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走近细胞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金版教程】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走近细胞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金版教程】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走近细胞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金版教程】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走近细胞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金版教程】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1 走近细胞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1 1 走近细胞走近细胞 一 选择题 1 2010 汕头一模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应激性 繁殖 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析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除病毒以外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 D 2 2010 华南师大附中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1665 年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虎克发现了细胞 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 的生命起作用 D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析 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 C D 选项为细胞学 说的内容要点 答案 A 3 2010 南京三模 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 正确的一项是 对光时 阳光照在反光镜上 视野越亮越好 在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 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使用完毕之后 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装箱之前 应下降镜筒 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取 放显微镜时 要左手托镜座 右手握镜臂 并且要轻拿轻放 A B C D 解析 对光时 不能让阳光直射在反光镜上 否则光线过强 对眼睛有不良影响 换用 低倍或高倍物镜时 必须用手去转动转换器 不能用手扳动物镜进行转换 装箱前 应将物 镜转到正前方 呈 八 字形 然后下降镜筒 故 均不正确 答案 C 4 2010 苏常锡镇一模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蓝藻 酵母菌 草履虫 小球藻 水绵 青霉菌 葡萄球菌 链霉菌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解析 原核生物包括蓝藻 细菌 放线菌 沙眼衣原体 支原体等 酵母菌和青霉菌属 于真菌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 小球藻 蓝藻和水绵虽然都属于藻 类 但小球藻 水绵属于真核生物 葡萄球菌属于细菌 细菌分为球菌 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因此 带有 球 杆 和 螺旋 字的菌为细菌 链霉菌属于放线菌 答案 A 5 2010 深圳一模 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 所以细胞只是单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我们身体由几亿个细胞构成 但单个细胞不能完成一项生命活动 所以细胞是人体 的结构单位 但不是功能单位 C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 我们复杂的生命活动是由器官或系统完成的 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器官 或系统 解析 生命系统由小排到大的顺序为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答案 C 6 2010 山东聊城 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 一个视野内的 A 细胞数目增多 体积变大 视野变暗 B 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小 视野变亮 C 细胞数目增多 体积变小 视野变亮 D 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 视野变暗 解析 低倍镜的视野大 通过的光多 放大倍数小 高倍镜视野小 通过的光少 但放 大的倍数大 答案 D 7 2010 汕头一模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是一个科学家探究 开拓 继承 修正和 发展的过程 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的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解析 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的是施莱登和施旺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 也就是 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的 答案 C 8 2010 如皋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 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3 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 细胞学说的提出 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D 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解析 原核细胞尽管结构比较简单 但也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即也有形态 大小各不 相同的特性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也具有统一性 表现在 均有细胞膜 细胞质 均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细胞学说的提出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动 植物的统一性 细胞是一 切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因此 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答案 D 9 2010 山东淄博期中考试 3 月 24 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 该菌是好氧菌 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 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 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运输到相应部位 解析 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不具有细胞核 也不具有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等 细胞器 答案 C 10 金版工作室原创 下列是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几种叙述 错误的是 A 换用高倍镜后 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变大 但视野亮度变小 B 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C 如果视野中有污点 转动目镜后污点不动 则污点存在于装片上 D 在鉴定还原糖 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脂肪的鉴定 解析 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物镜上和装片三个位置 高倍镜下视野特点是 细 胞体积变大 细胞数目变少 视野变暗 答案 C 11 金版工作室原创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 要把 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 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 移动装片 调节光圈 或转换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解析 从甲图转为乙图 放大倍数增大 是换用高倍镜的结果 使用高倍镜 需先在低 倍镜下找到物像 并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节光圈 或转 换反光镜 和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 答案 D 12 金版工作室原创 如图所示 甲图中 表示目镜 表示物镜 表示物镜 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比 的放大倍数大 比 