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三轮突破 第一部分专题八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限时检测 人教版_第1页
【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三轮突破 第一部分专题八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限时检测 人教版_第2页
【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三轮突破 第一部分专题八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限时检测 人教版_第3页
【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三轮突破 第一部分专题八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限时检测 人教版_第4页
【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三轮突破 第一部分专题八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限时检测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专题八 第一讲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世界地理概述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限时限时 45 分钟 满分分钟 满分 100 分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48 分分 2010 上海高考上海高考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1 2 题 题 1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复杂 地形复杂 B 气候湿热 气候湿热 C 资源匮乏 资源匮乏 D 地处内陆 地处内陆 2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气候适宜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文化单一 地势平坦地势平坦 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 A B C D 解析 解析 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 不适合人类居住 巴西高原东部 温暖湿润 地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 不适合人类居住 巴西高原东部 温暖湿润 地 势平坦 又邻近沿海 故人口密集 势平坦 又邻近沿海 故人口密集 答案 答案 1 B 2 D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 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 地面积变化表 据表 地面积变化表 据表 回答回答 3 4 题 题 垦殖指数垦殖指数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 公顷公顷 人人 项目项目 地区地区 1950 年年2000 年年1950 年年2000 年年 亚洲亚洲14 717 50 310 14 欧洲欧洲31 328 80 380 27 北美洲北美洲12 012 41 310 81 非洲非洲5 86 30 870 27 大洋洲大洋洲2 06 01 211 84 世界世界9 711 00 510 26 3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 可能的原因是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 可能的原因是 A 地形多种多样 以平原为主 地形多种多样 以平原为主 B 季风气候显著 气象灾害较少 季风气候显著 气象灾害较少 C 地域辽阔 矿产资源丰富 地域辽阔 矿产资源丰富 D 农垦历史悠久 人口数量最多 农垦历史悠久 人口数量最多 4 2000 年与年与 1950 年相比年相比 A 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 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 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 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 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 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 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 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 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 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解析 解析 第第 3 题 亚洲地形多种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主 题 亚洲地形多种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主 A 错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气象错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气象 灾害较多 灾害较多 B 错 错 C 选项和垦殖指数无关 亚洲农垦历史悠久 人口数量多 垦殖指数高 选项和垦殖指数无关 亚洲农垦历史悠久 人口数量多 垦殖指数高 故选故选 D 第 第 4 题 综合表中数据可知 欧洲人口增长但增长较慢 大洋洲人口增长较慢 但题 综合表中数据可知 欧洲人口增长但增长较慢 大洋洲人口增长较慢 但 不是负增长 非洲机械化程度低 不是负增长 非洲机械化程度低 A B D 错 北美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为错 北美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为 12 4 12 0 12 0 100 3 3 同理世界平均水平为 同理世界平均水平为 13 4 答案 答案 3 D 4 C 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 乙 丙 丁为各国重要海港 读图 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 乙 丙 丁为各国重要海港 读图 回答回答 5 7 题 题 5 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甲港口主要输出的物资是 A 粮食 粮食 B 煤炭 煤炭 C 木材 木材 D 铁矿石 