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3西安考察报告总结西安考察报告考察目的: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从建筑方面看,雄伟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培养了西安浑厚的城市性格, “雄浑、厚重”可以提炼为“西安城市精神”在西安我们了解他的建筑风格,西安的大规划是“新旧分制” 。旧城区和重要文物古迹周围,建筑风格要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建筑的色彩以灰颜色为基调;新城区的建筑风格要开朗,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但要体现地域特色,外立2 / 53面色彩风格很难统一,建筑设计创作可以“百花齐放” 。我们对西安的一些历史古迹、现代园林等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考察前我们对将要考察的城市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既定的计划对西安市部分建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主要的地点有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省博物馆,碑林,钟鼓楼,大雁塔等,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和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考察时间:2016 年 4 月 26 日2016 年 4 月 29 号考察内容: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我们一共参观了 10 个景区:世博园、大唐芙蓉园、半坡遗址、华清池、兵马俑、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碑林、明长城,钟鼓楼。我觉得大唐芙蓉园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在这里我将就西安大唐芙蓉园内建筑和园林设计做主要的介绍。3 / 53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融合了唐代元素精心设计打造的,在现代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次以此为重点考察项目,主要是希望通过对大唐芙蓉园的考察,为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上提供新思路和新题材。1、园林景观:大唐芙蓉园景观主题: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结合原址性4 / 53、通俗性、代表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特征。大唐芙蓉园景观设计原则:大唐不夜的原则;科技含量第一的原则;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大园林套小景观的原则;360景观原则;室内装饰室外化原则;大气、大方、巨大原则;全部亲水原则;动物与人共生共存原则等。大唐芙蓉园景观突出的文化特点是:大气磅礴,精致经营,巧借地形之利,彰显帝王至尊, “皇家气象” ,营造更具表现力的山水,富5 / 53丽壮美,诗意盎然。2、建筑规划 :芙蓉园整体布局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旅游功能三者的有机结合。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大格局。在山水布局上,南园坡陀起伏,北池曲水萦回;在建筑布局上,南依丘陵,北临湖泊,东滨池岸,西望雁塔。除因北池周围地市较为平坦,与当年南池芙蓉园山势高而回环6 / 53的地形条件不同,难以再造相同的自然景观外,其他方面力求创造条件,体现芙蓉园历史风貌。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现状及周围景观环境,在山水布局的基础上,营构景观、景区、景点,以满足两份概念创意策划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以湖为主,环水布局,北岸景点适当分散,南园景区相对集中。疏密有致,虚实相应。3、景观分区中轴区: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北设置南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院机动演示区、紫云楼内唐乐舞演出厅7 / 53及唐代文化展厅和动感电影等现代手段之历史文化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东翼区:全园最高最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设置唐诗林、“诗魂”雕塑群和其他形式唐诗小品。山的南麓设置唐集市。在东区东侧较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间游艺活动场。西翼区:全区为大型餐饮中心性质的御宴宫。其东侧配有传统景观“曲水流饮” 。 环湖区:湖滨岸线共计 2635m 长。环湖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地形设置有 24 个景观。流线系统: 园内有主路、支路、小路三级园路构成,园路线性设计,结合景区、景点布置,以游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8 / 53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的游览线路。4、绿化景观首先选择历史记载中曲江一带多用之品种,如柳、桃、梅、杏、枫、竹、芙蓉、莆、菰、牡丹、草等。适当配置了现代喜闻乐见的品种,如玫瑰等。全局注重大效果,成片、成带、成群栽植,在主要建筑及景点内外,绿化配置要格外体现不同的诗情画意,档次要高,质量要精。9 / 535、雕塑配置 :室外主题雕塑以大唐风格为主,以黄红色调为主。如大唐芙蓉园的印章等。6、建筑风格及色彩全园建筑均采用唐风。建筑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或茶色木构系统,石材台基等。2016 年 4 月 28 日,老师安排是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当我们看到了博物馆的外景,那叫一个兴奋,只见它巍峨雄峙在古城西安的大雁塔西侧,是大型的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占地约 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5663 平方米,1991 年 6 月20 日建成开馆。博物馆建筑吸取了唐代建筑雄浑博大,冼练洒脱的特色,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10 / 53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规模宏大,典雅凝重,古朴大方,体现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临时陈列和专题陈列三大部分,展室面积 11000 平方米,展线长 1500 米。陈列文物 3000 多件,都是从陕西出土的几 10 万件文物中精选出来的,大多为稀世珍品。等到中午出来之后老师说我们去看看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西安大雁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11 / 53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 500 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12 / 53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 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 22780 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 96 米,南北宽为 84 米,总面积约为 6000 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 3 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成平面凹形。三号兵马俑坑陶马、陶俑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13 / 53存残迹。车前驾有四匹陶马,车后有陶俑 4 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吏俑,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此为四人,颇为罕见。三号兵马俑坑陶马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马身长米,通首高米。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两侧为骖马。马的造型准确,比例合度。膘肥臀圆,四肢劲健。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状,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转,异常神骏。1975 年开始挖掘,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共有 4 个,其中佣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士、骁士、伍卒14 / 53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致,金壁辉煌。