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课堂独立作业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从猿到人 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在这一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是 A 直立行走 B 手的发展 C 语言产生 D 劳动 2 2 分 距今 70 万年至 20 万年前 曾经生活在周口店猿人洞能够控制火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3 2 分 寒假将至 小华计划到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所在地游玩 你能告诉他应该 去下列哪个地方吗 A 云南省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浙江省余姚市 4 2 分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 下列遗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余姚 第 2 页 共 8 页 D 陕西西安半坡 5 2 分 原是农业产生后 中国北方和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分别是 A 粟和稻 B 稻和玉米 C 豆和粟 D 麦和稻 6 2 分 传说黄帝时 人们已能够制作衣裳 能挖井 发明舟车 有了文字和乐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事物都是黄帝一人发明的 B 这时的文字已经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汉字 C 黄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D 有许多考古发现验证了这种传说的真实性 7 2 分 工匠精神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 追求品质的精神 造就 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8 2 分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王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第 3 页 共 8 页 A 禅让制 B 私有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9 2 分 从夏 商 西周三代的覆亡中 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 重视教育 B 得民心者得天下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军事力量 10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11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占代青铜艺成就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 种类富 C 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D 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铜器 12 2 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 第 4 页 共 8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汉朝 13 2 分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 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 下列哪一项反映 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 筒车 B 铁农具 C 都江堰水利工程 D 牛耕 14 2 分 巨大的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朝时期 A 青铜器工艺水平高超 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 畜牧业发达 D 铁器开始使用 15 2 分 论语 云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 晋文公称霸 B 楚庄王称霸 C 勾践称霸 第 5 页 共 8 页 D 齐桓公称霸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16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课题 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 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 时至今日 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 也是社会 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净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 梁惠王上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 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 么 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 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 在政治方面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结合材料四 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17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6 页 共 8 页 材料一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收孥 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享有特权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置 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四 霸道通宵论 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 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 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 变 法古标今 1 材料一中管仲 相桓公 结果是什么 桓公达此结果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 卫鞅 的什么主张 这次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些方面的措施 4 根据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收孥 奴隶 评价变法存在什么不足 5 通过上述材料 我们可从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 7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