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类 - 成长博客.doc_第1页
习题类 - 成长博客.doc_第2页
习题类 - 成长博客.doc_第3页
习题类 - 成长博客.doc_第4页
习题类 - 成长博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类:(一年级)1、一年级下册在方位与图形中,涉及到数平面图形的个数;动物的眼睛,画成一个很小的黑点,是图形吗?鱼的身体是正方形?还是平等四边形?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此图显然是平行四边行2、以谁为准? 小熊 在上图中,小熊的左面是( ),右面是( ) 疑惑:在观察时,是以小熊所在的位置为准,还是以观察者为准? 建议:以观察者为准。3、如何把握左右的相对性的教学要求?(羊里镇址坊小学 玄玉进)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认识的难度,教材只是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没有安排脱离操作判断左右相对性的习题。教学时,也应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适宜的活动。如两个同学面对面,老师发口令:拍拍自己的左(右)肩,拍拍对面同学的左(右)肩学生按口令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所以这部分内容不宜作书面考试。4、在练习中如何判断左右的相对性?(羊里镇址坊小学 玄玉进)爷爷奶奶有老师反映,在左右的练习中,有时左右的相对性回避不了。如上图“女孩的左边是谁?”就有不同的答案,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其实上述问题就是判断左右时以谁为标准的问题。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1)观察的对象是无生命的物体(如下图),一般确定左右的标准是观察者。 圆的左边有(3)个三角形,右边有(4)个三角形。(2)观察的对象是人或动物,有两种情况。当问及的问题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一般以人或动物为标准。 他(右)手拿着枪。小猫抬的是(右)爪。当问及的问题不涉及到人或动物身体的左右时(如下图),以谁为标准皆可。爷爷奶奶女孩的左边是谁?小狗的右边是谁?如上左图,如果以观察者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奶奶;如果以女孩为标准,女孩的左边就是爷爷。像这样判断照片中某人的左边或右边是谁时,以照片中的人或看照片的人为标准都是可以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是标明参照的标准,如给某人或某动物加上标明参照标准的说话框,这样就没有异议了。5、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组合图形数不数?)(习题类)答复:低年级不要求学生数组合图形。从三年级开始才有这样的要求。6、在人民币的认识这一单元中像5元6角+9元7角=( ) 3元2角-1元8角= ( )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太难,学生接触少,生活经验少,这样的题太难为学生,是不是尽量不要出这样的题?7、在一年级下册有4个小单元,能不能把这些小单元的单测试题合并一下?因为知识点太少,单测试题没法出,一些题超出大纲范围,学生做起来太浪费时间。8、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列完式子后要不要写单位和答语?是不是进一步规范一下。建议:一年级没有要求,因为一年级识字两比较少,所以答语、只让填写结果。单位都已经给予写出,到了高年级自然就是让学生写了。(二年级)1、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第七大题第3小题,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剩下几个角?在图上画线表示出来,到底怎样剪?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1)还剩3个角 (2)还剩3个角 (3)还剩4个角 (4)还剩5个角答复:以上几种剪法都正确。2、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三位数或四位数 D 不能确定请问:选择C还是D,一位数还考虑0吗?0是一位数吗?答复:在教材中,我们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重在研究三位数的不用情况,如:中间有0的三位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而一位数只研究了非0自然数,但是0也是一位数,所以本题选择D。3、 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只数图形中的角是不是指图形里面的角?那是不是5个?外面那个角还数吗?那如果数的话,应该是5+5=10个。答复:研究平面几何中的角,一般是指图形的内角。比如三角形有三个内角,四边形有四个内角等。所以在这个图形中有5个角。4、问题:时针和分针何时垂直? 小学二年级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认识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刻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呢?我们不难看出3:00和9:00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那除了这两个时刻外还有垂直的时刻吗?若有,还有几个时刻时针和分针是垂直的呢?垂直的时刻分别是几时几分?(莱城区茶叶口镇榆林小学 王旭)答复:建议去浏览下面网址:/show/newshtml/class/cla81/603.htm5、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情景和实际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一米等于10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得计算。请用学生的观察直尺,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直尺有20厘米长,知道厘米有多长;米有多长,从而让学生观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厘米和米的概念,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东王善小学 李学实)6、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多位数加减法中,碰见求近似数结果,题目中有些是接近整百的数,有些是接近几百几十的数。因此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是取整百数还是取几百几十,不能作具体解决,教师不解决,学生作出的结果不能统一,教材应做出具体例题统一解决。使学生掌握取近似数的方法。(东王善小学 孟广忠)建议:新课标指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现实生活中本身估算策略就是多样化,怎么规范?每个人原有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不同等等估算的策略就不同,只要是能说出自己的道理都应该给予肯定!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那种估算是优化的方法!7、量线段长度时如不是正好厘米或米时,应怎么办?建议:在没有学到分米的情况下可以把它看作接近整米或者是厘米。(三年级)1、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学习后,会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单运算,在学习小数减法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如:1米比0.3米长多少?计算方法有:(1)1米=10分米 0.3米=3分米 10分米减去3分米就是7分米,7分米就是0.7米。(2)用竖式计算。在三年级范围内 “1米”看作多少来计算呢?(大洛庄小学 王顺录)建议:我的理解是还是看作10分米或者是100厘米来计算。(四年级)1、判断下列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 )自然数包括零,这个题是对还是错,为什么?答复:本题正确。因为100,所以,1也是0的因数,因此,1是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2、四年级数学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1”,还是“质数、合数、1、0”?