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 爱 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从而对 爱 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体会本文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难点 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 教学课时 1 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 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 以及自己 理解有困难的词句 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 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从小就在父母 的爱中长大 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 爱有哪些体会 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 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 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弗罗姆 爱的艺术 中节选出来的 在学新 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爱的艺术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 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 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 集中 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对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 会其中的涵义 教学步骤 如何理解 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 无爱的意识 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 童年时期 8 岁以前 有被爱的意识 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 8 10 岁 有爱的意识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 觉醒 2 如何理解 爱是能力问题 1 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 第一段 2 开始知道 开始学会 开始懂得 消极体验 第二段 3 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 第三段 谈到爱的原 则有哪两种 你爱的原则是什么 4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父爱 有条件 母爱 无条件 表现是什么 如何理解 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 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 在文章的第 8 段 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在文章的第 8 段 用心 爱心 专心2 课外 弗洛姆 爱的艺术 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 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 情 这本书要说服读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 那 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 勇敢地 真诚 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每个人都可以问 问自己 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 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 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 服困难的条件 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 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 同时 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 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 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 我这里尤 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 我的 逃避自由 和 精神分析和伦理 学 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 但是 爱的艺 术 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 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 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 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 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 那就是爱的艺术 艾 弗罗姆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 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 但 是懂得很多的人 却能爱 有见识 有眼光 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 爱的程度也越深 如果有人以为 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 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 1493 1541 德国医学家 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ErichFrommErichFrommwasborninGermanyin1900andeducatedasapsychoanalyst In1934hee migratedtotheUnitedStates whereheservedasaprofessoratColumbiaUniversityandNewYo rkUniversity andtraveledwidelytospeakatotheruniversitiesthroughoutNorthAmerica ErichFrommiswidelyappreciatedforhisinsightsonhumanrelationshipsandthehumanistic philosophy 一 