的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 应选用 同时提升镜筒 C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 正确的调节顺序 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 移动标本 转动细 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 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 解析 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 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 故 比 的 放大倍数小 比 的放大倍数大 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 应先移动装片 将所要观察的 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正确顺序为 移动标本 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 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 D 二 简答题 13 金版工作室原创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 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 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 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 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 2 换高倍镜观察前 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标本向 移动 这样做 的理由是 3 产生这样黑边圆圈的主要原因是 4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 4 次 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 结果得下 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像 c d 对应的 c d A 目镜 10 物镜 10 B 目镜 10 物镜 20 视野最暗的图像 填序号 图像太暗则应调节 和 选择组合 A 目镜 10 物镜 10 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 倍 这个 放大倍数是指 填 长度 面积 体积 若 A 视野中细胞为 160 个 则换上 目镜 10 物镜 40 视野中细胞为 个 解析 若制装片时操作不当 很容易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气泡与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空 气与水界面折光不同而形成黑边 中间透明 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为倒像 移动装片时需向 相反方向移动 四个图中 c 的细胞体积放大倍数最大 而 d 的最小 可知应分别对应选项中 目镜与物镜组合的乘积最大和最小 用显微镜观察图像时 放大倍数越大 所看到的图像视 野越暗 所观察到的物像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答案 1 气泡 2 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3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或 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水过少 4 B A c 大光圈 凹面镜 100 长度 10 14 2010 银川一模 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 要依据为 2 甲 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3 甲 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 4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 既属于细胞层次 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 解析 甲为细菌 乙为动物细胞 甲属于原核细胞 乙属于真核细胞 甲 乙两细胞的 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 核 DNA 两者的差异表现在甲无核膜 染色体 只有核 糖体 而乙有核膜 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细菌属于细胞层次 同时又属于个体层次 答案 1 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 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和 DNA 分子 3 甲无核膜 染色体 而乙有 甲只有核糖体 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 甲 15 2010 上海一模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是什么 有人认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用心 爱心 专心 6 为探究其化学成分 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 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 生成紫色物质 且二者单 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请补充完善实验 实验步骤 1 将细菌细胞粉碎后 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 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 编号为 A B 3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若 A 出现砖红色沉淀 B 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解析 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 加斐林试剂加热可出现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与双缩 脲试剂反应能产生紫色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这个信息 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去探究细菌细胞壁 中是否有糖类和蛋白质 可能的情况是同时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只含糖类或者只含蛋白质 或者既不含糖类也不含蛋白质 实验现象就可以写出来了 答案 实验步骤 3 取 A 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 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 取 B 加双缩脲 试剂 摇匀 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若 A 出现砖红色沉淀 B 不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 而不含有蛋白质 若 A 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 中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 不含糖类 若 A 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 中不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既不含糖类 也不含有蛋白质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 真核生物中 DNA 和 RNA 都能够控制生物性状 C 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 核糖体 D 可用甲基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 观察 DNA 的分布 解析 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为 DNA 或 RNA 在 DNA 和 RNA 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DNA 为 遗传物质 通过转录 翻译控制生物的性状 而 RNA 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答案 B 2 2011 海南期中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 B E 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 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核中能发生 E G 的过程 细胞质中能发生 G B 的过程 B 具有多种重要功 能是由于 b 的种类 数目 排列次序及空间结构不同 E 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 B 的排 列顺序不同 E 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A B C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b e B E 分别是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 蛋白质 DNA 应该改成 B 