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4页
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海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II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北京人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不相符的是 A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B 使用打制石器 过群居生活 C 用火取暖 烧烤食物 D 种植水稻 2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 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 你使用的工具应该是 A 打制石器 B 纺轮 C 磨制石器 D 渔叉 3 2 分 我们知道 神农尝百草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主要是依据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合理想象 D 学者推断 4 2 分 相传 神农氏遍尝百草 还 制耒耙 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A 商业的发展 B 手工业兴起 C 农业的起源 第 2 页 共 13 页 D 畜牧业繁荣 5 2 分 中国历史上的 家天下 是从夏朝开始的 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王位世袭之先河 它始于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 C 舜传位给禹 D 启传子 6 2 分 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 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7 2 分 新学期开学时 一位同学自我介绍说 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一样 试判断 这 位同学姓 A 秦 B 宋 C 夏 D 唐 8 2 分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A 夏朝时 B 商朝时 C 西周时期 D 春秋时期 第 3 页 共 13 页 9 2 分 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到秦朝实行郡县制度的变化 最主要原因是 A 疆域拓展的需要 B 经济发展的需要 21 教育网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奖励有功之臣的需要 10 2 分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商朝 秦朝 三国 B 秦朝 隋朝 三国 C 商朝 秦朝 隋朝 D 隋朝 宋朝 明朝 11 2 分 受战乱 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商朝多次迁都 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 盘庚 B 吕尚 C 周公 D 纣王 12 2 分 据史书记载 春秋前期有一百多个诸侯国 到战国初期时只剩二十余个 诸侯国的减少反映出历 史发展的趋势是 A 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第 4 页 共 13 页 D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1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 公作则迟 分地则速 现象 主要的是因为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百家争鸣的活跃 C 铁器 牛耕的广泛使用 D 周王室不断衰微 14 2 分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育哲学 将人看 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 A 仁 B 兼爱 非攻 C 有教无类 D 无为而治 15 2 分 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的铁犁 A 商朝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16 2 分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第 5 页 共 13 页 A 春秋争霸 B 战国形势 C 秦朝统一 D 三国鼎立 17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8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得到最高治者的支持 B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C 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 D 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 19 2 分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时期 20 2 分 战国 因 战 而名 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 下列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 期的是 A 巨鹿之战 第 6 页 共 13 页 B 长平之战 C 马陵之战 D 桂陵之战 21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二是 变 下图是战国形势图 图中 处是 A 燕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2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 李悝变法 B 吴起变法 C 管仲变法 D 商鞅变法 2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学术上形成 百家争鸣 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春秋无义战 B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C 经济飞速发展 第 7 页 共 13 页 D 各学派激烈辩论 24 2 分 刘德华在电影 墨攻 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 组织反抗赵国的进攻 以下符合他的观点的是 A 主张民贵君轻 B 反对掠夺战争 C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 主张政治改革 25 2 分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 女娲造人 的传说 B 小说 三国演义 C 电影 荆轲刺秦王 D 考古发现的元谋人门齿化石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222 分分 26 22 分 史实与推论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 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1 史实 在北京人的生活遗址中 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 兽骨和 树种等 推论 北京人已经掌握生火技术 并知道长时间保存火种 2 史实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 要去打仗 能胜与否 今年小麦 丰收与否 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 是男呢还是女呢 等等 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 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 事 其文字称甲骨文 郭沫若 卜辞通纂 推论 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 史实 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 先后出现了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和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的社会 局面 第 8 页 共 13 页 推论 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4 史实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推论 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导致最终失败 5 史实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为政 推论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 使人民心悦诚服 社会才会稳定 6 史实 公元前 212 年秦始皇开始营造阿房宫 由于工程浩大 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 秦二世胡 亥继续修建阿房宫 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 古有童谣唱到 阿房 阿房 亡始皇 推论 修建阿房宫征调了大量民力 直接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这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727 分分 27 11 分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 周王室势微 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与此同时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 力 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 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 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 事在四方 以法治国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韩非子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 请写出材料二中 商鞅之法 政治方面的内容 写两点 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三 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4 商鞅之法 的主要内容中 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第 9 页 共 13 页 28 16 分 平王东迁以后 东周开始 周王室开始衰微 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 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 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 之一 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 影片所示的 春秋 时期属于哪个朝代 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 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 在电视剧 东周列国 春秋篇 中 东迁后的周平王 摄于郑国的威力 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 人质的荒唐交易 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 春秋末期 长江流域的哪两个国家也先后北上争霸 4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 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七雄较量 战争规模很大 请列举战国时期两例著名战役 四 四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29 11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356 年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 僇力本业 努力搞好农业 耕绢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免除 徭役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材料二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 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 人们很气愤 吉尔吉斯的农民说 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 一点也没剩 摘编自王斯德等 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1933 年 5 月 罗斯福 发布 农业调整法 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 以提高农产品的价 格 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 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帖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现代分册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四 1978 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 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村改革 人民公社体制解体 在农村普遍推行 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 农民的 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 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 面对材料二中 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 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有何创新之处 3 根据材料三 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写出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 材料四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 什么能使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5 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