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基础 对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研究 不能不涉及弗洛伊德和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 弗罗姆的心理 学思想在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扬弃的基础上 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罗姆一直是弗洛伊德的崇拜者 接受过严格的精神分析训练 其心理学思想受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非常深刻 他在评价弗洛伊德时曾说 弗洛伊德是一门真正的科学 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所发现的潜意识过程以及性格特征动力学本质 都是对人的科学的独 特贡献 注 弗罗姆著张燕译 在幻想链锁的彼岸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因 此 弗罗姆在建立自己的理论过程中 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等概念 以及心理分析和 梦的解析等技术 但他的继承并非是盲目地全盘接受 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及自己 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有意识地吸收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学说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心理学思想 成为新精神分析文化学派的重要成员 弗罗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集中体现在 其一 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 的决定作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渗透强烈的生物学倾向 在弗洛伊德眼里 性的本 用心 爱心 专心3 能冲动 既是个体心理的原动力 又是解析变态心理的内在原因 本能冲动几乎贯穿着弗 洛伊德理论的全部 弗洛伊德认为 生物的需要主要有两种 即保存个体的生命和连续 种族的生命 所以性本能是完成这两项生命活动的自然倾向 而许多表面上似乎与性无关 的活动 也都是性本能的表现 注 约翰 里克曼著贺明明译 弗洛伊德著作选 四川 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弗洛伊德虽然也强调社会 家庭 文化 伦理道德 法律 宗 教以及经验 特别是童年经验的作用 但他所强调的是这些因素对本能的压抑作用 是为 了树立本能冲动特别是性本能冲动的对立面而涉及的 并非注意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活动 的真正作用 弗罗姆把传统精神分析学说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对个人产生影 响的大层面 把经济 政治 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作用放在重要而突出的地位 从 而更加强调精神病因学的社会因素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会精神分析学 其二 延伸了弗 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 潜意识概念是传统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 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潜意识既不能通过人的感知直接得到 也不能通过自我观察而捕捉到 弗洛伊德指出 潜 意识是无时间性的 不合逻辑的 弗罗姆在继承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 会潜意识的概念 他指出 潜意识是社会要求其成员压抑的心理结构 深层潜意识及其 解释可以追溯到社会生活 社会实践 潜意识所表现出来的奇妙的象征是社会生活的必然 要求 注 高觉敷 西方心理学史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每个社会都为本 社会所有成员建立了共有的社会潜意识 社会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 情 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 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 其 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 因此 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 意识决定的 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性格 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 的要求 弗罗姆的社会潜意识概念是对弗洛伊德潜意识概念的发展 他把潜意识概念延伸 到社会范畴 认为如果社会病态就会创造病态的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 其三 引入人本主 义观点 调合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 弗罗姆赞赏弗洛伊德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批判主 义勇气 但同时也看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 他试图修正和发展弗洛伊德学说 探索一条 调合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之路 而这一条调合之路的基石是人本主义 在弗罗姆看 来 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的折衷 是建构人类社会理想模式的唯一途径 而折衷是 通过人本主义调合实现的 人本主义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弗罗姆的调合 是荒谬的 显示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的支离破碎 甚至曲解和篡改 但我们也应 该承认 弗罗姆敢于向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挑战 摈弃了弗洛伊德的纯粹生物学模式 意识 到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 开创了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人及社会现象的先河 二 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脉络 研究弗罗姆的心理学思想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一条主线 即 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的 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人格 改造 社会的途径是建构人本主义的 共有制社会主义 通过这条主线 弗罗姆深入分析了人与 社会的关系 并为我们勾勒出他理想中的 