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语文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中学语文资源站 资源 未经授权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高考考纲要求 明确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 2 总结并掌握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 3 学会通过各种方法给所给诗歌进行鉴赏 二学习重难点 1 总结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各种方法 从中加以灵活运用 三学习过程和方法 1 学生自主练习 小组合作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2 反复练习强化方法的运用 提升解题能力 学习过程 一 课前自主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 谢枋得 十年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谢枋得 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 京 绝食而死 十年 宋德祐元年 1275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 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了解考点知识 三问题诊断 1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 谢枋得 十年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谢枋得 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 京 绝食而死 十年 宋德祐元年 1275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育星教育网 中学语文资源站 资源 未经授权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2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典型的错误答题 1 1 诗人寄情山水诗人寄情山水 十年做梦都无法回家十年做梦都无法回家 自己独自一人入山自己独自一人入山 天地寂寥天地寂寥 放弃自己的身心放弃自己的身心 远离远离 残酷的现实残酷的现实 是为修成那梅花高尚的品格是为修成那梅花高尚的品格 2 2 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3 3 诗人表达了家破人亡的凄凉心境诗人表达了家破人亡的凄凉心境 以及有家难回以及有家难回 壮志难酬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 答案答案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 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 并借梅花的意象 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 坚贞自励的情 并借梅花的意象 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 坚贞自励的情 怀 怀 意思对即可 意思对即可 2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典型的错误答题 1 1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 所以诗中所以诗中 愁愁 为本诗的诗眼为本诗的诗眼 2 2 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 3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表达了身在异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身在异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 写出了诗人孤孑清寥 愁绪满怀的情感 答案 写出了诗人孤孑清寥 愁绪满怀的情感 景物 月落 乌啼 满天白霜 江边的枫树 渔火 寒山寺 景物 月落 乌啼 满天白霜 江边的枫树 渔火 寒山寺 特征 秋夜幽寂清冷 特征 秋夜幽寂清冷 3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 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学生典型的错误答题 1 1 第一句景物描写为下面写为友人送行作了铺垫第一句景物描写为下面写为友人送行作了铺垫 以环境的凄静来表明友人的路途之远以环境的凄静来表明友人的路途之远 2 2 用景来为下面抒情作铺垫用景来为下面抒情作铺垫 以悲景衬哀情以悲景衬哀情 3 3 杨华落尽杨华落尽 子规鸟在啼叫子规鸟在啼叫 子规寓意着子规寓意着 子归子归 从侧面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的深切 从侧面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的深切 答案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 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答案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 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 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 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典型的错误答题 1 1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 明月明月 喻喻 愁心愁心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形象化 具体可感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形象化 具体可感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对亲人的思念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对亲人的思念 2 2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作者寄情于月 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表达作者的乐观豁达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作者寄情于月 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表达作者的乐观豁达 3 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想追随爱人一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想追随爱人一直到夜郎西 答案 三四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 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 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答案 三四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 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 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 人 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人 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四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五 师生互动 六 总结提升 总结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总结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 育星教育网 中学语文资源站 资源 未经授权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3 1 1 读题目 能大致推断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意 读题目 能大致推断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意 诗歌题目多种多样 题目不同 内容的范畴也不同 诗歌题目多种多样 题目不同 内容的范畴也不同 如 如 1 1 边塞之作 边塞之作 多抒发杀敌报国多抒发杀敌报国 以及建功立业的感慨或愿望 以及建功立业的感慨或愿望 2 2 怀古之作 怀古之作 多借古喻今 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 多借古喻今 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 3 3 叙事之作 叙事之作 多借事抒情 多借事抒情 4 4 咏物之作 咏物之作 多托物言志 多托物言志 5 5 送别之作 送别之作 多抒发多抒发 黯然消魂黯然消魂 旷达刚健旷达刚健 的情感 的情感 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 地点以及相关内容 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 地点以及相关内容 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 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而这些有时又是理解诗歌内容 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2 2 关注作者关注作者 1 1 关注作者 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 启发思路 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 关注作者 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 启发思路 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理解思 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王维 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 语言清新自然 诗中有画 内容上主要写山水隐逸生活 如王维 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 语言清新自然 诗中有画 内容上主要写山水隐逸生活 特别是清静优美的景物 渗透着佛家思想 艺术成就更高 特别是清静优美的景物 渗透着佛家思想 艺术成就更高 2 2 诗人的生平 思想和性格等等 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 具体了解写作某 诗人的生平 思想和性格等等 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 具体了解写作某 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 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等对把握情感有重要的帮助 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 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等对把握情感有重要的帮助 如 李白 杜甫 李清照等诗人词人的生平 人生经历 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时代背景以及如 李白 杜甫 李清照等诗人词人的生平 人生经历 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时代背景以及 诗人的思想内容 诗人的思想内容 3 3 看注释看注释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 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注释有的可以帮助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 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注释有的可以帮助 你了解背景 有的可以帮助你理解诗歌 有的帮助你了解典故内容等等 这些都有助于你把你了解背景 有的可以帮助你理解诗歌 有的帮助你了解典故内容等等 这些都有助于你把 握情感 握情感 4 4 抓关键句 体味情感 从五七言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 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 思想中心在抓关键句 体味情感 从五七言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 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 思想中心在 首尾两联 首尾两联 注重绝句的三四句 律诗的首尾联 注重绝句的三四句 律诗的首尾联 5 5 把握形象 意象 的特征和寓意 注意形象的外在特征 内质品性 以及环境特点等 有把握形象 意象 的特征和寓意 注意形象的外在特征 内质品性 以及环境特点等 有 助于情感的把握 特别是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诗 另外柳 月 长亭 水 白云等常见意象的助于情感的把握 特别是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诗 另外柳 月 长亭 水 白云等常见意象的 含义暗示了情感的流露 含义暗示了情感的流露 6 6 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 即能直接表达情感 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 即能直接表达情感 7 7 体味意境 把握情感体味意境 把握情感 意境是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艺术意境是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艺术 境界 领会诗歌意境 就能深刻体味作者的情感 从而准确的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境界 领会诗歌意境 就能深刻体味作者的情感 从而准确的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总结 诗歌思想内容鉴赏口诀诗歌思想内容鉴赏口诀 1 1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题目认识对象2 2 从字面读出感觉从字面读出感觉 3 3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注释破解难点4 4 从作者了解背景从作者了解背景 5 5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原作找到根据6 6 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题干得到启示 7 7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首联找到特点8 8 从尾句参透主旨从尾句参透主旨 9 9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景物把握情感10 10 从意境洞察心胸从意境洞察心胸 七七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 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 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细节 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你抓住关键词句作简 育星教育网 中学语文资源站 资源 未经授权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 要分析 答案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又开封 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 既照应了既照应了 意万重意万重 又紧承 又紧承 复恐复恐 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 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 之不尽的复杂微妙心理 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体味到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之不尽的复杂微妙心理 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体味到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2 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 由天守旧势力排挤 欧阳修被贬官外任 乃作此诗 这首诗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答案 运用对比手法 将画眉在笼中和在林间对比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以及 以及 表现了诗人对排挤他的守旧势力的轻蔑和嘲讽 表现了诗人对排挤他的守旧势力的轻蔑和嘲讽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八 自我检测 自我发展 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方法 学案 课前练习课前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 谢枋得 十年 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谢枋得 宋末信州 今属江西 人 曾力抗元军 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 京 绝食而死 十年 宋德祐元年 1275 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3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育星教育网 中学语文资源站 资源 未经授权 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5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1 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 1 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 张籍此诗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