铁矿石 6 丙港与丁港相比 丙港与丁港相比 A 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 高温期一致 高温期一致 C 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 多雨期一致 多雨期一致 7 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 正确的是 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 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 丁所在国从甲所在国进口煤炭 C 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D 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丙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乙所在国 解析 解析 第第 5 题 甲港为我国北方的秦皇岛港 山西煤炭通过大秦线从秦皇岛港输出 第题 甲港为我国北方的秦皇岛港 山西煤炭通过大秦线从秦皇岛港输出 第 6 题 丙港和丁港分别为美国的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港口 丙沿海是寒流 为地中海气候 题 丙港和丁港分别为美国的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港口 丙沿海是寒流 为地中海气候 丁沿海是暖流 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当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时 南半球亚热带丁沿海是暖流 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当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时 南半球亚热带 季风性湿润气候高温多雨 第季风性湿润气候高温多雨 第 7 题 乙所在国为日本 铁矿资源缺乏 丁所在国东南部有丰题 乙所在国为日本 铁矿资源缺乏 丁所在国东南部有丰 富的煤炭资源 乙所在国汽车工业高度发达 出口到甲所在国 丙所在国石油生产量大 但富的煤炭资源 乙所在国汽车工业高度发达 出口到甲所在国 丙所在国石油生产量大 但 消费量更大 还需要大量进口 消费量更大 还需要大量进口 答案 答案 5 B 6 D 7 C 2010 绵阳模拟绵阳模拟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 读图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 读图 回答回答 8 9 题 题 8 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 B C D 9 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 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 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大陆面积和轮廓 大陆面积和轮廓 B 过度放牧和樵采 过度放牧和樵采 C 纬度位置和垦耕 纬度位置和垦耕 D 海陆位置和地形 海陆位置和地形 解析 解析 不同温度带的荒漠面积能反映该大陆的纬度信息和大陆面积大小 据此可判断不同温度带的荒漠面积能反映该大陆的纬度信息和大陆面积大小 据此可判断 分别是亚洲 非洲 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非洲南部西海岸的热带荒漠的形成与本格分别是亚洲 非洲 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非洲南部西海岸的热带荒漠的形成与本格 拉寒流有关 亚洲温带荒漠形成原因与其中部深居内陆的位置有关 而南美洲的温带荒漠主拉寒流有关 亚洲温带荒漠形成原因与其中部深居内陆的位置有关 而南美洲的温带荒漠主 要分布在南部东海岸 由于受安第斯山对西风的影响而降水稀少 从而形成温带荒漠 要分布在南部东海岸 由于受安第斯山对西风的影响而降水稀少 从而形成温带荒漠 答案 答案 8 B 9 D 欧盟 美国和东亚欧盟 美国和东亚 包括中 日 韩包括中 日 韩 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地图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地图的 三三 极极 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 读右图 完成 读右图 完成 10 11 题 题 10 图中 图中 分别代表的是分别代表的是 A 欧盟 美国 东亚 欧盟 美国 东亚 B 美国 欧盟 东亚 美国 欧盟 东亚 C 欧盟 东亚 美国 欧盟 东亚 美国 D 东亚 欧盟 美国 东亚 欧盟 美国 1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欧盟 美国和东亚在全球的优势不包括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欧盟 美国和东亚在全球的优势不包括 A 制造业出口总额 制造业出口总额 B 热带经济作物产值 热带经济作物产值 C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D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解析 解析 注意图中注意图中 N 这一信息表示中心为北极点 则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结合图中这一信息表示中心为北极点 则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结合图中 90 W 信息 可判断三极的位置 欧盟 美国本土和东亚热带范围很少或没有 则热带经济信息 可判断三极的位置 欧盟 美国本土和东亚热带范围很少或没有 则热带经济 作物不是其优势 作物不是其优势 答案 答案 10 C 11 B 12 2010 重庆调研重庆调研 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海峡 海峡 南段的东北 西南两岸陆地的气候类型相同南段的东北 西南两岸陆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 海峡 海峡 冬季风浪小于夏季冬季风浪小于夏季 C 海峡 海峡 是中国的内海是中国的内海 D 容易出现海洋石油污染的是 容易出现海洋石油污染的是 海峡海峡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 为马六甲海峡 为马六甲海峡 为英吉利海峡 为英吉利海峡 为为 琼州海峡 海峡琼州海峡 海峡 南段的东北 西南两岸陆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 海峡南段的东北 西南两岸陆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 海峡 冬季南北温差大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南北温差小 故其冬季风浪大于夏季 我国的内海包括渤海和琼州海峡 夏季南北温差小 故其冬季风浪大于夏季 