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量概念与运算 数学 在物理中的应用向量概念与运算 数学 在物理中的应用 数学中的向量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把数学与物理沟通 既有 利于理解数学 也有利于理解物理 还有利于提高迁移能力与综合能力 数学中的向量 物理中叫矢量 定义如下 向量 数学 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数学 第一册 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 数学 第 96 页 黑体字为 原书所加 下同 物理 同 矢量 物理 力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 力的合成要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物理学 中 象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矢量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物理 第一册 人 民教育出版社 以下简称 物理 第一册 第 13 页 而长度 质量 温度 时间 能量等 物理量 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 在物理学中叫做标量标量 同上 物理量有许多矢量 如力 F 位移 s 速度 v 加速度 a 动量 p 电场强度 E 磁感应 强度 B 等等 标量除上述外还有 如功 W 功率 P 能量 E 包括动能与势能 势能又包括重力势 能 弹性势能 分子势能 电势能等 等等 矢量与标量物理意义不同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同 运算法则也不同 矢量的运算法则 与数学中的向量相同 一 一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力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力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 数学中向量的加法 一 数学中向量的加法 1 定义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 叫做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 数学 第 99 页 2 法则 1 三角形法则 图 1 中的两个向量 如图 2 教科书图 5 7 根据向量 加法的定义得出的求向量和的方法 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A a B b O A b b a B D a C 图 1 图 2 图 3 2 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 3 教科书图 5 8 以同一点 A 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 a b 为邻边作 ABCD 则以 A 为起点的对角线就是 a 与 b 的和 我们把这种作两个 AC 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数学 第 100 页 二 数学中向量的减法 二 数学中向量的减法 1 定义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 叫做向量的减法 向量的减法 数学 第 102 页 2 法则 1 三角形法则 如图 5 教科书图 5 11 a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 b 的终 点指向向量 a 的终点的向量 数学 第 102 页 O a A a B b a b b b a b a a b D C 图 4 图 5 图 6 2 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 6 教科书图 5 14 ABCD 中 a b 知 AB AD a b 数学 第 103 页 DB AB AD 三 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三 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 1 定义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 2 平行四边形法则 实验表明 如果用表示两个力 F1和 F2的线段为邻边作 平行四边形 那么 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 角线表示出来 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物理 第 12 页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 1 定义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 2 平行四边形法则 把一个已知力 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那么 与 力 F 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 就表示力 F 的两个分力 同一个力 F 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 方向不同的分力 一个已知力究竟该怎样分解 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物理 第 14 页 比较可知 数学的研究从定义出发 物理的研究从实验出发 四 物理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四 物理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定义 在描述演示蜡块在注满水的玻璃管中参与玻璃管的水平运动与 上浮运动两个运动的实验后给出 上述实验中红蜡块在竖直方向的运 动和随管做的水平方向的运动 通常叫做分运动分运动 红蜡块实际发生的 运动 通常叫做合运动 合运动 2 定义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 叫做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合成 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 叫做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分解 物理 第 84 页 2 平抛运动的分解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分运动 在水平方向 也 就是在初速度方向 上物体不受力 物体由于惯性而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等于 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并且初速度为零 物体 做自由落体运动 物理 第 86 页 然后是平抛实验和频闪照片 最后得公式 tvx 0 2 2 1 gty 0 vvx gtvy 22 yxt vvv 是与 x 轴 水平方向 的正方向的夹角 x y v v tan t v 物理 第 86 和 87 页 比较可知 数学的研究方法用逻辑推理 物理的研究方法以应用为主 二 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数量积 力的功力的功 一 一 数学中向量的数量积数学中向量的数量积 1 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和 b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叫做 a 与 b 的数量积 数量积 或内积 或点乘积内积 或点乘积 笔者加 记作 cosba ab 即 ab 数学 第 118 页 cosba 2 几何意义 数量积 ab 等于 a 的长度与 b 在 a 上的投影的乘 a cosb 积 数学 第 119 页 二 二 物理中力的功物理中力的功 定义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这个力就对物 体做了功 F2 F F2 F F1 F1 s 图 7 如图 7 教科书图 8 2 所示 cosFsW 这就是说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力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 力和位 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物理 第 135 页 与数学比较可以得出 功 W 标量 是力 F 矢量 与位移 s 矢量 的数量积 记作 W Fs 也叫做点乘积 其结果是数量 