社会主义 1 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 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化是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个体化的理解建立在 对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方面考察的基础之上 其个体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 逃避自由 1942 年 一书中 弗罗姆认为 人是社会的动物 但又有别于其他动物 动物在有机界的发展进化中 经历 着个体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断加强 在人的发展中达到了顶峰 人的个体化的过程则是 在社会环境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 日益发展的个体化过程具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 自我力量的增长 另一方面就是日益增加的孤独 人的自由的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性 一方 用心 爱心 专心4 面 这是一个力量 一个个体化和对自然的控制日益发展的过程 人的理性力量日益增长 的过程 与他人的团结日益加强的过程 另一方面 这种个体化的日益发展 意味着孤立 及不安全的日益发展 从而对他在世界上的地位 自己生命意义的怀疑也增大了 注 弗 罗姆著陈学明译 逃避自由 工人出版社 1987 年版 我们可以看到 个体化导致了 人的孤立 无助 不安全及微不足道的感觉日益发展 从而对自己生活及生命的意义 自 身价值的疑惑也日益增大 随之而来的日益发展的个体化必然导致两种结果 即 屈从 和 自发性活动 这两种结果都是摆脱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的 逃避 的方式 自发性 活动是逃避方法之一 向 积极的自由 方向发展 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 系起来 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 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 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 前提下实现自己 自然 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 屈从是另一条逃避的方向 向后倒退 放 弃自由 通过填平自我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 注 弗罗姆著陈学明译 逃避自由 工人出版社 1987 年版 弗罗姆认为 个体 逃避 的目的 在于消除 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差距 消除现代生活中困扰自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个人放弃个人的自 我 成为隶属于外物的机械适应和麻木不仁的人 因而也就不会有孤独 不会有不安全感 弗罗姆为我们推导出个体化过程所导致的心理后果 是个体不可避免的孤独感的产生 使 个体处于自由 责任与逃避 安全的两难境地 并把解除困境的动力寄托在个体潜意 识的机制 弗罗姆在揭示个体发展与社会因素关系的同时 更强调社会给个体带来严重冲 突所导致的种种不适应 逃避 是个体求得虚假 安全状态 的无奈选择 2 社会对人的影响在于形成具有社会性格的人格 弗罗姆把人格视为气质与性格的整合 气质因受先天遗传的影响 不可改变 性格因受社 会的影响 必然构成人格的核心部分 弗罗姆把人的性格区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个人 性格 另一部分为社会性格 社会性格是 一个团体的绝大多数人的性格结构的基本核心 是作为这一团体具有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 注 弗罗姆著陈学 明译 逃避自由 工人出版社 1987 年版 社会性格体现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 用 社会的客观需求被个人的社会性格所内化 同时社会条件以社会性格为媒介 影响个 人的意识形态 变化的社会条件导致了社会性格的变化 因此 人的性格主要由他的社会 性格那一部分所决定 在此基础上才表现出个人性格在行为上的差异 弗罗姆倾向于一定 的社会性格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 产生于人的本性对社会结构的动态的适应 这种 并非被动地适应使社会性格成为社会条件的产物 正如卢文格所言 弗洛姆主要关心社 会性格 即在不同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格结构 这种关心导致他强调社会和经济对性格 的决定因素 而不是其他决定因素 注 简 卢文格著韦子木译 自我的发展 浙江教 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弗罗姆企图用他建构的社会性格概念去解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马克思的经济学 甚至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 弗罗姆认为 性格特征是行为的基础 许多性格特征构成各种性格类型 而在人的性格中 占支配地位的性格类型 则称之为 倾向性 它是性格的核心 是一个人的普遍态度或 观点 包括了对世界中的人们 物体或事件的反映以及对自我的理智 情感和感觉的反应 可说是包括了人生的一切方面 注 高觉敷 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版 弗罗姆把性格类型分为两大类 即非生产倾向性和生产倾向性 非生产倾向 性是 不健康的 病态的 生产倾向性是 健康的 它是人对自己特有的潜能的实现 是对自己固有的 权力 的使用 弗罗姆以四种非生产倾向性和生产倾向性以及晚年提出 的恋尸狂 恋生狂倾向性构筑其人格理论的性格类型学 性格类型的划分 并没有纯粹的 形式 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 取决于体现在个人身上的消极和积极的性格的比例 对于心 理健康的评定 弗罗姆强调以社会为参照 社会结构的性质是助于或妨碍人的心理健康的 主要因素 要使人的性格具有生产倾向性 唯一的方法是使人生活在没有疾病的健康的社 用心 爱心 专心5 会之中 生活在一个可以促进生产性的社会之中 人格被弗罗姆赋予了崭新的社会特性 并被打上了明显社会性格及性格类型的烙印 既然性格是社会和经济的产物 那么完善性 格的根本在于完善社会 弗罗姆把自己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 3 改造社会的途径是建构人本主义的 共有制社会主义 关于人的存在 本性 异化与自由的理论是弗罗姆社会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 也是其社会 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人本主义特点的内容 弗罗姆想通过改变人的心理来改变病态的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把非理性的社会变成理性的社会 弗罗姆在 健全的社会 1955 年 一书 中谈到社会主义是唯一建设性的社会 并在 在幻想链锁的彼岸 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 弗洛伊德 1963 年 一书中 宣称他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 