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新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阶段性考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某导演精心制作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梦回大唐 再现了大唐的盛世辉煌 下列场景 你认 为在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皇帝从长安去洛阳乘船 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 大臣们上朝时 见到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 C 房玄龄和唐太宗皇帝一起讨论合并州县的事宜 D 武则天很喜欢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2 3 分 如下图所示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 以官举士 择优选拔 B 冲破门第 品德惟上 C 公开考试 平等竞争 D 自由报名 唯才是举 3 3 分 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 贞观长歌 中 A 魏征去世 唐太宗伤心地说 魏征死了 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长安街上有回族人卖羊肉 D 唐太宗告诫太子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4 3 分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对她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 主 第 2 页 共 12 页 要是因为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极大地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 她的统治具有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的重要地位 D 她最后把权力交还给了李姓 并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 5 3 分 唐朝诗人在 忆昔 诗中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 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的诗句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这一景 象发生在以下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D 唐中宗 6 3 分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唐朝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7 3 分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 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 有如海纳百川 兼收并蓄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 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西市 东市的设立 妇女喜好骑马 打球 拔河 射箭 弈棋等活动 允许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第 3 页 共 12 页 A B C D 8 3 分 下图是 唐蕃会盟碑 内容 初 唐以李氏得国 圣神赞普弃宗弄赞 注 松赞干布 与 唐主太宗文武圣皇帝和叶社稷如一 於贞观之岁 迎娶文成公主至赞普牙帐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根 本原因是 A 仰慕中原文化 主动与唐联婚 B 仰慕文成公主的美貌和才华 C 屈服于唐太宗的威淫之下 D 可以获得大量丰厚贵重的嫁妆 9 3 分 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 圣人 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 华佗 医圣 B 顾恺之 画圣 C 颜真卿 书圣 D 杜甫 诗圣 10 3 分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历经坎坷 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有 诗史 之称 他 被誉为 诗圣 他 是 A 李白 第 4 页 共 12 页 B 杜甫 C 孟浩然 D 王安石 11 3 分 明代李时珍撰写的 本草纲木 由朝廷颁行 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 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 土进行全面测量 绘成 皇舆全览图 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 清代修建的圆明园 集中外建筑 园林艺术之大 成 被誉为 万园之园 据此可知 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利益于 A 民族关系的和谐 B 社会的急剧转型 C 西方科技的传入 D 国家力量的支持 12 3 分 下图是某一时期中外交流的线路图 该图反映的史实应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马可 波罗东游 D 新航路开辟 13 3 分 618 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 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A 李渊 B 李世民 第 5 页 共 12 页 C 武则天 D 李隆基 14 3 分 下列关于 五代十国 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A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 北方政权更迭 政局动荡不安 C 南方政局稳定 经济有一定发展 D 后唐是这一时期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 15 3 分 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当科学与人权并重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A B C D 16 3 分 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 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下列体现北宋在政 治上 夺其权 措施的有 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分解相权 设通判监督知州 设置转运使 A B C D 17 3 分 图中 反映 澶渊之盟 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B C D 18 3 分 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征 如图局面反映了 A 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民族政权并立 C 中外交往与冲突 D 经济重心南移 19 3 分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第 7 页 共 12 页 A 宋代商业繁荣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元朝国家统一 D 大都闻名世界 20 3 分 和议成 立盟书 约以淮水中流画疆 割唐 邓二州畀之 岁奉银二十五万两 绢二十五万 匹 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辽 D 南宋与金 21 3 分 自魏晋以来 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经济迅速发展 南宋时 南方已经超过北方 成为中国经 济的中心之一 导致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经济因素是 A 统治者采取恰当的政策 B 北人南迁 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南方土地肥沃 气候适宜 D 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相对稳定 22 3 分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中店铺不断增加 街道两旁商店 客栈 货摊林立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 有 昼市 夜市 许多交易可用 交子 动即千万 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 汉代长安 第 8 页 共 12 页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23 3 分 公元 11 世纪 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迅速崛起 在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 它先 灭掉了契丹族建立的辽 随后又不断南下攻宋 最终形成了 A 宋夏和议的局面 B 宋辽对峙的局面 C 三国鼎立的局面 D 宋金对峙的局面 24 3 分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中的 中央王朝 和 行 政机构 分别指的是 A 吴国 夷洲 B 元朝 澎湖巡检司 C 清朝 台湾府 D 清朝 台湾行省 25 3 分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 汉书 司马迁传 中 称赞 史记 是 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 恶 故谓之实录 这反映了 A 史记 题材多样 B 司马迁史德高尚 公正记事 C 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D 艺术价值相当高 二 二 综合题 第综合题 第 2626 题题 1212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1313 分 共分 共 2525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12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 第 9 页 共 12 页 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探究一 制度篇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进士 举人 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 考试的途径获得 的 武则天时 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2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3 探究三 文化篇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4 探究四 启示篇 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 对你有什么启示 27 13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 年 宋辽达成 澶渊之盟 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双方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1141 年 宋金达成 绍兴和议 主要条款是 一 南宋称臣于金 并且要 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二 宋金两国 东淮水 西至大散关为界 中国的唐 邓二州皆属金国 三 南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 绢二十五万匹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有个读书人 在监安一家旅店题诗讽刺当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洲 中国历史 第二册 1 从上述材料中 你可看出辽 宋 金之间关系怎样 2 一向以正统自居的宋朝为什么送给别人如此丰厚的岁币 还甘心低头称臣呢 3 根据上述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