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使用骨针缝衣 使用天然火 种植水稻 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 B C D 2 1 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 用火烧烤食物 B 使用打制石器 C 种植粟 D 过群居生活 3 1 分 周易 系辞下 记载 黄帝 尧 舜 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 舟楫 的是 A 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B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C 重庆巫山出土的简形彩色陶瓶 D 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4 1 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齐人 鲁人 楚人 等名称的山现 主要是源于 A 分封制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县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5 1 分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 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千年前 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 商朝的书面语 指的是 A 甲骨文 B 楷书 C 大篆 D 隶书 6 1 分 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下列各项中 属于历史史 实的是 A 商朝的青铜治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 C 从 1937 年 9 月起 40 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 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7 1 分 三字经 有云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其中 五霸 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 七 雄 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齐桓公魏国 B 晋文公齐国 C 齐桓公秦国 D 楚庄王秦朝 8 1 分 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使秦国富强起来 第 3 页 共 12 页 B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C 得到了秦国国君的支持 D 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9 1 分 战国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其重要意义包括 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A B C D 10 1 分 明长城作为军事防御体系 是为了抵御哪个民族的南扰 A 匈奴 B 女真 C 蒙古 D 契丹 11 1 分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 从反面 体现了盖子的一个 正确思想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 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 应该是 A 兼爱 非攻 B 无为而治 C 仁政 治国 D 依法治国 12 1 分 秦朝的疆域辽阔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A 北到长城一带 B 南到南海 C 西到临洮 D 东到东海 13 1 分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以下是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灭掉商朝 建立西周 B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C 消灭了秦军主力 直接导致了秦朝灭亡 D 削弱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14 1 分 公元 25 年 刘秀重建汉王朝 史称东汉 至此 距离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A 176 年 B 177 年 C 226 年 D 227 年 15 1 分 汉武帝接受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王朝 B 推行新儒学教育 C 排斥法道诸学说 D 加强对管理控制 16 1 分 东汉中期以后 政治黑暗的最突出表现是 A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深 第 5 页 共 12 页 B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 皇帝昏庸愚昧 不理朝政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7 1 分 与秦末农民起义相比较 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的特征是 A 创立宗教组织 B 提出了口号 C 反对暴政 D 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18 1 分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以外 在天文学 数学 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人 物中属于中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的是 祖冲之 郭守敬 孙思邈 张仲景 僧一行 刘徽 贾思勰 A B C D 19 1 分 司马迁取材广泛 修史态度严肃认真 史记 记事翔实 内容丰富 下列内容可能出现在 史 记 中的是 A 河姆渡聚落的兴衰 B 探寻秦国崛起的原因 C 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D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20 1 分 下边材料节选自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目录 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 第 16 课三国鼎立 第 6 页 共 12 页 第 17 课西晋的短暂统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 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 19 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 20 课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 21 1 分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 材料或史实 官渡之战 袁绍兵十馀 余 万 曹操兵仅 十分之一 击破之 结论 曹操最终统一北方 B 材料或史实 赤壁之战后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 广东 湖北和湖南 结论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材料或史实 曹操诗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结论 反映了三国时代 的战乱频繁 D 材料或史实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结论 破坏南方稳定 南方经济发展缓慢 22 1 分 4 世纪后期统一了黄河流域 内迁的氐族苻氏建立的政权是 A 前赵 B 后赵 C 后秦 D 前秦 23 1 分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 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第 7 页 共 12 页 C 破釜沉舟 D 风声鹤唳 24 1 分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 北麦南稻 的格局 但史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餐桌上也出 现了面食 粟米饭等北方食品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商品经济发达 C 北方人南迁和民族交融 D 南方统治着提倡 25 1 分 1967 年 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以我国古代的祖冲之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是因为他 A 第一次精确计算出圆周率 B 设计制造出水碓磨 C 造出日行百里的 千里船 D 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伟大贡献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6 5 分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 英雄辈出 令人神往的时代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材料二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 定南蛮 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三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 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 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 材料一中 东汉末年分三国 是指哪三国 三国时期 英堆辈出 你最喜欢的是哪位 就用一句话说明 你喜欢的理由 2 材料二中 水面偏能用火攻 是指什么战役 试评述 樯橹灰飞烟灭 的原因 第 8 页 共 12 页 3 材料三中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人是指谁 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4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 这一名著是什么 27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请根据下列两部作品 比较一下 材料二 三国以前 中国的政治 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 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 东晋 南朝时期 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 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 步 材料三 魏晋以来 东汉末年以来 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 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 江流域 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 文化技艺 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 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材料四 到西晋十六国特别是东晋南北朝时期 经 永嘉之乱 候景之乱 南来的中原以至江淮人士增多 了 其中潮州的归湖采风岭一带 向西南延伸至潮州城 再经揭阳地都 曲溪 仙桥 进入普宁南径以至潮 阳铜壶 棉城就形成一道汉人居住线 宋代的潮州 1 根据材料一分析 东汉以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社会状况有什么不同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 变化 3 根据材料三 四 下列简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第 9 页 共 12 页 A B C D 4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三 四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5 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潮州市政府提出 海丝文化重镇 潮人精神家园 的口号 请你为现在潮州经济发 展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