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下列对其事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向道光帝上书禁烟 禁止外国商人进行的正当贸易活动 在广州他命令外商必须交出囤积的所有鸦片 在虎门销烟 A B C D 2 2 分 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 家也会这么做 材料旨在说明中英战争的 A 必然性 B 偶然性 C 正义性 D 非正义性 3 2 分 1842 年 8 月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该条约中开放 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A 厦门 B 福州 C 上海 D 广州 4 2 分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是出自于下列那一条约 第 2 页 共 12 页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虎门条约 5 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領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 法国 B 英国 美国 C 俄国 日本 D 英国 俄国 6 2 分 资政新篇 是干王洪仁开写成的关于政治 经济 文化 外交等系列的主张 受到洪秀全的赏识 资政新篇 的主要内容有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C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D 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7 2 分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道 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 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士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这一 文件 指 A 十二铜表法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2 分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 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 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3 页 共 12 页 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 使中国开始了 A 维新变法 B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9 2 分 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中指出著书目的 是书何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下列哪个选项符合魏源的愿望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C 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D 资政新篇 的出版 10 2 分 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主权丧失 遗患至今 巨额赔款 口岸设厂 列强瓜分 山河破碎 以上三组关键词反映的是 A 尼布楚条约 的影响 B 南京条约 的签订背景 C 北京条约 的主要内容 D 马关条约 的严重危害 11 2 分 19 世纪末 有人题联于京师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三军败绩 指 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 清朝皇帝发出 台湾无则天下人心皆去 朕何以为天下主 的哀叹 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 与其身为降虏 不如死为义民 该皇帝是 A 嘉庆帝 B 道光帝 C 咸丰帝 D 光绪帝 13 2 分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后 中国开始由 政策创新 转向制度创新 这里的 制度创新 开始于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4 2 分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大措施 D 都以失败而告终 15 2 分 2018 年是戊戌变法 120 周年 在某次研讨会上 有学者认为 戊戌变法仅仅持续 103 天 但它 却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撕开了一道口子 此观点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倡导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第 5 页 共 12 页 16 2 分 北地终招八国兵 金城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 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 件包括 火烧圆明园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A B C D 17 2 分 2008 年是中国奥运年 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 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 北京是中国古都 元明清三朝都在此建都 B 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 即今故宫 C 北京城曾见证过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D 可以游览秦长城 实现 不到长城非好汉 的愿望 18 2 分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A B 第 6 页 共 12 页 C D 19 2 分 要研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第一首历史资料 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A B C D 20 2 分 2011 年 10 月 9 日 纪念辛亥革命 l0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深切缅怀孙中山先 生的历史功勋 其历史功勋不包括 A 在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B 在东京成立同盟会 第 7 页 共 12 页 C 参加了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D 建立中华民国 就任临时大总统 21 2 分 学生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八十大寿 即 1937 年出生 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后 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 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 李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 民国十五年 B 民国十六年 C 民国二十五年 D 民国二十六年 22 2 分 1911 年 辛亥革命爆发 次年 2 月 12 日 渚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 成为末代皇帝 这一历史事 件的深远意义在于 使中国 A 摆脱了殖民统治 B 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23 2 分 20 世纪以来 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 1949 年 1951 年 B 1951 年 1953 年 C 1949 年 1956 年 D 1953 年 1957 年 24 2 分 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 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时间史实 1912 年 2 月 12 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 宣统帝下诏退位 第 8 页 共 12 页 1912 年 2 月 13 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 统 1912 年 2 月 15 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年 4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A 武昌起义的过程 B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C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 D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5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宋教仁遇刺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格说来 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 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 近代化的 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 绝不可以开倒车 等到自强 变法都失败了 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 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 应须小心谨慎 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我英 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四 1902 年 2 月 3 日 英国 泰晤士报 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 太后进屋一 把抓住康格夫人 美国公使夫人 的手 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 这是一个沉痛教训 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 外国人的朋友 1 材料一中的 拳匪运动 是指什么运动 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2 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3 材料四描述的情境的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 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2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 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 对来自西洋的 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语 开始有所认识 这样才能转而主 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以求 御侮自强 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 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 国成 清朝灭 总统成 皇帝灭 新内阁成 旧内阁灭 张鸣 辛亥 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 北大是 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 一是老兔子蔡元培 二是中兔子陈独秀 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 三人年有长幼 但都属 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提到的 自强运动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简要评价此事件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 材料三中的 三个兔子 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 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 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