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 伊德学说 综合 起来 形成其人本主义的调合论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人本主义的 共有 制社会主义 在弗罗姆看来 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有着 共同的基础 这种 共同的基础 就是 他们的思想赖以产生的共同土壤 他称 怀疑 真理的力量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弗洛伊 德著作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 并称 人道主义和人性的思想乃是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 赖以产生的共同土壤 注 弗罗姆著张燕译 在幻想链锁的彼岸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他认为 马克思关于全面阐明完整的 尚未异化的人的理想 正是这一传统 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一部分 马克思的核心思想是重新把人摆在中心地位 弗洛伊德在其潜 意识概念中也充分体现出人性的一面 在关于人及其本质的概念问题上 弗罗姆认为 从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有病态的人和健康的人的思想 其中 被扭曲了 的人 和 异化了的人 便是精神病理学上的主要表现 而马克思所说的能动的 富有创 造性和独立的人则是精神健康的主要表现 并指出异化的概念是马克思探讨精神病理的一 种最主要的形式 异化概念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移情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 论及人的动机和社会的无意识 弗罗姆把马克思的 经济因素 看成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动 机 即经济利益的动机 把 历史发展的逻辑 视为社会潜意识而与弗洛伊德的概念并不 互相排斥 弗洛伊德的学说以某种方式就可与马克思的学说相结合 并反映在人们的那些 被压抑的领域 两种学说所不同的只是 马克思把人的存在及其意识看成是由社会结构决 定的 人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把社会看成通过对人的内在的生理和生物机制的 压抑来影响人的存在 弗洛伊德相信人可以克服压抑 而不需要社会变革 马克思则认为 社会变革是必然的 依照弗罗姆的观点社会变革应该等同于心理革命 而无需社会制度和 体系的变化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 可以看出 弗罗姆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研究简单看成是各自对社会 和个人进行的研究 在他的眼中 马克思的研究注重宏观的 社会的 经济的层面及阶级 分析 而弗洛伊德的研究注重微观的 个人的 生理的层面及心理分析 他根据其对人及 人性的人本主义观点阐述和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 以及人的本质及异化一系列问 题 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概念及阶级分析的观点 企图以一场心理革命来取代社会革 命 而最终建构一个他所理想的人本主义的 共有制社会主义 弗罗姆的论点 共产主 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等于人本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人本主义 等于自然主义 注 弗罗姆著张燕译 在幻想链锁的彼岸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他把共产主 义视为人本主义的最终目标并等同于人本主义 把人本主义凌驾于社会主义之上 认为 一场新的国际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必将会实现西方和东方的人本主义原则和目标 注 弗罗姆著张燕译 在幻想链锁的彼岸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社会主义运动成 为了实现人本主义的手段及方法 弗罗姆还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病态及人性的坠落归咎 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认为社会的阴暗源于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矛盾 而要根治 这些弊端 只能采取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 即呼唤一场人性的心理革命 弗罗姆天真地以 用心 爱心 专心6 为 不正视资本主义社会根深蒂固的根本矛盾 不进行社会的彻底变革就能改良资本主义 社会 这显然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这也正是弗罗姆的人本主义调合论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 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局限 弗罗姆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的学者把弗罗姆列入现代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行列 这主要是他的主要论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神相一致 与其说弗罗姆注重社会 经济 文化 政治等因素对人的精神影响 不如说他更注重人及 人性本身 更关注人的需要和情感 他的主要论点与人本主义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首先 是弗洛伊德主义者 其次是 马克思主义者 最后演变为彻底的人本主义者 人本主义的 精神影响着他 使他把这种思想动用到他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说中 以形成他的 以辩证法 和人本主义为指导的精神分析 即谋求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正如弗罗姆所说 我也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 对于马克思理论 我也是这么做的 在理解和批评这两位思想家后 我最终达到了一种综 合 注 弗罗姆著张燕译 在幻想链锁的彼岸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然而 这种 综合 显然是失败的 失败的根源 首先在于他所标榜的 综合 是 受辩证法和 人本主义指导的精神分析 看似辩证唯物论 实则唯心论 比起弗洛伊德来 弗罗姆进步 的地方在于跳出了 本能论 的圈圈 以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大背景作为理论分析的出发 点 但建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如潜意识等 仍然沿袭弗洛伊德的老套路 始终不能完全摆脱 生物学的倾向 因而只会走进唯心主义的死胡同 其次 是弗罗姆的学说中提出了一切形 式的异化实质上是人性的异化 他把人性异化与劳动异化联系起来理解人的解放 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问题 但他没有深入到阶级进行分析 