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初探(刘友坦等)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_第1页
41、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初探(刘友坦等)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_第2页
41、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初探(刘友坦等)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_第3页
41、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初探(刘友坦等)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_第4页
41、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初探(刘友坦等) 2011年全国麻醉质量控制论坛 江苏质控年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该文已投稿中国医院杂志将于近期刊出 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大型综合性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 筹建初探筹建初探 以深圳市滨海医院为例以深圳市滨海医院为例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entre of Large scale General Hospitals Taking Shenzhen Binhai Hospital For Example 刘友坦 叶炯贤 廖素华 张启山 杨木秀 杨丽 刘建国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滨海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53 通讯作者 叶炯贤 yjx66 摘要摘要 重症监护作为现代整体医疗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医院已存在多年 目前在 国内的大多数医院 重症监护仍主要是以各学科专业 ICU 的形式设立在临床一级或二级学科 中 2009 年卫生部发文成立危重病医学科 将其定位为医院临床一级学科 业务范围涵盖 全院重症监护病房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新建的一家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经过多年规划 设计和建设 医院将于 2011 年底开业运营 笔者深深体会到如何及时跟进 学科发展最新动态 更新理念 建设一个具有标杆示范性作用的现代化危重病医学中心是一 种巨大的挑战 本文重点从专业视角总结深圳市滨海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做法与心得 并对筹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 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危重病医学中心 筹建 Abstract As a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medical process intensive care has been existing and running well for decades in large scale general hospitals However presently in China most of the Intensive care unites were run as a sub clinical department In 2009 China s ministry of health appointed to set up 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partment and designated it as the first grade clinical department Its medical service reaches to all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hospital Shenzhen Binhai Hospital is constructed and run by Shenzhen municipal government After several years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t will open at the end of 2011 The author deeply realizes that how to refresh the ideas of the newest developing subject progress and build an exemplary and mordenize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entre is a tough challenge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the preparatory works and to make exploration for some issues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ent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General Hospital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enter Preparatory