答复:四年级下数学课本48页,“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因此,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这样的题目一般标明“非零自然数”。3、分数四则计算中,最后计算结果是假分数的必须得化成带分数吗?还是用假分数表示结果也可以?(其他类)4、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和数,这句话对吗?错解:这句话对。错误分析:质数和合数是根据因数的个数分类的,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而合数有三个以上因数,忘了考虑“1”这个特殊数改正方法:将自然数分类,要分清分类的标准,质数和合数是根据因数的个数分类的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而合数有3个或3个以上因数,而特殊数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和数。因此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分类应分成1、质数、合数三部分。(东王善小学 吕占俊)5、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方法每次除时,都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作除数,除到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即可得到这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困惑:(1)、每次除时,都必须用两个数公有时质因数作除数吗?与分解质因数时不能出现合数相同吗?(2)、做练习时遇到两个数是互质数也能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如:17和21(大洛庄小学 陈继珍)答复:1、我们认为求2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要他们的公因数都可以去除,它和分解质因数不同,分解质因数只能分解出质数.。2、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就没必要用短除法了。6、有一天下午,老师把甲生叫到办公室辅导,甲生走到我的桌旁问:“老师,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之和是1,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之和是2,是不是所有这样题目的结果都是自然数?”(大洛庄小学 李原实)建议:不要给予他们答案,老师也很纳闷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么才知道呢?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老师及时给予他们表扬。(五年级)1、 乘法无倒正,分数乘法还有倒正吗?例如:5的与5个列式能否一样?建议:5的1/6与5个1/6列式不能一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说乘法无倒正;但是5的1/6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5个1/6的意义是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这是分数两个不同的意义,所以列式不能一样。2、 一个数除以,这个数就扩大5倍,对吗? 0是不是也扩大了5倍?建议:0的概念是表示什么也没有,所以它不存在扩大、缩小这一说法。3、 0没有倒数,向学生讲解时怎样才更完整呢?是0找不到一个数相乘等于1呢?还是没有意义?0做除数无意义。4、 车从上海开往南京,前3小时行了全长的,乙车从南京开往上海,3小时行了全长的,甲、乙两车谁行的路程多?这个题如果是问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行的多,因为都把全程看作单位1的量,1/4大于1/5,所以甲车行的路程多。5、 化简比能否写成分数形式 如:35:50=(35:(50=7:10=这样的形式行不行?能,书上有明确的定义,可以写成7:10也可以写成7/10,但读的时候和分数的读法不一样。6、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若差相当于被减数 的,那么减数相当于差的( )。4/57、 在计算分数加法时,用四舍五入法求得+的近似值是0.34,求这两个分数的分子(a.b均为自然数),有一次,甲、乙、丙三位朋友合乘一辆出租车,讲好大家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 处下车,到了 处乙也下车了,最后丙一人坐到终点,共付90元钱。甲、乙应付给丙多少车费? 除以等于元 甲:乘等于元乙:乘等于元;丙、乘等于元。9、长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面是正方体?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两个面是正方体。10、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有一类求百分率的应用题,比如:产品合格率、出勤率、种子发芽率等。这类题在解答时,必须写成公式的形式吗?如:某厂六月份生产零件1500件,经检验1450件合格,求合格率。按书上的一般方法是: 1450 100% 1500学生在解答时写成或只写成“14501500”再算出百分数学生的这两种书写方法行吗?应怎样向学生解释?答:不一定非写成第一种形式,也可以写成地二种形式,因为出米率、出粉率、出油率等,它们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但我们习惯上用第一种形式。但第三种形式不行。它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11、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有的情景图中出现同一种图形,涂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出现的统计表一种颜色的图形,在填写统计表时,是否把不同种颜色的同一种图形填写在一起?12、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6页做做第一题:“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而第二个图形只有5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的面,如动手折起来,是可以折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我在教学中,有学生提议:“难道没有盖就不是正方体吗”?而教材中的练习题就有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后来我自己反思后,觉得关键还是在“围成”这两上字眼上,记得定义三角形概念时,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关键的字眼也是围成,围成是不是一定要指密封,如果是,那么这题5个面当然不能密封成一个正方体了。不知这样理解行吗?(大洛庄小学 段伦春)关键的字眼是围成 5个面当然不能密封成一个正方体 正方体是6个面。我觉得这样理解可以。我也是这样理解的。(其他类)1、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位乘两位数积是三位或四位数,这种说法对吗?如果是对的,那么“0”算不算是一位数呢?(梁坡联小 王贵珍)答复: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一位数(包括0)乘两位数,其积只能是一位数、两位数或三位数,不可能是四位数。2、在教学求近似数估算时,遇到这样的一道题:132+75( ),如精确的估可以把132130 7580,那么75能进到80,能不能舍到70呢?假如是76、77、78、79呢?如粗估,能把132130 7580吗?那么75能进到80,能不能舍到70呢?假如是76、77、78、79呢?如粗估,能把132100 75100吗?会舍的太多吗?进的也太多吗?(梁坡联小 王贵珍)3、“自然数是整数”、“整数是自然数”两种说法是否正确?答复: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所以说,以上两种说法后者错。4、估算中如15938是把159看成150还是200?答复:用“四舍五入”估算法,把159可看成160或200。5、“0”可以当正数用,也可以当负数用,是否正确?答复: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6、“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这里的自然数包括零吗?答复:1也是0的因数。7、有关估计一筒有多少个,或一摞书有多少本,估计到什么程度为最好,有没有具体的标准?8、关于低年级在彩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请你写出几条“中,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