他看到了人与自 然的抗争 而没有看到人与自然对抗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 阶级关系 否认人与人之间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 从而否定了人性异化的经济根源 阶级根源 进而彻底否定了无 产阶级革命 最后 弗罗姆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而达到医治病态的资本主义社会 并把导 致这种病态的原因归结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否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鼓吹社会倒 退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对弗罗姆心理学思想的评论 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弗罗姆的学说虽然有许多不 足之处 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理论也有许多可取之处及闪光点 比起其他社会精神分析学者 来 弗罗姆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上 一定程度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端 他对于西方世界那种物质丰富而精神痛苦的反思 对于社会 文化 政治等因素对当代人 的心理影响的深刻阐述 为我们深入了解心理现象提供了借鉴 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 在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 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 必 须分析一切理论建筑的根基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揭示其理论实 质 探讨与争鸣 问题讨论 答疑解惑 学习与训练 一 1 读了文章 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 500 字 2 从文章中挑出你新学到的 10 个词语 将它们写在下面 并查词典 具体解释 10 个词语 的意思 用心 爱心 专心7 3 从上面文章中 摘抄出 100 字左右你最感动的句子和段落 一定要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 句子 4 读了文章 对母亲 你一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请你以 母亲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告诉同学们一个你伟大而崇高的母亲 二 阅读下文 完成第 17 题 17 分 最重要的约会 吴志翔 漫画家魏克有幅作品 画面上是一台钟 钟面上的时间刻度已经 A 剥离 B 剥落 C 剥 蚀 掉 耐人寻味的是魏克的两句话 时间并没有流逝 流走的是我们自己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一次次提醒我们生命流驶的 常常是过去留下的 许多痕迹 比如 一片夹在书中枯黄的树叶 或记忆里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 那样的记忆 雕刻着时光 使之呈现出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 而岁月的锋镝又雕刻我们 读书 就 是我的时光刻刀 岁月之刃 心中产生 撕裂感 往往是在一个人夜读之时 我有个习惯 每次买了书之后 都喜欢在扉页写上日期以及购书之地 而在读完一本书后 同样要写上 日期 并结合当时的情境信笔涂上几行字 比如 我现在随手抓过一本唐德刚的 晚清七 十年 就发现在书尾写道 百年望海潮 千秋忧河殇 在王晓明著 鲁迅传 首页写 着 1994 年 5 月 相逢一醉是情缘 瓢然何处风雨散 奈何 奈何 而在书末涂写了苏 东坡的一句词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 数峰青 在 了不起的比尔盖茨 中则引述 了海明威的一句话表达心绪 苍凉之雾 升起于人性的港湾 如此涂抹 不可胜数 点点滴滴 都见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我面对那些曾经在夜灯亲近过的书籍时 总会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情 过去的生命信息 依然存留于书页之间 不忍舍弃 我感觉那些日子就在眼前 包括当时的环境 气候 心 境 热烈的生命凝固其中 打开它 一切尽皆呈现 享利 詹姆斯的小说 贵妇画像 英 文版厚达 600 多页 我从 1994 年开始读 时断时续 真正打起精神读完此书 是在 1996 年的春天在一处破败的老房子里 那时候除了读书 好像没有别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无限 春光 都与我无关 随手翻到这本书某处 我看到了这么几个大字 寂寞的时光 并且 用半通不通的英文写着 我被春天囚禁 翻开此书我仿佛还嗅到了当时窗外阳光的气息 我读了许多外研社和企鹅版的英文小说 当然还有更多的 诗性思想家 的作品 我也 是在那时候起在心性上亲近 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 在那些寂寞的日子里 它们是除了 鲁迅全集 之外 我不忍舍弃的精神家园 那些文字与闲守一隅的我一样孤独 也许与 我一样期待着被发现和理解 一种孤独必须以另一种孤独来安慰和宽解 有一年冬天 当 我又一次宿命般地放弃了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后 心境无比苦涩 那一年的春节 我的家乡 下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智能电网监控设施建设合同
- 微生物防疫策略-洞察及研究
- 一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电商店铺营销效果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矿石选矿药剂智能配比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养殖生态养殖恢复与保护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电脑安全防护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副食品品牌国际化传播渠道与整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产品回收与环保处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粉尘类知识培训课件
- 八年级语文重点知识及文学常识归纳总结
- 台州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乡镇供电所全能型员工评聘考试题库(精简600题)
- 机械设备投标书范本
- 河北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计算规则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原文
- YC/T 310-2024烟草漂浮育苗基质
- 智慧公厕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MapInfo使用教程教学课件
- 电梯高处施工方案
- 精装房验收实测报告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