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12011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 届高三二轮专题卷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 一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 完成 6 8 小题 一个有公民影子的运动会 从筹备时起 亚运会就与中国曾经举办过的其他大型国际性运动会 及其他领域的重 要展会大大地不同 比如 对于筹备工作 广州媒体不只是报道建设的伟大成就 而是提出了不少批评意 见 场馆建设对民众产生负面影响 媒体也如实报道 这样的情形是其他主办城市所不曾 有过的 广州之所以在媒体报道上如此开放 固然是因为广州本身就有一个强大而优良的媒体 传统 但也是因为 作为亚运会组委会之主体的广州市政府从一开始 就对亚运会有一个 比较低调的定位 运动会只是个运动会 让运动会服务于城市的正常生活 而不是让运动 会反过来支配城市 然则 广州市政府为什么会这样明智 过去十几年来 运动会及其他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展会 被各地政府当做重要的标志性 活动来争相举办 主办政府倾向于让这些活动规模最大化 如此一来 可以提高城市的国 际形象 这样的国际形象 在城市政府眼里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另外 让活动规 模最大化 政府也可以借此扩大征地规模 增加投资规模 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由于上述种种考虑 主办政府倾向于以一种非常规的心态来对待这些活动 这个时候 固有的人力与资源的集中动员机制就会被启动 政府拨出充裕的资金 进行最为奢华的基 础设施建设 场馆建设求新 求大 求洋 所有政府部门围绕这个活动 为此甚至不惜暂 时搁置各部门的日常工作 政府在征地 施工建设过程中 也可能罔顾民众的权益 政府 要求民众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作出牺牲 这样的集中动员机制确实可以生产出一个接一个惊奇 新 大 洋的场馆令人咋舌 各种宏大的演出场面令人震撼 整个活动让人产生足够羡慕感 甚至可能产生一定利润 而这些威望 荣誉 利益 也正是主办政府所追求的目标 然而任何威望 荣誉 利益之 取得 都是有代价的 而在集中动员机制下 这些代价通常会被转移给普通民众 同时 在集中动员机制下 这些收益的分配通常是不均衡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收益的失衡 根本原因在于 大型活动的筹备完全是政府主导的 而 政府又十分强势 在预算安排 场馆规划 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 都是政府说了算 在此 过程中 公众几乎无从参与 表达意见 而面对这样的大型活动 公众与政府的思考视野其实是大不相同的 从事物的性质来 看 政府的视野肯定是比较短暂的 尤其是在官员任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 他们会致力于 追求短暂的轰动效应 为此 宁愿让大型活动压倒城市的日常生活 相反 公众的视野是长远的 毕竟 他们长远地生活在这个城市 他们了解这个城市 的历史 也关心这个城市在运动会之后的未来 对他们来说 大型活动固然也可以带来风 光 但即便在大型活动期间 日常生活还要继续 他们也会希望 在大型活动之后 用自 己的税款修建的那些设施能够被大家便利地使用 因此 公众必然倾向于让大型活动服从 于城市的结构 节奏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广州亚运会与众不同 其实 在媒体强势背后 广州存 在着一个比其他城市更为强大的市民社会 公民社会 他们从一开始就主动地介入到政府 关于亚运会的种种决策过程中 通过人大 政协 通过媒体 通过居民的行动参与这场盛 会 因而 亚运会的决策 就在政府主导之外 部分地容纳了公众的意见 亚运会的运转 就不只是传统的集中动员机制在驱动 人们还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一些影子 正是这个尚 2 不是很清晰的影子 让亚运会低调 务实了许多 让城市和它的传统更为亲和 让城市正 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也受到控制 中国新闻周刊 2010 年 11 月 22 日 6 下列对于广州亚运会体现 公民影子 的解说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公民影子体现在筹备阶段媒体就关注场馆建设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B 公民影子体现在广州市政府的运动会要服务于城市的正常生活的低调定位 C 公民影子体现在广州亚运会的决策在政府主导之外还容纳了全体市民的意见 D 公民影子体现在广州亚运会务实了许多 市民都可以直接参与到这场盛会中 7 下列表述不属于广州亚运会有公民影子的原因的一项是 A 广州亚运会从一开始就与中国曾经举办过的其他大型国际性运动会大大地不同 B 广州市政府在预算安排 场馆规划 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 参考了民众的意见 C 广州市政府没有把取得令人羡慕的威望 荣誉 利益作为此次活动追求的目标 D 广州存在着一个比其他城市更为强大的市民社会 主动地介入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 8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亚运会筹备阶段 广州媒体不是报道建设的伟大成就 而是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 B 运动会及其他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展会 各地政府一直以一种非常规的心态来举办 C 大型活动的筹备若完全由政府强势主导 民众无从参与 那就会出现收益的失衡 D 公众通常都会希望用自己的税款修建的那些设施能够被大家方便地随时使用 二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6 8 题 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 刘洪波 百家讲坛 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 十年以前 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 把 物理学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很不容易 但现在这个讲坛上 讲红楼 讲清史 讲论 语 大概今后还要讲与 国学 有关的一切 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 现代哲学 法学 政治学 经济学等 我不知道 在我印象中 百家讲坛 之 百家 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 当然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多 号为 百家讲坛 数量是可以保证的 国学 据说已经 返本开新 只差大家都来践行 不过 践行什么呢 是修习个人 的心性 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 若是前者 没有什么不好 若是后者 事情就比较难办 阎崇年先生讲清史 如数家珍 史料熟 秘闻多 吸引力强 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 家一般热爱的态度 这个祖宗英明 那场屠杀合理 易中天先生讲三国 权谋机变 说得 津津有味 