1976年在一号坑的遗址上修建了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姓名:孔霞 专业:历史学 班级:20160251 班 学号:20160251462016 年 4 月 3 日,我们一行 27 人从学校出发,在刘黎老师、冯伟娟老师和邱宇德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此次考察让我收获颇多,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作如下介绍:15 / 53一、简单介绍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 ,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等朝都定都于此,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昭陵、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岳华山、华清池、骊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西安之行是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至今仍记忆犹新。二、考察实录4 月 3 日中午我们从曲靖出发,坐火车到达昆明,随后转乘昆明直达西安的火车,4 月 5 日早晨 6 点到达西安。在乘车到宾馆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悠远厚重的古城墙,感受到了16 / 53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及防御思想。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天,4 月 6 日正式开始西安之行。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 15 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 1944 年,它是在具有 900 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 11000 余件,11 个展室,有 7 座碑室、8 座碑廊、8 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 4 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 4900 平米。我们看到了开成石经 ,还有许多书法名碑,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 、欧阳询黄甫诞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颜家庙碑等。我们欣赏到了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17 / 53残图 ,清刻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另外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 60 余种,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都集中于此。我们在碑林博物馆欣赏到了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可谓是大饱眼福。昭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位于咸阳礼泉县东北 45 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 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从公元 636 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公元 743 年,昭陵陵园持续建设了 107 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陵园占地面积三十万亩,陵园内有 187 座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陪葬墓 。昭陵陵园是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近年来18 / 53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壁画和文物精品。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博物馆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在昭陵,我们看到了许多唐代石刻以及壁画,感受到了唐朝宫廷生活气息。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已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 6000 年左右。1957 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包括半坡遗址和展览室两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使我们流连忘返。19 / 53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 6000 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寻觅到了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西岳华山华山古称“西岳” ,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 120 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也是秦岭的一部分。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 、东峰“朝阳” 、西峰“莲花” ,三峰鼎峙, “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 。还有云台 、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 、 “雨华山” 、 “雾华山” 、 “雪华山”给人以20 / 53仙境美感。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 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此外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我们登上了华山北峰,华山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未能登上其他四峰,但我们看到了华山的险峻及美景,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华清池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 ,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 644 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 747 年改名华清宫。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 6000 年温泉利用史和 3000 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21 / 53遗址博物馆,有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下面就几处主要建筑做简单介绍。1.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就到了唐“贵妃池”建筑群。2.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36 年 10 月、12 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 ,下榻五间厅,在此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 。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3.厅相邻的桐荫轩,也叫三间厅,始建于 1900 年,曾为达官显贵游览下榻之所。1936 年日晨,兵谏发生,蒋介石侍卫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间厅的22 / 53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4.以梨园为代表的唐代音乐舞蹈艺术是我国古代歌舞艺术上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演绎了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使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唐玄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梨园,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且以教习和演奏法曲为重点,并结合诸多音乐名师和舞蹈家,它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在华清池内,我们体会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也邻略到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情怀。