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I)卷新版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I)卷新版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I)卷新版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I)卷新版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测试试卷 I 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4646 分分 1 2 分 有学者认为 文艺复兴时 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 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 如何想 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 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 2 分 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 如图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 古典时代 B 中世纪前期 C 文艺复兴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3 2 分 1500 年以前 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 1500 年前后 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 了直接的交往 世界从 彼此隔绝 到 联系在一起 经历了一系列事件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主要动力 B 哥伦布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C 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其提供了条件 D 这个过程伴随着殖民掠夺和侵略 第 2 页 共 12 页 4 2 分 1494 年 6 月 7 日 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里斯本郊外的一个小镇签署条约 在 地球上画一条线 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葡萄牙拿走了东方 西班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 葡萄牙拿 走了东方 与下列哪位航海家有关 A 哥伦布 B 达 伽马 C 迪亚士 D 麦哲伦 5 2 分 判断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6 2 分 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法治取代人治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 言 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法治精神即 A 限制王权 B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 反对殖民统治 D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7 2 分 王老师为写论文从网上搜集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 立战争等资料 由此 我们可以判断王老师的研究的专题应属 第 3 页 共 12 页 A 资本主义的产生 B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C 无产阶级斗争的兴起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 2 分 这两位杰出人物 如下图 的相似之处是 都是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军事家 都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都曾为国家 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都毕生致力于反对专制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A B C D 9 2 分 保罗 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 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 如侵 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 它就要冒一种风险 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 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 代价所抵消 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 1799 1814 年的法国 B 1933 1945 年的德国 第 4 页 共 12 页 C 1936 1945 年的日本 D 1941 1945 年的苏联 10 2 分 在工业革命中 发明了蒸汽机 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的发明家是 A 哈格里夫斯 B 阿克莱特 C 瓦特 D 史蒂芬孙 11 2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被誉为是 遍地开花 的革命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被誉为是 一枝独秀 的革命 其中 一枝独秀 所指的国家是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12 2 分 19 世纪初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使用蒸汽机的工厂林立 成排的大烟囱冒出的浓烟笼罩市区 工 厂废弃物对河流构成严重污染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恶化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13 2 分 东西遥隔语言通 此器名称德律风 沪上巨商装设广 几如面话一堂中 19 世纪末 在中国 出现的这种 德律风 最早发明者是 A 狄塞尔 B 贝尔 第 5 页 共 12 页 C 马可尼 D 卡尔 本茨 14 2 分 在俄国 农奴制崩溃以后 城市的发展 工厂的增加 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 材料表明 A 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B 农奴制给俄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 C 废除农奴制缓和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 D 1861 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15 2 分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下列各项中属于明治 维新内容的是 消除封建割据 加强中央集权 改科举 废八股 创办近代企业 引进西方技术 提倡文明开化 大力发展教育 A B C D 16 2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 其显著特点是 近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重工业时代的到来 欧美诸国同时展开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A B C D 第 6 页 共 12 页 17 2 分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 其中矛盾的焦点是 A 对殖民统治的态度问题 B 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问题 C 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D 对印第安人的态度问题 18 2 分 下列是一战前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A B C D 19 2 分 20 世纪上半期 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B 诺曼底登陆成功 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C 苏军攻克柏林的战役胜利结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0 2 分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组成国中 立场不坚定的是 A 俄国 B 意大利 第 7 页 共 12 页 C 奥匈帝国 D 法国 21 2 分 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 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 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新文化运动 D 思想启蒙运动 22 2 分 一次宴会上 一位贵妇问达尔文 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 达尔文微笑着说 是的 不过 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 他俩的对话与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有关 A 万有引力 B 生物进化论 C 相对论 D 电磁感应原理 23 2 分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共同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战争 B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宪法 C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D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24 4 分 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 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第 8 页 共 12 页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 把人类融入信息化社会的科技革命 25 20 分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分别写出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 日本的两次改革名称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 3 日本 1868 年的改革中 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的措施是 4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 日本的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什么共同影响 26 20 分 纵观中外历史 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 年 日本明治天皇宣誓颁布改革诏书 1870 年设立工部省 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引进先 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 建立国营为主 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 同时扶植 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欧化风靡一时 吃西餐 穿燕尾服 理分发 跳交际舞 盖洋楼 1872 年颁发 学制令 建立完整的近代学校体 制 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家长的义务 摘编自 世界历史 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 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创办和发 展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 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春风拂面 麦浪滚滚 4 月 25 日 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下麦田 进农家 他来到 当年农家 院落 了解当年 18 户村民按下红手印 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 总书记感慨道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 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摘自新华视点 习近平考察小岗村 重温中国改革历程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日本明治天皇改革的重要内容 照搬原文不给分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第 9 页 共 12 页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的 大包干 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你 认为我国农村改革有什么意义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 谈谈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464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