我国的内海包括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峡均位海峡均位 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上 故容易出现海洋石油污染 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运输路线上 故容易出现海洋石油污染 答案 答案 B 二 综合题二 综合题 共共 3 大题 大题 52 分分 13 下图中 下图中 V I S T A 五个国家被称之为五个国家被称之为 展望五国展望五国 它们分别是越南 印度尼 它们分别是越南 印度尼 西亚 南非 土耳其和阿根廷 继西亚 南非 土耳其和阿根廷 继 金砖四国金砖四国 之后 之后 VISTA 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 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分 1 T 国位于国位于 S 国的国的 方向 方向 1 分分 2 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V I S T A 五国中有五国中有 个国家分布有该个国家分布有该 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4 分分 3 I 国有国有 地质灾害的超市地质灾害的超市 之称 原因是什么 之称 原因是什么 4 分分 4 简要评价简要评价 V 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8 分分 5 S A 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 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 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5 分分 解析 第解析 第 1 题 关键是要判别经纬度关系 或依据国家判断 第题 关键是要判别经纬度关系 或依据国家判断 第 2 题 图甲显示题 图甲显示 7 月高月高 温少雨 温少雨 1 月低温多雨 符合地中海气候特征 南非和土耳其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该气候雨月低温多雨 符合地中海气候特征 南非和土耳其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该气候雨 热不同期 第热不同期 第 3 题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而多地质灾害 第题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而多地质灾害 第 4 题 自然条件可从地形 题 自然条件可从地形 气候 河流等角度回答 还要注意位置 第气候 河流等角度回答 还要注意位置 第 5 题 识记位置和两国气候分布即可回答 题 识记位置和两国气候分布即可回答 答案 答案 1 东北东北 2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2 夏季温度高阳光充足却缺水 冬季雨水充沛却低温夏季温度高阳光充足却缺水 冬季雨水充沛却低温 或雨热不同期或雨热不同期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3 地处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地震 火山灾害频繁 地地处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地震 火山灾害频繁 地 表破碎 多暴雨易引发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表破碎 多暴雨易引发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4 位置 位于热带 热量充足 利于农作物生长 临海国 海岸线长 多优良港湾 便位置 位于热带 热量充足 利于农作物生长 临海国 海岸线长 多优良港湾 便 于与世界各国交往 发展商业贸易 河流 地形 于与世界各国交往 发展商业贸易 河流 地形 湄公河等湄公河等 河流流经 河流携带的泥沙冲河流流经 河流携带的泥沙冲 积形成面积广大而肥沃的积形成面积广大而肥沃的 湄公河三角洲等湄公河三角洲等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 湄公河湄公河 河流在旱季提供灌溉水源 利河流在旱季提供灌溉水源 利 于农业发展 平原地区是该国经济发达 人口 城市集中地区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于农业发展 平原地区是该国经济发达 人口 城市集中地区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 充足且同期 利于农业生产 充足且同期 利于农业生产 5 S 国荒漠景观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 常年受副高控制 降水少 西海岸国荒漠景观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 常年受副高控制 降水少 西海岸 本格拉本格拉 寒寒 流流经 降温减湿 加剧干旱 流流经 降温减湿 加剧干旱 A 国荒漠景观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影响 地处西风的背国荒漠景观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影响 地处西风的背 风坡 风坡 14 根据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20 分分 材料材料 1 世界两地区图世界两地区图 材料材料 2 M N 两地气候资料 两地气候资料 地点地点气候要素气候要素1 月月4 月月7 月月10 月月全年全年 气温气温 3 63 7156 45 3 M 降水降水 mm 48377363611 气温气温 25 0 2 316 8 0 3 2 6 N 降水降水 mm 20 42377 443 5492 3 1 简述甲图所示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简述甲图所示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5 分分 2 M N 两地比较 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两地比较 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 地 试用材料地 试用材料 2 加以说明 加以说明 5 分分 3 与黄河相比 与黄河相比 N 地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试分析其原因 地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试分析其原因 2 分分 4 根据材料根据材料 1 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 M 所在国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和所在国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和 