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 相比之下 反倒是于丹讲 论语 固然毛病多多 总归是修身养性 更加合乎人性 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 无所置辞的讲法 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 称其 文武双全 功勋卓著 以期主导舆论 前人 多有怀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 从真实认识而言 哪怕是希特勒 你也不难找出几个 功勋 来 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 但到底有多好 难说 尤其在学术上 3 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 就更困难 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 怎样获得充分的证 据来总括他的一生 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 有后时代的累加 但要翻案 还是且缓 吧 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 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 与其说是 历史评价 或者 历史学结论 不如说是一种 舆论 评价 或者 社会学结论 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 暴虐 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 不可置疑的事实是 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 一个 文武双全 功勋卓著 的帝王 怎 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 把这一点解释清楚 何其困难 百家讲坛 其实是娱乐业的一个景象 但貌似在布道 在这种虚妄的布道与实在的 娱乐之间 人们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 并且把自己酱在莫名其妙的逻辑里 这些逻辑 归总而言 就是 大丈夫只求建功立业 不必论其余 小百姓但求修好忍术 以接受治理 寓教于乐 就这样实现了 选自 杂文选刊 有删改 6 下列各项中 不是 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 的理由的一项是 A 百家讲坛 之 百家 并不是真正的 百家 讲坛 成了 国学 的讲坛 B 百家讲坛 号称 百家 从数量上可以保证 C 百家讲坛 的讲者观点偏颇 导向不正确 D 百家讲坛 貌似在布道 实则在娱乐 7 作者对钱文忠为商纣王翻案持批评态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 难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 重建一个对商纣 王的历史结论 学术上几无可能 B 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 不难找出几个 功勋 来证明其 文武双全 功勋卓著 但作为学术而言过于简单 缺乏学术性 C 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 暴虐 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 这种 社会学结论 没 有必要颠覆 也很难颠覆 D 不可置疑的事实是 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 一个 文武双全 功勋卓著 的帝王 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 把这一点解释清楚 的确困难 8 根据原文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举丁肇中讲物理学的事例 是为了说明 百家 应是包括自然科学 哲学 经济 学等学科的真正 百家 B 在第二段中 作者对阎崇年和易中天持批评态度 对于丹持肯定态度 因为于丹的解 读指向修身养性 更加呵护人性 C 现在的 百家讲坛 都在做翻案文章 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 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 钱文忠称商纣王 文武双全 功勋卓著 D 对 百家讲坛 作者虽然多有批评 但在结尾还是肯定了它具有寓教于 乐的作用 4 观点辩证 评价比较公允 三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字 完成 6 8 题 现代诗的 有 与 无 贞一斋诗说 概括诗歌技巧时说 诗求文理能通者 为初学言之也 诗贵修饰能 工者 为未成家言之也 其实诗到高妙处 何止于通 到神化处 何尝求工 清人的这个 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 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 纵向来看 贞一斋诗说 说的三种 情形 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 用散文方式写诗 注意表现技巧 从这个视角 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 有 和 无 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 无语言 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 无 到 有 的过程 诗人在外在 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 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 的诗美触角 一个偶然的契机 诗人就 感物而动 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 灵感爆发 于是诗人 有 了心上的诗 要表现这个 有 诗人又面临困窘 诗美的本 质就是沉默 所谓 口闭则诗在 口开则诗亡 至言无言 诗关一经点破 就会失去生 命 有限的言 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 和无限的机会 以言表现无言 诗人只能从 有 到 无 司空图说 不著一字 尽 得风流 刘禹锡说 情到深处 每说不出 白居易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获 得诗美体验的 有 到传达诗美体验的 无 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无 才是真 有 诗篇之未言 恰是诗人之欲言 有如禅家所说 有是无有 无有是有 书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 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 从言外 意外 笔外 象外 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 有 到 元 诗人的智慧是以 不说出 代替 说不出 以象尽意 从 有 到 无 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 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 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 能 诗人注重 