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 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 一 D D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你这个太阳啊 什么时候灭亡 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 这句话中的 太阳 指 A 夏王桀 B 商纣王 C 周幽王 D 周厉王 2 2 分 君主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 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 舜传位禹 B 禹传启 家天下 C 盘庚迁殷 D 武王伐纣 3 2 分 左传 记载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 士臣皂 皂臣舆 舆 臣隶 隶臣僚 僚臣仆 仆臣台 这一史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4 2 分 小说 封神榜 中有关 炮烙之刑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的描写 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 腐朽 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A 夏王桀 B 商王纣 第 2 页 共 11 页 C 周幽王 D 周厉王 5 2 分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商 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 商汤灭夏 B 牧野之战 C 武王伐纣 D 盘庚迁都 6 2 分 西周时期 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 如 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 夫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实行分封制 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7 2 分 根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 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下 170 多个 战国之初 只有 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适者生存 D 统一 8 2 分 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等争霸局面的出现 源自于哪一制度的衰落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第 3 页 共 11 页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9 2 分 小明观察了 春秋争霸形势图 和 战国形势图 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 而 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 该诸侯国应该是 A 晋国 B 齐国 C 楚国 D 秦国 10 2 分 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B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C 各国君主的支持 D 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1 2 分 都江堰 大运河 明长城 北京故宫都是 A 杰出的水利工程 B 华丽的皇宫建筑 C 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2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 立 遂灭商君之家 这段材料说明 A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第 4 页 共 11 页 D 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 会付出沉重代价 13 2 分 毛泽东曾评价说 商鞅之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中 最能促进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的措施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14 2 分 商周时期 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最大代表性的是 A 纺织业 B 制瓷业 C 青铜制造业 D 造纸业 15 2 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造型雄伟 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 B 第 5 页 共 11 页 C D 16 2 分 历史剧 唐太宗 在影视城拍摄要在书房书架上摆上一些书 请你选择 论语 史记 齐民要术 水经注 资治通鉴 A B C D 17 2 分 关于如图所示人物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既是大思想家 也是大教育家 B 他提出 仁 的学说 主张 爱人 C 他要求学生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D 他写了 论语 一书 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18 2 分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下列哪一选项是孔子的主张 第 6 页 共 11 页 A 兼爱 非攻 B 实行 法治 C 无为而治 D 仁 19 2 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学员的追捧 此思想属于以下哪个学派 A 墨家 B 兵家 C 法家 D 道家 20 2 分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 成都平 原成为富饶的 天府之国 它 指的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21 6 分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 制逐步瓦解 东迁后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 一带 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 各自为政 周王室甚至要依赖 的经济支持 周王室地位下降 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竞相 操控政治局面 实际上取代了 的地位 2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 武王追思先圣王 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 帝尧之后于蓟 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 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 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封 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你知道从谁开始出现了这种不同 2 你能说一下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吗 3 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在周初能够取得 封侯 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 4 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 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 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 方升 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 统一了斗 桶 权 衡 丈 尺 规定六尺为一步 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 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 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 主张轻罪重刑 甚至罪及无辜 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 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至严刑峻罚 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 的一个重要特征 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1 材料一认为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 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 在这项措施的基础 上 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3 结合材料三 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 中的哪一家 你如何看待他的 重刑 思想 第 8 页 共 11 页 2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只要不是在礼 御 书 数 射这六种技艺之内 不 是孔子传下来学问的 都把他们断绝了 不要叫他们发展 不要让他们和六艺和儒学共同发展 请回答 1 材料中讲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项措施 这项措施是谁提出来的 2 材料中的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为推行这家学说 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 汉武帝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在这个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驾校科四考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济南市章丘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招聘应届生(第二批)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制定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手册
- 地理考研备考指南
- 建立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矿山设备检修维护计划
- 夫妻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及子女抚养费补充协议
- 绿色环保施工合同绿色施工环境保护协议
- 导行教育: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育人 论文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手术治疗
- 八个有趣模型搞定外接球内切球问题(学生版)
- 分期贷款利息计算表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狗猫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燃气轮机介绍课件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 名师成长的路径与修炼(教师版)课件
- 西方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基础教育精品课”PPT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