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根本原因是 e 的排列次序不同 答案 B 3 2008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的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和 2009 年首先爆 发于墨西哥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DNA 和 RNA 下列有关 DNA 和 RNA 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分布上 真核细胞中的 DNA 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 RNA 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 从化学组成上 DNA 与 RNA 的碱基完全不同 C 结构上 DNA 多为双螺旋结构 RNA 通常为单链结构 D 鉴定 DNA 用吡罗红染色剂 鉴定 RNA 用甲基绿染色剂 解析 真核细胞中的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组成 DNA 与 RNA 的碱基有 3 种相同 鉴定 DNA 用甲基绿染色剂 鉴定 RNA 用吡罗红染色剂 答案 C 4 在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中 使用盐酸的目的是 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将 DNA 与蛋白质分离 将 RNA 与蛋白质分离 利于 RNA 与染色剂结合 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 结合 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A B C D 解析 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 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答案 B 5 2011 广州模拟 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糖原 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 因为能合成糖原 B 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都是储能物质 C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 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 葡萄糖 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 解析 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 由此可确定该生物为动物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是消化过程 发生于消化道内 葡萄糖 糖原是糖原的合成过程 可发生于肝脏 肌肉等处 动物 植物 真菌等生物都可利用葡萄糖 答案 C 6 2011 南京模拟 下列关于化合物的组成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右图来形象地表示动 植物细胞内糖类之间的关系 B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 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C 棉和麻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D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脂质具有调节生理代谢的功能 解析 肽链的盘曲和折叠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不同结构的蛋白质 具 有不同的功能 因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 其功能肯定发生改变 棉和麻细胞 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蔗糖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 乳糖水解产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 脂质中的固醇类激素能调节生理代谢 答案 B 7 原创题 赵忠祥老师在 动物世界 中曾讲到 生活在 极地地区的棕熊具有冬眠的习性 每年进入秋季后 它的食量就 会迅速增加 体重也随之迅速增加 等到冬季来临时 它的体重 能增至原来的两倍多 在漫长的冬眠过程中 棕熊一直是不吃不 喝 几个月醒来 它会变得十分 清秀 冬眠前 棕熊体重增 加时 增多的成分主要是 A 水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糖原 解析 在漫长的冬眠过程中 棕熊既需要大量的能量 又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而脂 肪因其含有较多的氢元素 通过有氧呼吸既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 又能生成较多的水 由此 可知 C 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用心 爱心 专心 9 8 分析下表某种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 能够做出的推论是 成分水蛋白质 DNARNA 糖类脂质中间产物无机离子 相对含量 7015163221 分子种类 1300011000504050012 A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和 RNA B 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 1 种 DNA 转录出 1 种 RNA D 1 种 DNA 分子可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 解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由表可知 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 种 DNA 分子可转录出多种 RNA 进而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 答案 D 9 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 能量 kJ g 体内氧化释 放能量 kJ g 耗氧量 dL g 糖 17170 83 蛋白质 23 5180 95 脂肪 39 839 82 03 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A 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 C 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 同质量时 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解析 表中数据只是反映了体内或体外氧化放能情况及耗氧量 无法说明哪种物质 是主要能源物质 而 B C D 三项的解释与表中信息相对应 属可作出的判断 答案 A 二 简答题 10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 其中 A B 代表元素 是生物大分子 图中 X Y Z P 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请回 答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1 图中 X 是 I 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2 图中 Z 是 使用甲基绿 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 可使 呈现 色 3 图中 P 的结构通式为 填写出由 P 形成 的结构层次 4 和 两者都有多样性 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 后者 5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 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解析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小麦种子中贮存的多糖是淀粉 其组成单位 是葡萄糖 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其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其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其组成单 位是氨基酸 答案 1 葡萄糖 淀粉 2 核糖核苷酸 红 3 氨基酸 二肽 多肽 蛋白质 4 决定 5 水 11 2011 日照期末 下图 X Y Z 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 X 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主要能源物质 Y Z 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这三种化合物分别是 X Y Z 2 X 在血液中的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饭后半小时 它的浓度升高 此 时人体分泌较多的激素是 与此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 3 如果 X 被小肠细胞吸收 用 表示 X 分子 用 表示其进出的方向和途径 请在上图 右 中表示出这种跨膜运输方式 解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且血糖含量水平是人体健康指标之一 X 是葡萄糖 与 血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