N 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部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部 门及空间分布 门及空间分布 8 分分 解析 解析 第第 1 题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 可以判断图示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题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 可以判断图示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 岛 根据高度表所示图例和图中河流及所学知识 来综合判读其地形地势特征 第岛 根据高度表所示图例和图中河流及所学知识 来综合判读其地形地势特征 第 2 题 从题 从 图示资料中 分析两地的气温季节差异和年较差大小 降水量大小差异和季节分配状况 第图示资料中 分析两地的气温季节差异和年较差大小 降水量大小差异和季节分配状况 第 3 题 注意海拔和纬度位置 湖泊等信息 第题 注意海拔和纬度位置 湖泊等信息 第 4 题 题 M 所在国家为瑞典 所在国家为瑞典 N 为加拿大 为加拿大 答案 答案 1 以山地为主以山地为主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海拔较低 起伏和缓 西岸多峡湾 地势西 海拔较低 起伏和缓 西岸多峡湾 地势西 高东低高东低 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高东北低 其成因是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形成古老 久经侵蚀 其成因是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形成古老 久经侵蚀 长长 期受流水 冰川侵蚀期受流水 冰川侵蚀 2 M M 地地 受海洋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大 气温年较差小于气温年较差小于 N 地地 冬季气温高于冬季气温高于 N 地 夏季气温低于地 夏季气温低于 N 地地 M 地年降水量大于地年降水量大于 N 地 且季节分配比地 且季节分配比 N 地均匀 地均匀 3 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众多 对河流径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众多 对河流径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4 M 所在国家所在国家 瑞典瑞典 铁矿 水能丰富 钢铁 铁矿 水能丰富 钢铁 电力 汽车电力 汽车 工业发达 地处亚寒带针叶工业发达 地处亚寒带针叶 林带 森林资源丰富 造纸林带 森林资源丰富 造纸 家具生产家具生产 工业发达 临波罗的海和北海 地处世界海运发达地工业发达 临波罗的海和北海 地处世界海运发达地 区 造船工业发达 区 造船工业发达 N 所在国家所在国家 加拿大加拿大 中部为面积广大的中央大平原 但地处中 高中部为面积广大的中央大平原 但地处中 高 纬度 热量条件不足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纬度 热量条件不足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平原的中部平原的 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落基山山麓地带草西部落基山山麓地带草 原辽阔 为主要畜牧业区 原辽阔 为主要畜牧业区 中部地区针叶林面积广大 为主要林区 中部地区针叶林面积广大 为主要林区 东部沿海纽芬兰岛东部沿海纽芬兰岛 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渔业发达 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渔业发达 15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 其中图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 其中图 1 为美国的北水南调示意图 图为美国的北水南调示意图 图 2 为埃为埃 及的西水东调示意图 图及的西水东调示意图 图 3 为我国的南水北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为我国的南水北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分 1 图图 1 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图 图 2 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图 图 3 所所 示区域示区域 气候显著 气候显著 3 分分 2 在图在图 3 所示的三条输水线路中 水质最好的是所示的三条输水线路中 水质最好的是 输水量最大的是 输水量最大的是 投资成本最低的是投资成本最低的是 3 分分 3 试分析跨区域调水对调入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试分析跨区域调水对调入区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4 分分 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相关国家的调水工程 考查相关区域的气候特征 跨区域调水对调本题主要通过相关国家的调水工程 考查相关区域的气候特征 跨区域调水对调 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第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第 1 题 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分析 图题 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分析 图 1 所示区域位于美国所示区域位于美国 西海岸的西海岸的 30 N 40 N 之间 其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 图之间 其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 图 2 所示区域位于埃及 其气候所示区域位于埃及 其气候 类型应为热带沙漠气候 图类型应为热带沙漠气候 图 3 所示区域位于中国 季风气候显著 第所示区域位于中国 季风气候显著 第 2 题考查我国南水北调题考查我国南水北调 东 中 西三条输水线路的基本特征 第东 中 西三条输水线路的基本特征 第 3 题 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经济效益 生态效题 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经济效益 生态效 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考虑 本题重点回答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考虑 本题重点回答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答案 