标量 三 三 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向量积 安培力与洛仑兹力安培力与洛仑兹力 一 一 数学中实数与向量的积数学中实数与向量的积 定义 实数与向量 a 的积是一个向量 记作a 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1 a a 2 当 0 时 a 的方向与 a 的方向相同 当 0 时 a 的方向与 a 的方 向相反 当 0 时 a 0 二 数学中向量的向量积 二 数学中向量的向量积 1 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和 b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向量 c 叫做 a 与 b 的向量积 向量积 或叉乘积 叉乘积 记作 ab 即 ab c 其中 其中 c 的大小为为 c 的方向由左手定则确定 左手定则后面介绍 高中 数 sinba 学 教科书没有 笔者根据大学所学知识仿数学中向量的数量积的模式写 2 几何意义 向量积 ab 等于 a 的长度与 b 在 a 的法线 垂线 上的投 a 影的乘积 同上 sinb 三 物理中的安培力和洛仑兹力 三 物理中的安培力和洛仑兹力 1 安培力 安培力 1 定义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通常称为安培力安培力 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 家安培 1775 1836 2 安培力的大小 实验表明 把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里 当导线方 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 等于零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 电流所受的安 培力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物理 第二册第 147 页 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公式为 物理 第二册第 148 页 BILF 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 夹角为时 公式为 笔者加 BILF sin 3 安培力的方向 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 电流方向之 间的关系 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图 8 教科书图 16 17 伸开左手 使大拇 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 把手放入磁场中 让磁感 线垂直穿入手心 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 那么 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 是通电直导线安培力的方向 物理 第二册第 149 页 图图 8 与数学比较可以得出 安培力 F 是磁感应强度 B 与电流 I 和导体长度 L 的 积 IL 的向量积 其中 F 安培力 B 磁感应强度 与电流 I 三个物理量 是矢量 向量 其字母用黑体 导体长度 L 是标量 数量 其字母不用黑体 电流 I 与导体长度 L 的乘积是实数与向量的积 I 相当于 a L 相当于 B 磁感 应强度 与 IL 的乘积是向量的向量积 可以记作 F B IL 所以也叫做 叉乘积 3 洛仑兹力洛仑兹力 1 定义 电子射线管 实验表明 在没有外磁场时 电子束是沿直线前进的 图 9 之上图 教科书图 16 22 甲 如果把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 荧光 屏上显示的电子束运动的径迹发生了弯曲 图 9 之下图 教科书图 16 22 乙 这 表明 运动电荷确实受到了磁场的作用力 这个力通常叫做洛仑兹力 洛仑兹力 荷兰物理 学家洛仑兹 1853 1928 首先提出了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 力的观点 为纪念他 人们称这种力为洛仑兹力 洛仑兹力 物理 第二册第 151 页 图 9 2 洛仑兹力的方向 洛仑兹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伸开左 手 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且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把手放入磁场中 让 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 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那么 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 是电荷正电荷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 运动的负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仑兹力 方 向跟正电荷受的力相反 物理 第二册第 152 页 3 洛仑兹力的大小 将导线中的电流公式代入安培力公式nqvSI 得 再除以这段导线的电荷数得 洛仑兹BILF LBnqvSF nLS 力的大小公式 qvBF 这就是说 当电荷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运动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洛仑 兹力 F 等于电荷 q 速率 磁感应强度 B 三者的乘积 物理 第二册第 152v 页 如果速度与磁感应强度 B 不垂直而是夹角为 则洛仑兹力的大小公式变v 为 笔者加 sinqvBF 与数学比较可以得出 洛仑兹力 F 是磁感应强度 B 与与速度 v 和电荷量 q 的 积 q v 的向量积 其中 F 洛仑兹力 v 速度 与 B 磁感应强度 三个 物理量是矢量 向量 其字母用黑体 q 电荷量 是标量 数量 其字母不用黑 体 v 速度 与 q 电荷量 的乘积是数量与向量的积 其中 q 相当于 v 相当于 a B 磁感应强度 与 qv 的乘积是向量的向量积 可以记作 F B qv 所以也叫做叉乘积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 q 为正电荷 则 qv 与 v 方向相同 如果 q 为负电荷 则 qv 与 v 方向相反 那么 按左手定则 q 为负电荷时的洛仑兹力与 q 为正电荷时的洛仑兹力方向相反 在学习中 有的同学对 F 与位移 s 的乘积功 W 是标量 而磁感应强度 B 与导线的长度 L 及电流 I 三者的乘积 为力 F 0 或电荷 q 速率 磁感应强度v B 三者的乘积 也是力 F 是矢量不理解 对物理量不垂直而斜交其夹角为时 求功 W 时用而求安培力或洛仑兹力 F 时用不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心理护理学心理评估与心理支持技能考核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麻醉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液学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手术技能操作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检测综合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喉癌根治手术适应症选择模拟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药物应用知识综合测试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肥胖病学肥胖症治疗方案设计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学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脏病学影像学诊断策略考核答案及解析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 2025四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教学分析课件-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以水为界:洱海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水环境协同发展探究
- 新人教版九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材分析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