work 2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 35 亿元新建的一家拥有 2000 张病床的大型现代化 综合性医院 经过多年规划 设计和建设 医院将于 2011 年底开业运营 2009 年卫生部发 文成立危重病医学科 将其定位为医院临床一级学科 在新形势下 建设中的滨海医院危重 病医学将如何定位和发展 参与筹建的团队成员怎样调整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才能够建成一 个与将来医院功能定位相对应的 具有标杆示范性作用的危重病医学中心 这是一项艰巨的 任务和挑战 本文重点从专业视角总结深圳市滨海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筹建做法与心得 并 对筹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1 跟进学科发展新动态 设立危重病医学中心跟进学科发展新动态 设立危重病医学中心 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作为现代整体医疗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医院已存在多年 目前在国内的大多数医院 ICU 仍主要是以各学科专业 ICU 的形式设立 在临床一级或二级学科中 滨海医院共设 20 个临床医学中心 12 个医技科室 医院筹备办 领导根据学科发展最新动态 从医院学科规划开始就已经将全院 ICU 病房进行统筹安排 集 中建设 成立危重病医学中心 建设中的危重病医学中心设有床位 110 张 占整个医院总床 位数 5 5 分别分布在全院 6 个不同功能区域 其中综合 ICU 42 张床 分 3 个单元 每 个单元 14 张 NICU 25 张床 EICU 9 张床 VIPICU 15 张床 RICU 10 张床 CCU 9 张床 2 2 学科发展新模式下中心建筑布局 医疗流程及净化装修方案的优化完善学科发展新模式下中心建筑布局 医疗流程及净化装修方案的优化完善 2 1 建筑布局与医疗流程 2 1 1 危重病医学中心整体布局 按照卫生部 2009 年 23 号文 ICU 病房建设标准 第一条 ICU 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 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 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 手术室 影像学科 化验室和血库等 在横向无法实现 接近 时 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 接近 然而 危重病医学中心作为一个新近单独设立的临床医学中心 理论上其下属的各亚专科 ICU 整体建筑布局也应该同其它学科中心一样分布在同一层楼或者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目前国内外有少数医院采用这种布局模式 以方便全院 ICU 病房的管理 滨海医院作为一家 新建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筹建之初相关专业人员也试想打破传统 将危重病医学中心 集中布局 统一区域建设管理 但经过考察和深入分析 我们认为危重病医学有其专业特殊 性 如果按照新模式集中布局建设 可能在今后投入使用后会产生诸多临床上的问题 首先 中心收治的危重病人都有各自不同基础疾病 有的专业性较强 比如 CCU NICU 等 也因 3 为此原因目前国内许多医院 ICU 运作采用半开发模式 在以上情况下如果 ICU 病房离各专业 学科太远 可能会对病人的会诊和抢救产生不便 其次中心收治的病人相当一部分由各专业 学科转来 且病情危重 如果所有 ICU 布局在一个区域 势必会影响病人转运和抢救流程 2 2 2 中心亚专科内部建筑布局与功能流程优化 严格按照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卫生部 2009 23 号 和中国重症 监护病房 ICU 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2008 版 的要求进行中心下属各亚专科 病房建 设 1 各亚专科 病房选择在各病区一个相对安静 清洁的区域 2 ICU 内部医疗区 域 医疗辅助用房区域 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相对独立 其中辅助 用房面积与医疗区面积之比达到 1 5 1 以上 3 工作人员出入通道和患者出入通道以及洁 污物流通道分隔明晰 流向合理 标识清楚 4 受整体建筑物结构影响 病房治疗区结构 为长方形 中间设监护台和敞开式配药操作工作站 净化区内 4 除 病房外 其它每单元 病床控制在 张床 大厅面积平均每张床 平方米以上 每一单 元最少配备一间单人病房 面积不少于 18 平方米 5 每两张床配一套感应式洗手设施 每 张床标配备足够的电源 气源和信息接口 2 2 空气净化与装修工程 为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我们在筹建过程中 把 ICU 病房内医院感染管理工 作放到重要位置上来考虑 各亚专科 病房统一一次性进行空气净化与装修 各区域空 气净化标准为十万级 内部清洁区 半污染区 污染区标识清晰 内部装修选材上 原则上 选用易清洗消毒 耐腐蚀 防潮防霉 防静电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材料 天花板为塑铝板 四 周隔墙用树脂板 坚实牢固 耐用 无裂缝 不落尘 地面铺 PVC 地板胶 具有抗静电 抗菌作用 每病床设立一套可视监控对讲系统 方便病人与家属间交流 减少洁净区内人流 量 3 医疗设备分期规划配置 兼顾临床与科研需求医疗设备分期规划配置 兼顾临床与科研需求 滨海医院整体建筑和装修一次性完成 分期分批开放使用 因此设备的规划与配置也应 当分期进行 在装修净化阶段首先应当保证一些固定医疗设备配置到位 比如吊塔 不间断 电力系统 UPS 以及防火 漏电保护装置设备等 移动设备在进行规划与报批立项阶段除 了严格按照专业临床质量控制标准配备外 还应当兼顾学科发展新动态 新理念以及将来临 床科研需求 适当超前 具备有突出的亮点 1 便携式床旁 B 