隐 文心雕龙 写道 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者也 从 有 到 无 诗人注重 中声所止 这样 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 无痕迹 陶渊明说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诗美体验是 忘言 的 既然是诗人 就得从 忘言 走向 寻言 而 寻言 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 变得十分艰难 从这个角度 可以说 诗人就是饱受 语言折磨的人 从古至今 没有一位填正的诗人不慨叹 寻言 之苦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句句深夜得 心自天外归 吟成五字句 用破一生心 现代诗人 中的苦吟者也很多 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 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 臧克家的 难民 中 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 中的 溶尽 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 唯一的词 诗人的这番苦功夫 却又以隐形化为上 皎然说 至苦而无迹 诗人 至苦 诗篇 里却 无迹 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诗人难写 读者易读 读者的 易 并不是诗人的 浅 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老子 说 大巧若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 但总而言之 用巧不如用拙 所谓 拙 是巧后之拙 花开草长 鸟语虫声 云因行而 生变 水因动而生纹 言近旨远 言浅意深 词平意寄 词微意显 这种 拙 实在不是 随意 玩 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 都是 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 这里的 平淡 不是平庸加淡薄 而是 险后之平 浓后之淡 平淡而到天然境界 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 运用的是从 有 到 无 的技巧 对诗来说 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 无痕迹的无技巧 选自 2009 年 8 月 28 日 人民日报 6 下列选项中关于 有诗意 无语言 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 至言无言 有限的言 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 从获得诗美体验的 有 到传达诗美体验的 无 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 无 才是真 有 诗篇之未言 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D 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 用 说不出 来代替 不说出 也就是 有诗意 无 语言 7 下列选项中关于 有功夫 无痕迹 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皎然说 至苦而无迹 诗人 至苦 诗篇里却 无迹 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 诗人难写 读者易读 读者的 易 并不是诗人的 浅 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 示 C 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 寻言 的过程 只要善于 寻言 就能写出好 诗 D 老子 说 大巧苦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 但总而言之 用巧不如用拙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贞一斋诗说 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 修饰能工 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 性 B 诗美的本质是沉默 所谓 口闭则诗在 口开则诗亡 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 窘 C 陶渊明说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 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 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 这里的 平淡 其实是一种极 高的技巧 参考答案 一 6 B A 原文表述为 负面影响 C 原文表述的是 部分地容纳了公众的意见 D 原文表述没有 市民都可以直接参与 这层意思 7 A 这不是原因 而是结果 8 C A 原文表述的是 媒体不只是报道建设的伟大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皮卡通行证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男性不育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调节仪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发展战略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牲猪饲料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工厂秋季消防培训
- 世界环保日培训课件
- 从国家层面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
- 基于心理测评的学生个性化教学方案设计
- SJG 130 – 2023《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
- 2025厌氧好氧缺氧(AOA)活性污泥法设计标准
- 2025年采供血机构上岗证考试试题
- DB37-T5321-2025 居住建筑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 《视网膜色素变性》课件示例
- 2025-2030中国火箭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自卸车安全培训
- T-CHSA 090-2024 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操作专家共识
- 区块链在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管理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贵州企业招聘2025贵州贵旅国际旅行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教案全套(54课时)项目1.1 公路建设的内容和特点-项目9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构成及编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