1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季风季风 2 西线西线 中线中线 东线东线 3 增加调入区的增加调入区的 水域 有利于水循环 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 形成局部湿润地区 改善调入区的水域 有利于水循环 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 形成局部湿润地区 改善调入区的 气候 调节河湖水量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气候 调节河湖水量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 面沉降等面沉降等 其他观点合理亦可其他观点合理亦可 读世界几条主要河流简图及各河流的有关数据 读世界几条主要河流简图及各河流的有关数据 完成完成 1 2 题 题 河流河流流域面流域面 积积 106 km2 平均海拔平均海拔 m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 mm 年年 年平均温年平均温 度度 甲甲5 5 91914702 03027 乙乙3 2766076013 丙丙1 9186051027 丁丁1 671 5402 03018 戊戊0 811 86076013 1 河流代号与表格数据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河流代号与表格数据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甲 甲 d 乙乙 b 丙丙 a 丁丁 e 戊戊 c B 甲 甲 e 乙乙 c 丙丙 a 丁丁 d 戊戊 b C 甲 甲 c 乙乙 a 丙丙 b 丁丁 d 戊戊 e D 甲 甲 e 乙乙 a 丙丙 d 丁丁 c 戊戊 b 2 图中河流 图中河流 b 和河流和河流 c 流域内 在当地农业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最突出流域内 在当地农业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最突出 的环境问题是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B 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D 湿地减少 湿地减少 解析 解析 依据轮廓与经纬度可判断依据轮廓与经纬度可判断 a b c d e 分别为尼罗河 黄河 密西西比河 恒分别为尼罗河 黄河 密西西比河 恒 河 亚马孙河 其中河 亚马孙河 其中 ce 主要流经平原地区 海拔较低 主要流经平原地区 海拔较低 ade 主要流经热带地区 年均温度较主要流经热带地区 年均温度较 高 高 ed 流域降水较多 流域降水较多 a 流域降水量最少 依此结合表中数据可判断河流的对应关系 河流流域降水量最少 依此结合表中数据可判断河流的对应关系 河流 b 和和 c 流域内 降水强度较大 农业发展初期 植被破坏严重 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流域内 降水强度较大 农业发展初期 植被破坏严重 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答案 答案 1 B 2 C 读下面四个区域简图 读下面四个区域简图 完成完成 3 4 题 题 3 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 正确的是 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乙 丁两地都是平原 气候宜人 乙 丁两地都是平原 气候宜人 B 甲 丁两地资源丰富 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甲 丁两地资源丰富 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 乙 丙两地气候特征 成因相同 乙 丙两地气候特征 成因相同 D 甲 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 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甲 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 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4 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 正确的是 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区 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区 B 甲 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甲 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 甲 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 其中甲国出口经济作物 乙国出口粮食 甲 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 其中甲国出口经济作物 乙国出口粮食 D 丙 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 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丙 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 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解析 解析 第第 3 题 甲为印度 乙为美国 丙为意大利 丁为德国 乙和丙都是地中海气候 题 甲为印度 乙为美国 丙为意大利 丁为德国 乙和丙都是地中海气候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但乙地为高原山地地区 丁地石油资源需要大量进口 甲和丙北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但乙地为高原山地地区 丁地石油资源需要大量进口 甲和丙北 部都是高大山地 丙地受西风带影响 山地与风向平行 第部都是高大山地 丙地受西风带影响 山地与风向平行 第 4 题 四国中甲 乙和丁国有以题 四国中甲 乙和丁国有以 微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区 丙国的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 轻工业为主 甲和乙所在国都是微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区 丙国的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 轻工业为主 甲和乙所在国都是 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 印度有大量热带经济作物出口 美国农业实现区域化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