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4页
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甘肃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都定都于洛阳 都首创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 都兴建有大型的著名工程 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 A B C D 2 2 分 大运河贯通南北 北至涿郡 南抵余杭 余杭 是今天的 A 上海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3 2 分 下面关于隋炀帝的表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号开皇 其统治史称 开皇之治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酷虐残暴 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589 年 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A 第 2 页 共 14 页 B C D 4 2 分 大运河是我国自隋朝以来的贯通南北的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 历史上分四段 位于我们扬州的是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5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与这首诗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6 2 分 唐朝科举制最重要两科是 进士 秀才 明经 诗赋 A B C D 7 2 分 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 搜集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蕃会盟 鉴真东渡 等相关资料 由 此可知 他研究的主题是 A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 3 页 共 14 页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 中华文明的起源 8 2 分 唐太宗把下图中的人物喻为 知得失的镜子 由此可见唐太宗 A 提倡节俭 B 重视人才 C 勤于政事 D 善于纳谏 9 2 分 武则天重用酷吏的目的是 A 打击元老重臣 B 打击新老贵族 C 镇压人民反抗 D 监视人民活动 10 2 分 武则天称帝时 改国号为 A 隋 B 周 C 唐 D 宋 11 2 分 前代选用 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 不胜其弊 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 聚于京师春 还秋住 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沈既济对当时盛行的某种制度的描述 唐代统治者热衷于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 第 4 页 共 14 页 是 A 促进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开创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B 控制人才 控制选官权力 巩固统治 C 公平选拔人才 扩大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 扼制世族官僚的营私舞弊 D 束缚人们的思想 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12 2 分 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 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戚继光抗倭 13 2 分 社会稳定 经济空前繁荣 国力强盛 人口增长 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14 2 分 川中水车如纺车 以细竹为之 车首之末 缚以诸筒 旋转时 低则舀水 高则泻水 与该史 料记载相关的生产工具是 A 水排 B 翻车 C 筒车 D 曲辕犁 15 2 分 创立殿试制度 为 开元盛世 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第 5 页 共 14 页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武则天 16 2 分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做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最能准确的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奔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7 2 分 日本在古代曾经学习过中国 唐朝僧人曾去日本传授道艺 死后的坐像成为了日本的 国宝 这个人是 A 空海 B 阿倍仲麻吕 C 鉴真 D 玄奘 18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 下面这组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 唐朝经济繁荣 B 明朝科技成就 C 经济重心南移 第 6 页 共 14 页 D 对外友好交往 19 2 分 与以下示意图中 相关的史实是 A 北魏改革 民族交融 B 定都建康 开发江南 C 开凿运河 创立科举 D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20 2 分 被称作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贺 D 李太白 21 2 分 在众多唐朝诗人中 诗歌豪迈飘逸 清新瑰丽 被称为诗仙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22 2 分 唐朝后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 并攻入长安 建立政权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唐末统治腐朽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相互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人民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的灾荒使得人民无以为生 第 7 页 共 14 页 A B C D 23 2 分 有关唐和吐蕃友好往来的叙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唐蕃已经 和同为一家 了 B 大昭寺内有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壁画 C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D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加深了唐蕃的友好 24 2 分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A 统治者不是励精图治而是纵情享乐 B 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政权 C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 中原政权无力与之抗衡 D 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 腐败 25 2 分 学习历史的 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隋 唐 五代十国 兀 宋 明 清 B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C 隋 唐 宋 五代十国 元 明 清 D 隋 五代十国 唐 宋 元 明 清 26 2 分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辽宋夏金元时期反映的显著阶段特征是 A 国家统一 B 政权并立 第 8 页 共 14 页 C 民族团结 D 和平共处 27 2 分 下列北宋发生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虏 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金 宋徽宗把帝位传给宋钦宗 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 A B C D 28 2 分 北宋 辽 夏 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A 北宋 辽 夏 金 B 辽 金 北宋 夏 C 北宋 辽 金 夏 D 辽 北宋 夏 金 29 2 分 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发动 陈桥驿兵变 建立了北宋王朝 通过 杯酒释兵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建立科举考试制度 完善了人才选拔 采取 崇文抑武 策略 提高了文人地位 A B C 第 9 页 共 14 页 D 30 2 分 有学者指出 古来帝王 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 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 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 善以此治国 王而不藩者 不过秦皇 汉武 宋太祖 清圣祖 康熙 四人而已 这里的 国家政体 是指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31 25 分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 地联结起来 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 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 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 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 唐朝与突厥 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经过吸收 改造 创新 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 中亚 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 明 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唐三彩及唐诗中 骏马 骆驼和胡人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 这也 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 传播文化的使命 唐代文化对朝鲜 日本等国 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 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 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 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 请在答题卡对应 题号后涂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创了科举制 2 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3 李白 杜甫 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4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5 唐朝文明继承创新 兼收并蓄 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 也丰富了自己 32 20 分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下面材料 第 10 页 共 14 页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 杜甫 忆昔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 及第谣 材料四 复理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中的唐诗中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这一盛 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 样的贡献 4 材料四中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05 年 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 辽朝撤军 宋给辽岁币 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 1044 年北宋和西夏订立 宋夏和议 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1141 年南宋和 金达成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 并给金岁币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 元朝疆域 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 有不及焉 元史 地理志 回答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北宋与辽 西夏订立和约 南宋与金 绍兴和议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 第 11 页 共 14 页 何积极作用 2 据材料二 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 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 理藏族和台湾地区 3 两宋时 南方的战乱较少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 写出当时两大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