骊山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 20 余公里,最高海拔 1256 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 3000 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23 / 53“骊山晚照” ;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 ;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可以看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 。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在骊山,我们邻略到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也窥见了中国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状况。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县,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陵园从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时间达 37 年之久。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秦兵马俑坑发现于 1974 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公里处。 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24 / 53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 1 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在这个坑内埋有约 6000 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 1000 多个,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一号坑是一个 1000 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 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 20 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部分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部分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部分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25 / 53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高级军吏俑,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军吏俑,骑兵俑,武士俑,御手俑。秦陵两乘大型彩绘铜车,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1980 年 12 月在秦始皇陵西侧 20 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经修复后于 1983 年 10 月 1 日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它堪称是一颗26 / 53异彩独放的明珠,因为它拥有一支二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雄兵一个由 7000 多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而令全球瞩目,举世震惊。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370,000 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 1840 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展馆包括第一部分人猿揖别 ,距今 115 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部分凤鸣岐山 ,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部分东方帝国 ,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馆包括第四部分大汉雄风 ,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部分冲突融合 ,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27 / 53化遗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馆:第六部分盛唐气象 ,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部分告别帝都 ,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整个博物馆参观下来,文化多的让人应接不暇,是展现古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佳场所!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北广场规模宏大,主题景观为水景喷泉,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 、 “法相花坛区” 、“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有观景平台。音乐喷泉位于广场中轴线上,围绕喷泉有还不少细致的小景观,如北广场入口处的大唐盛世书卷铜雕,其后的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柱,旁边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群,还有地面铺装的地景浮雕,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雕塑等,甚至灯箱、石栏等建筑上都题有著名诗篇。我们在大雁塔留下了欢乐的足迹。4 月 9 日,我们结束了此次行程,4 月 10 日踏上返回云南的火车,4 月 12 日到达曲靖。虽然西安之行行程匆匆,但28 / 53是依然让我们领略到了十三朝古都的风采。总之西安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关中与西南地区的差异,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广博,此次行程一让我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行程。西安艺术考察报告一 、考察地点:西安古城墙西安世博园宝鸡法门寺陕西凤翔泥塑半坡文化遗址博物馆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29 / 53大小雁塔回民街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二 、考察时间:2016 年 11 月 1 号-2016 年 11 月 7 日三 、考察形势: 实地考察四 、考察内容:1 、概述这是我们上大学以来第二次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出去考察。也就是专业考察周。整个艺术设计系两个班一同出去考察。而这次考察的地方也是我期待已久一直想去的地方-西安。一想到最负盛名的兵马俑还有美味的陕西羊肉泡馍,就十分迫不及待想赶紧到达目的地。30 / 53听导游说原来的长安城其实只有这古城墙里那么点大、但是就这么小块方土地,成就了华夏大地上的 13 个王朝。不得不叫人肃然起敬!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 1100多年。听着导游介绍了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感觉我们的行程还是蛮紧凑的,基本上都是早上 7 点多就要出门,不过呢会尽量让我们去最大限度的去领略到西安的美景,以及特色小吃。2、考察基本情况第一站:西安古城墙、这是来西安参观的第一个景点,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古城墙31 / 53内基本看不到高楼建筑,最高的建筑也是不能超过城墙的建筑高度的。听导游介绍,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 12 米,底宽 18 米,顶宽 15 米,总周长公里。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了门,永宁门,安定,安远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 18 座。第二站:西安世博园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西安世园会会广运谭,位于史称“灞上”的浐灞之滨,是我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创世界博览会之发端。