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以下是某博物馆的一段讲解词 与之相关人物是 在海滩先后建了三个销烟池 池前面设涵洞 后面通水渠 撒盐成卤 然后将开箱过秤后的鸦片踢入卤中 泡浸半天 再将烧透的整块石灰抛下 直至鸦片全部化尽 最后海水退潮时 打开涵洞 随浪冲出大海 在海滩 先后建了三个销烟池 池前面设涵洞 后面通水渠 撒盐成卤 然后将开箱过秤后的鸦片踢入卤中 泡浸半天 再将烧透的整块石灰抛下 直至鸦片全部化尽 最后海水退潮时 打开涵洞 随浪冲出大海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2 2 分 我国每年的 禁毒宣传月 从 6 月 3 日开始 这是因为在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 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这位民族英雄是 A 魏源 B 林则徐 C 道光帝 D 关天培 3 2 分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 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 夜之间 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第 2 页 共 12 页 4 2 分 据 晚清史 记载 1843 年以后 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 而上海则逐年上升 并 于 1853 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 2100 万银元 B 开放宁波 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 开放苏州 杭州等地为商埠 5 2 分 下图的雕塑是某广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 据此判断 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6 2 分 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为商埠 开放天津为商埠 A B C D 7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两次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两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 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侵略区域扩大 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A B C D 8 2 分 近代前期 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 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 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 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 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 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9 2 分 天津条约 的内容不包括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开天津为商埠 C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D 给英 法赔款 10 2 分 1860 年 10 月 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侵略者 是指 A 俄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日本军队 D 八国联军 11 2 分 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分封诸王 12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 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 暴力革命 反对列强侵略 反对封建主 义 你认为他最可能学习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13 2 分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A 定都天京 B 金田起义 C 天京事变 D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14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是 A 都建立了较强大的政权 B 都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了本国的封建地主阶级 C 都有反抗外国侵略者 第 5 页 共 12 页 D 都曾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15 2 分 19 世纪 60 90 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 的洋务运动 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A 民族 民权 民生 B 民主 和 科学 C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D 自强 和 求富 16 2 分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 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创建的三支新式海军是 北洋 南洋 东海 福建 A B C D 17 2 分 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得住脚的重要基石 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依次经 历了 洋务运动初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第一所国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1905 年废除科举制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A B C D 18 2 分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 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东北抗日 历史人物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杨靖宇 第 6 页 共 12 页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武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19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初 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 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 在地方以曾国 藩 李鸿章 左宗棠等为代表 他们为兴办洋务 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 彼此也有书信往来 商议讨论 那么 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 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师以长技 自强 B 民主 科学 新青年 C 民族 民权 民生 D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20 2 分 洋务运动求自强 戊戌变法图立宪 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 中国逐渐汇入工 业文明大潮 这些运动 A 完善了近中国的民主制度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21 2 分 近代 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 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 南京条约 签订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马关条约 签订后 D 辛丑条约 签订后 22 2 分 再现历史场景 弘扬民族精神 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 如果要拍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历 第 7 页 共 12 页 史剧 应选择的素材是 A 关天培抗击英军 B 痛击洋枪队 C 旅顺大屠杀 D 廊坊狙击战 23 2 分 梁启超说过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下来史实 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洋务运动的开展 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的提出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A B C D 24 2 分 大汉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 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末代皇帝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 A B C D 25 2 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是西方列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这三个条约 中共同的条款是 A 割地 B 赔款 第 8 页 共 12 页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关税协定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20 分 阅读下列成材料 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 2 班小华同学 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 看到一段文字 历史事实证明 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 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 印证上述结论 他和同学们以 探寻中国救亡图存 富民强国之路 为主题 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治疗 设计出相关问题 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 下 坠入近代的屈辱 彷徨与困惑 近代前期 为挽救民族危机 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 走过了自救 之路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等 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027 年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后 中国共 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 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应将重心转向农村 积聚革命力量 发展壮大自己 经过 艰难抉择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不能感带领全国人民取 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 年 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之后 经过艰辛求索 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 的伟大转折 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谱写了中华民族发 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 材料一所述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含义指什么 2 材料一所述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 分别指什么 概括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3 据材料二 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 两 例即可 第 9 页 共 12 页 4 材料三所述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指什么 请列举 1978 2001 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例即可 2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 泰晤士报 记载 据估计 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 总值超过六百万磅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 掠夺了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 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 而把银子弄丢了 为了拿鑲有珠玉 的饰品和宝石 又把金子丢了 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 因为太大不能运走 竟被打碎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 调停 实际支持的态度 在战争中 不花费一文钱 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 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 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 材料二中与俄国割占我国领土达 60 多万平方千米的条约叫什么 4 材料中所说的俄国 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主要指的是什么 28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1856 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 2 1856 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 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 这种动荡性 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 政权要继续下去 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 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 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请回答 1 材料 1 中的 胜利 和 危机 主要指什么 2 归纳材料 2 中 那场灾难 发生的主要原因 你认为材料 2 的说法是否全面 为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