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 1313 课课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同步练 习习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1 分 下列不属于 1929 1933 年经济大危机特点的是 A 只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B 持续时间长 C 影响范围广 D 破坏性极强 2 1 分 美国为应对 1929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马歇尔计划 3 1 分 1932 年 2 月 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 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 因 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 一箱苹果 200 个卖 40 到 50 美分 与此同时 数以百万计的孩 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 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A 生产相对过剩 B 人民流离失所 C 物价普遍上涨 D 物资供应不足 4 1 分 1929 1933 年 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面对这场大危机 各国采取 的办法是 第 2 页 共 6 页 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A B C D 5 1 分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 反映了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 下列属于 1929 1933 年流行语的是 A 经济大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法西斯 B 经济大危机 苏维埃政府 联合国 C 国家干预经济 法西斯 联合国 D 苏维埃政府 法西斯 原子弹 6 1 分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提到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 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相应措 施是 A 大力整顿银行 B 对工业进行调整 C 以工代赋 兴办公共工程 D 调整农业生产 7 1 分 1933 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 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 35 小时 最低工资为每小时 0 4 美元 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马歇尔计划 第 3 页 共 6 页 D 杜鲁门主义 8 1 分 1929 年 10 月 24 日 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 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 所有资本主义国 家都感冒了 美国医治 感冒 的有效药方是 A 绥靖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专政 D 杜鲁门主义 9 1 分 美国 政治周刊 评论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经济计划堪称 罗斯福新政 当代版 下列有 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困扰并逐渐复苏 B 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其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D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10 1 分 2008 年以来 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 2010 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举 行峰会进一步研究应对策略 许多国家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举措 下列最值得各国领导人借鉴的做法是 A 胡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 罗斯福实施新政 C 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 D 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模式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3 3 分分 11 3 分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实 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 4 页 共 6 页 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党人之所以能取得胜利 其唯一的原因就在于 号召他们 人民群众 来参加推翻 并粉碎旧制度的工作 然后再在旧制度的废墟上 同他们一道建立起新世界的骨架 约翰 里德 震撼世界的十天 材料二 农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1921 年1923 年1925 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22 1333 4544 24 材料三 第四个时间段 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逐步形成 列宁逝世以后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中 逐步形成了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 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习近平 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1 列举材料一中的 新世界 建立的标志事件 指出 新世界 建立的国际影响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苏俄 苏联 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导致该趋势的主要原因 3 说出材料三中的 苏联模式 形成的标志 依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苏联模式 形成的原因 和特点 4 斯大林逝世后 开始在经济 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5 历史事件 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 综上所述 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第 5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1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