刚入园没走几步,园内便开始放音乐,然后正前方的水西安进行专业考察XX 年 10 月 15 日-19 日,由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组织的以32 / 53XX 级学生为主的约四十八考察团队乘坐包车前往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先后参观了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八路军办事处、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历史景点,其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古都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一、 观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 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33 / 53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二、法门寺里说舍利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34 / 53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 1987 年 5 月 5 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灵仗之内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 87 年 5 月 15 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这两日之后,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灵骨与影骨,在世俗观点上是真假之分,但以佛家观点,却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佛家认为灵骨与影骨同埋千载,同受金棺银椁礼葬,故四枚舍利是一灵三影,影骨亦是属灵物。由于佛指舍利已是世上仅存,法门寺博物真而藏之,平日罕有向外展示。三、庞大的石质书库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著名的西安市三学街,是一座以收藏、研究代碑石、墓志及石雕作品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 。它是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利35 / 53用西安文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珍藏文物 11000 多件,由碑林,石刻艺术及其他文物三部分组成,重点藏品为中国古代书法、名碑及汉唐时期的雕塑精品等。 进入碑林博物馆,导游首先向我们介绍西安孔庙。西安孔庙在唐时在尚书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虞策将文庙迁于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子、府学同在一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我们在泮池周围驻足了片刻,里面的喷泉源源不断的喷着水,成全结对的金鱼畅游期间。传说泮池曾是诸儒子弟清洗墨笔的地方。穿过孔庙正门,右拐,一座古钟映入眼帘,听说每年春晚都要录制这座钟的钟音,作为整点报时声;接着我们来到名碑荟萃的展室,在这里展示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文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其完整形制包括碑阳,碑阴,碑侧,碑额以及唐代以后出现的碑趺。碑刻按形制与文字分几部分,主要有碑,墓志,石经刻帖等品类。碑在碑刻中居于主流,其中有以墓碑和寺观祠庙碑为大端。石刻属于雕塑艺术,室运用雕刻36 / 53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 。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米,宽 3 米的石板上。这六匹战马分别是特勒骠、清骓、什伐赤、飒露柴、拳马騧和白蹄乌。它们都是从西域引进的波斯种的良马。它们的形象被刻在了石板上,线条流畅,形态逼真,是我国唐代时刻中的精品,可惜飒露柴、拳马騧早已被盗往美国,现陈列在费城博物馆,我们看到的只是仿真品。四、感受中国古代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博物馆,占地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件,属于国宝级 18 件,一级品近 800 件;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37 / 53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幕壁画 400 多幅。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览馆对外展览,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览馆,按时代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等四部分,由此布局即可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的文物为最。带着好奇和未知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建筑宏伟的殿堂。博物馆个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建筑群体,连郭庭院,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此外也是堪称是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象征,也以此引导我们去领略由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从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 2000 余件珍贵的文物,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的多彩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秦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青铜剑、弩机、兵马以及显示秦汉风发崛起的钢建筑物,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时代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神的唐式金银器和唐三彩,并配有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示,反映了西安地区古老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路走过整个展览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领略了先民的精神,物质生活追求,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38 / 53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流连忘返。六、华清宫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 30 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 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 。 “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战争的洗礼,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 1959 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有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就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霸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对称,西岸是九曲汇廊。跟随导游我们参观的一系列仿唐“贵妃池”建筑群。 “莲花沟”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沟”池形如海棠,供贵妃沐浴;“尚食沟”是供大臣沐浴之处, “星辰沟”传说原址上面之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而得名。在星辰沟后面还39 / 53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入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次阁是贵妃沐浴后观景和晾发之处。现在的九龙沟是唐玄宗洗浴的地方,贵妃池是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的骊山的半山腰间的虎斑石处还有兵谏亭。这之后,就是骊山游览。最后参观了长生殿唐华清宫陈列馆。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有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七、气势雄伟的秦陵兵马俑去西安,秦陵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去秦陵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西安。秦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东 30 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 年 3 月在打井时发现的,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后 1976年又能发现了 2 号坑,3 号坑。