才 B 戒奢从简 C 重视地方吏治 D 虚心纳谏 25 2 分 下列农具中 可用于灌溉的是 A 曲辕犁 B 水排 C 筒车 26 2 分 将 分封制 郡县制 厂卫制 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第 8 页 共 13 页 27 2 分 唐朝灭亡后 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其中的五代先后出现在 A 海河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珠江流域 28 2 分 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 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 加强两国友谊 D 求取佛经教义 29 2 分 某班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交往活动 下列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的一幕是 A 日本遣唐使觐见皇帝 B 鉴真在唐昭提寺讲经 C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 D 玄奘回国后和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30 2 分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 廿二史札记 唐女祸 中写道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 以败之 这一观点 A 正确 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 错误 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 正确 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 错误 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第 9 页 共 13 页 31 27 分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 曲折复杂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 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促进了 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的演讲 材料二 1887 年 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 讨伐清国策案 要求在 5 年内 1892 年之前 完成一 切准备工作 待可乘之机 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吞并一部分中国领土 分裂全中国 新浪读书 大国崛 起 日本 材料三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 从前我国还 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 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 而且失败的那样惨 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 这是多么大的 耻辱啊 材料四 据报道 有记者问 2014 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20 周年 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 外 交部发言人表示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 120 年前的中国 我们完全有能力 有信心捍卫自 己的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请回答 1 在古代历史上 中日友好交流密切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写出 19 世纪 90 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名称 并写出该战争后中国人觉醒 的表现 3 材料三中提到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 请列举两例史实加以说明 4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国力和外交之间关系的认识 32 15 分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 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材料二 1904 年 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 百日维新 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 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 何时被废除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 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 制度 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 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 中有 学业优敏 文才秀美 一条 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2 材料二中 进士科 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3 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 材料三图中的 A B C 三处地名是 5 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6 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