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3232 分分 1 2 分 刘秀为巩固统治 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 惩处贪官污吏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A B C D 2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收集到一些资料 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 唐朝的经济繁荣 B 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 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3 2 分 通过对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学习 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第 2 页 共 9 页 D 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 骄傲使人失败 4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联的是 A 漠北之战 B 大泽乡起义 C 赤壁之战 D 雅克萨之战 5 2 分 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 下列成语典故相关史实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6 2 分 有人认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长期破坏 政局动荡不安 长期分裂割据 人心涣散 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民族融合的作用 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江南经济的发展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A 第 3 页 共 9 页 B C D 7 2 分 下图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改革 这次改革 A 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B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C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D 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8 2 分 东晋始于元帝 终于恭帝司马德文 共 11 帝 其中 元帝 是 A 司马衷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9 2 分 东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江南地区得以开发 其原因有 北方战乱 南方战事较少 相对安定 北方人口南迁 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第 4 页 共 9 页 南方遍布人工运河 A B C D 10 2 分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城山的天师洞中有道教创始人的塑像 道教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张陵 C 老子 D 贾思勰 11 2 分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大发明中直接促进世界文化的传 播与发展的是 火药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A B C D 12 2 分 东汉末年 大将关羽曾被毒箭所伤 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 张仲景 第 5 页 共 9 页 B 华佗 C 黄帝 D 李时珍 13 2 分 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它的作者是 A 郦道元 B 顾恺之 C 贾思勰 D 祖冲之 14 2 分 当人们感谢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时 常会送八个字 华佗再世 妙手回春 也就是说 人们在心 目中 把华佗当成了神医的代称 请问华佗是哪一时期的名医 A 战国时期 B 秦朝时期 C 西汉时期 D 东汉时期 15 2 分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他的著作是 A 水浒传 B 齐民要术 C 史记 D 天工开物 16 2 分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 北魏时期 第 6 页 共 9 页 B 东魏时期 C 东晋时期 D 西晋时期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7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公元前一世纪 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 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 轰动一时 到后来 穿着中 国锦衣绣服 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 请问材料中提到的时间 当时中国是什么朝代 2 中国的 丝袍 是通过什么通道运转到欧洲的 请写出它的路线及为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人物 3 今天 我国政府提出 西部大开发 战略 你能否利用这条交通路线给政府提些可行的建议呢 18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 诽谤他 他被诬陷 谋反 惨遭 车裂 而死 他虽遭不幸 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二 高祖曰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降爵黜官 各宜深戒 引子 魏书 咸阳王禧传 第 7 页 共 9 页 1 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 材料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2 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项内容 3 这一改革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请再列举三项 4 材料二中的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5 你认为这两个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323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