1 号和 2 号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3 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我们首先参观了出土的一件精品文物,即1980 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40 / 53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的一半比例制作。东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辌车”铜马车构造复杂,有大小 3400 多个零件组成,车长米,高米,四匹铜马通耳高 91 厘米至 93 厘米,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 1500 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 接着我们进入兵马俑一号坑,它为一长方形地下建筑,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深 5 米,面积 14260 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兵马俑布阵,坑的最东边排列着三排向东的武士佣,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是坑内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是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佣,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兵阵内陶俑身高在米到米之间,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军吏俑、将军俑。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米,体长 2 米,与今天的相比有点小,材料说秦代的41 / 53马以西域的品中为主,故体形小。之后简单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以驽兵方阵、战马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三号坑发现陶俑 68 件,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八、 陕西民俗篇-陕西十大怪到了陕西的人不仅是了解历史文物,游览观光,更要吃遍西安城。陕西有十大怪:一怪面条象裤带;二怪头盔象锅盖;三怪辣子是主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手帕头上带;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姑娘不嫁外;八怪不坐蹲起来;九怪睡觉枕砖块;十怪唱戏吼起来。到了陕西还要吃吃那里的羊肉泡馍,其中最地道的还数老孙家。那里的水果堆的象北方的麦子,尤其是临潼的石榴,甜的让你都不舍的把嘴里的石榴汁咽下。还有他们的辣子,不同北方的辣,他们的辣更到位更香更麻,吃到心里美滋滋的。来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参观一下钟鼓楼和古城墙,以钟楼42 / 53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出,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位于东大街的罗马市商业不行街,汇聚了当今世界流行前线的服饰,这里应有尽有,置身于一个魅力的时尚之都。周长公里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华岳仙掌,草堂烟雾,咸阳古渡骊山晚照,太白积雪,此乃“关中八景”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西安进行专业考察43 / 537 月 10 日第一天早上,经过一夜睡眠消除乘坐长途列车的困顿之后我们便分乘两部旅游大巴开始专业考察活动。首日安排的是西安东线景点,第一站半坡遗址,展现的是6000 多年前在黄河流域上的一个母系氏族公社部落形态,进到博物馆首先去看的是 2 个文物陈列室,里面汇聚了在半坡遗址里挖掘得到的文物,最著名的是那些纹有人面鱼纹的陶器,加上众多的捕鱼工具和汲水器,充分表明半坡时期古人类已掌握了捕鱼的各种技术,并且极其崇拜鱼类,把鱼的形象和人结合在一起作为部落的图腾,其中最精妙的是有一种汲水器,设计很是巧妙,体现了半坡人的高超智慧。接着我们进去半坡遗址挖掘现场参观,直面感受6000 多年前古人类生活的原貌,包括居所、劳作及墓葬等内容。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从半坡遗址出来马不停蹄地前往古城墙参观,曾经在一些书籍或电影上看过古人修建城池时会加建一个叫瓮城的内城,为的是如果第一道城门被敌人攻破则可以把他们引入瓮城而不是让他们直接进入城内,然后己方便可以在瓮城上通过弓箭、灌水及火攻等方式将进入瓮城内等同于瓮中之鳖的敌人消灭。这回我们终于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瓮城,高大的城墙处处显示古人睿智的守城思想,譬如宽敞的城墙上每隔 120 米会建造名叫“马面”的墩楼,其意义在于因为古代作战多为冷兵器,44 / 53而守城一方一般会用弓箭进行防御,当时弓箭手的射程一般在 60 米以内,那么建造相隔 120 米的墩楼便是使得敌人无论站在何处都处于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内,保证防御区域疏而不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西安市还沿着古城墙建造了全国仅有的环城公园,在保存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可以给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一举两得。吃过午饭之后没有休息,我们接着来到位于文昌门附近的碑林博物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西安碑林宝天下” ,这赞誉名副其实,一点也不带夸张。西安碑林迄今共收藏了汉、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碑志 3000 多件,碑石林立,气势宏大,故有“碑林”之称。如此多的碑石对我们紧凑的考察行程来说当然看不完,所以我们来碑林主要是看各个朝代碑石、墓志的历史演变,兼顾看一些比较有名的碑文,譬如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 ,除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以外,碑林里的碑石也是书法珍品,这里有颜真卿、柳公权等很多书法名家的碑文,如颜氏家庙碑 、 多宝塔碑和千字文等,可谓不胜枚举。此外西安碑林还藏有昭陵六骏其中全国仅存的四块石刻,这些石刻造型生动逼真,加上当年由于国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太弱以致文物流失,所以它们很值得我们一看,也值得去深思个中的教训。最45 / 53后一站我们来到西安钟楼,见识了西安城内以钟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并分别与明城墙东、西、南、北四门相接的城市及交通规划,站在钟楼上面俯瞰脚下车水马龙,道路规整,浑然大气,似乎展现了西安特有的那种立足中原纵横捭阖的古都风范。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考察主要都是围绕帝陵进行的, “秦中自古帝王都” ,陕西的帝陵数量和密集度都是全国之最,那究竟陕西的黄土台地里埋了多少位皇帝?据统计,陕西全省共有历代皇帝陵墓 72 座。而在西安市境内或附近即有荜原上的西周开国之君周文王、周武王和开国之勋周公三人的墓;秦国原建都雍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迁都咸阳,而始皇陵就建在了临潼区东 5 公里处,背靠骊山、面对渭水、修建时间长达 37 年之久;西汉共有帝陵 11 个,其中7 个在咸阳市秦都区,1 个在兴平市,3 个在西安市区;最后到唐朝,皇帝陵墓共有 20 个,其中 18 个就在陕西境内且散布于渭水以北原区,自西向东,史称“关中唐十八陵” 。第二天看两个汉陵,上午是汉景帝的阳陵而下午则是汉武帝茂陵的博物馆,秦汉两朝的皇帝给自己修建陵墓都喜欢堆土而成,秦始皇发动 72 万刑徒民工历时 37 年修建的始皇陵自不必言,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阳陵以及后面的那个茂陵也属于是劳苦百姓挑着一担担黄土堆积而成的巨大封土46 / 53堆。阳陵这里地势较高但很平坦,泾、渭两条河水就在陵园东面不远处交汇,形成“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阳陵处于两水之间,在陕西特有的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地衬托下,格外得雄浑壮观,有人说造就出“挟双龙而东向”的气势,行人至此一眼看去,皇天后土,汉帝陵墓,心中不由地就生出一种震撼!整个阳陵封土堆为覆斗形,上小下大,围绕着封土堆簇拥着 86 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现在已发掘的是其中 13 条,然而从中挖掘得到的各种武士陶俑、陶制动物的数量都已不可计数,想想剩余未发掘的 71 道陪葬坑以及主陵里面的地下景象?整个地下博物馆完全保留 13 条陪葬道挖掘时的原状态,里面大多数文物已取出,但也剩有一部分原样摆放在墓道里,让我们直观地去观察陪葬坑的情况。这些陪葬坑,既埋有如同秦始皇兵马俑一样的武士俑,作用一样是为了保卫主陵,也埋有无数的猪、羊、狗、鸡等陶制动物,简直就像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