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方古猿属于完全形成的人 B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C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D 早期智人的出现 现在人种的差异显现出来 2 2 分 如图文物是在哪个遗址出土的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3 2 分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 A 会建造房屋 B 会种植水稻 C 会制造彩陶 D 可能会使用火 4 2 分 在下列图片中 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B C D 5 2 分 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 20 万年的远古人类 以下特征哪些是他们的 直立行走 使用磨制石器 使用打制石器 使用天然火 过群居生活 A B C D 6 2 分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 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7 2 分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如图片呈现的考古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B C D 8 2 分 如图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一图胜千言 如图所示图片 分别属于什么时期的房屋样式 A 河姆渡时期 半坡时期 B 半坡时期 河姆渡时期 C 河姆渡时期 元谋人时期 D 半坡时期 北京人时期 9 2 分 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 水稻 B 粟 C 芥菜 D 玉米 10 2 分 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存的实物资料 如工具 生活用品等 下列选项中 能代表我 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有 使用磨制石器 住干栏式房屋 制造绘有稻穗纹的陶器 铸造司母戊鼎 第 4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1 2 分 礼记 礼运 记载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稳 天下为家 是为小康 这里的 公 和 家 指的是 禅让制 奴隶制 世袭制 分封制 A B C D 12 2 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惟有我先 孙中山 先生这首诗歌歌颂的是 A 女娲 B 黄帝 C 炎帝 D 禹 13 2 分 君主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 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 舜传位禹 B 禹传启 家天下 C 盘庚迁殷 D 武王伐纣 第 5 页 共 13 页 14 2 分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 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赠书法作品 华夏千秋 同尊始祖 炎黄一脉 共拜神农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 尧和舜 B 舜和禹 C 黄帝和炎帝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15 2 分 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A 尧 B 黄帝 C 蚩尤 D 大禹 16 2 分 易中天在 品三国 中讲道 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人世间万事万物的 享有神一般的威望 春秋时期 天子 的处境是 A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 B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C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反而依赖更强大的诸侯 D 自称皇帝 加强中央集权 17 2 分 禹传子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说明了 A 分封制代替了禅让制 B 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禅让制代仍在继续 18 2 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 处应该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9 2 分 同学们来到殷墟 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 这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发现 龙骨 上刻有明显的 符号 并断定为商代 使蒙尘三千多年的 符号 免于湮没 由此判断 这种 符号 应该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铭文 D 拉丁文 20 2 分 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大于铜鼎 B 司母戊鼎 C 四羊方尊 D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21 2 分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诗经 关雎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 钟鼓之乐 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 编磬 B 鼓 第 7 页 共 13 页 C 瑟 D 编钟 22 2 分 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 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 巩固统治 西周时期 国王实行了一种新 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23 2 分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 并且组建军队 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 建 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这标志着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24 2 分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这个王朝的建立者应是 A 黄帝 B 禹 C 启 D 嬴政 25 2 分 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B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朝开始 第 8 页 共 13 页 D 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等 二 二 材料分析题 共材料分析题 共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2 分 亚非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地文明名称代表性的文化成果 北非的 流域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其文明标志之一 西亚的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 的成文法典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史称 东亚的黄河 长江流域古代黄河 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开始有 了文字可考的历史 1 将上面的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2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亚非文明在政治 经济形式方面有哪些共性 造成这种文明共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7 14 0 分 阅读下列图表材料 回答问题 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 结合材料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列举两个受封的贵族等级 3 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 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否仿效西周分封治国 说明道理 第 9 页 共 13 页 28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京人考古发现及其对应的推论 发现 史实 推论 6 个头盖骨 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 分属于 40 多个北京人个体 大量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石头北京人会制造石器 原地烧结土 烧石 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 遗迹的密集出现 发现大量动物化石 材料三 在北京人发现之前 虽然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爪哇的直立人等人骨化石相继被发现 但尚未得到学 术界的公认 自从北京人头盖骨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 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 从而基本上明 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 为 从猿到人 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北京人的发现地 并写出北京人距今的时间 2 根据史实进行推论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 请将材料二表格中的补充内容写在下 面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 简述北京人发现的历史意义 29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西周诸侯国分布图 1 为了将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补充完整 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诸侯国的建立与西周的哪一制度有关 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诸侯需要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 材料二的相关制度在春秋时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