超 2 血液净化仪和血气血 生化检测仪仪 3 脑意识深度监护仪 4 无创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护仪 4 连 续微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仪 5 每床一配带 TCI 输注工作站和生命体征监护工作站系 4 统 6 体外膜肺 ECMO 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等 此外 ICU 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是大势所趋 在设备配置招标过程中还应当要求供应商无条件开放信息端口和数据给信息系 统软件开发商 4 4 注重注重数字信息化与智能系统建设 提高学科管理和临床业务水平数字信息化与智能系统建设 提高学科管理和临床业务水平 一个完善而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化与智能系统是建设国内一流医院不可或缺的条件 滨海 医院智能系统和信息化软件开发建设分别由市建筑工务署和市医学信息中心统一组织实施 医院筹备办则主要负责与信息数字化相关硬件设施的配置 由于建筑工务署和市医学信息中 心受技术条件限制和医学专业人才缺乏的限制 滨海医院智能系统和数字信息化建设成立了 一个由医学信息专家 软件开发专家 智能系统专家和各学科临床医学专家一起组成工作小 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由于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和 ICU 临床信息系统相类似 且医疗流程 相关紧密 所以我们将它们统一规划 集中建设 4 1 前期基础工程建设 根据 ICU 病房建筑功能用途和开业后医疗流程 提前做好与数字信息化及智能系统建 设相关的布线和信息点确定 期间需要与设计院 建筑公务署负责信息智能化建设的人员反 复沟通 提医院需求 不断优化方案 内容包括 1 院内外远程医疗与教学 2 科室内部 医疗安全质量控制与教学 3 科室门禁与医务人员报到系统 4 科室内部与周边防盗防火 系统 5 每个 ICU 病床的病人摄像监控系统 6 电话呼叫系统 音响系统 4 2ICU 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4 2 1 完成与医院 HIS 系统完整集成 1 呼吸机 监护和输注工作站等医疗设备接口 并 与产品供应商协商开放端口 2 开放护理信息和病人信息 如病人出入院信息 转院或科 室信息及 LIS 或 PACS 信息 3 合理设置医生和护士工作流程以及 ICU 工作流程 4 2 2 要求实现如下临床业务功能 1 使医疗过程规范化 医疗质量易控可控 医疗文档 规范统一 2 病情评价系统 提供 20 多种医疗病情评价标准 如 APACAHE 和 GLASGOW 评分 随时可用 3 减少医护文书工作 4 医学统计 便于科学研究 5 临床信息网络化 6 便携式移动终端 PDA 应用 及时记录患者尿量 引流量等 5 5 学科发展新理念下危重病医学中心组织架构 运营模式及相关问题解决思路学科发展新理念下危重病医学中心组织架构 运营模式及相关问题解决思路 5 1 以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卫生部 2009 23 号 为指导 构建滨海 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组织架构新模式 作为新建制的医院一级临床学科 危重病医学中心内部组织架构目前在全国还没有一 5 个既能符合 指南 要求 同时操作性也比较强 相对成熟的模式 滨海医院作为一家新建 成 即将投入运营的大型现代化医院 如何确定危重病医学中心组织架构是下一步引进学科 建设所需人才 安全高效地开展临床业务的关键 按照医院一次建成 分期开业的总体方案 滨海医院危重病医学中心组织架构也将分期逐步完善 首先从建设管理好医院第一个综合 ICU 为起点 并以此作为提高临床业务能力突破口和亚专科 ICU 人才培养基地 今后随着医 院规模扩大 力争在 3 5 年内逐步建成一个以综合 ICU 为龙头 下属包含各亚专科 ICU 在内 的大型危重病医学中心 中心设学科带头人一名 亚专科主任若干 由于亚专科临床业务专 业性较强 中心学科带头人应当在抓好综合 ICU 业务建设的同时 对整个中心应当侧重于 中心的学科建设和管理 比如各亚专科 ICU 人才培养和调配 设备统一规划配置 组织亚专 科间病例会诊和讨论以及开展学术教学活动等 5 2 危重病医学中心各亚专科运营管理模式之探讨 目前国内外 ICU 内部运营管理上还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总体上可分为封闭式 半封闭式 和开放式三种 封闭式管理模式下患者的医疗活动完全由 ICU 医师负责 专科问题则由 ICU 医师邀请专科医师查房或会诊 协调解决 半开放模式下患者的医疗措施则由 ICU 医师和原 专科医师共同管理 全开放式管理则以护理人员为主体 每位患者的 ICU 治疗均由原专科或 各专业的医师各自负责 重大医疗决定 医嘱和医疗技术操作均由原专科的医师负责实施 在我国目前已建立起的 ICU 中多采取半开放模式 而欧美和国内部分知名大医院 ICU 运营管 理所采用的是完全封闭式 封闭式管理优点是医疗主体和责任明确 ICU 人员固定 责权利 清晰 但它对学科带头人和 ICU 医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高 而且要能够积极与专科医师沟通协 调 及时处理专科情况 滨海医院作为一家新建成 功能定位高的大型现代化医院 在危重 病医学学科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理应瞄准国际和国内一流医院 ICU 管理模式 特别是综合 ICU 一开始就应该按高标准引进临床专业人才 一步到位实施封闭式管理 其它亚专科可以 从开始的半开放式管理逐步过渡到封闭式管理 5 3 协调处理好其它一级临床科室下属的部分综合 ICU 问题 所谓的部分综合 ICU 即由其它一级临床科室为基础组建的 ICU 比如急诊 ICU EICU 或麻醉科 ICU AICU 等 在欧美等一些国家 ICU 业务很大一部分仍由麻醉科运营管理 在国 内 根据卫生部文件 急诊科或麻醉科开展的业务都包含有重症监测治疗 而且卫生部 ICU 建设指南中对作为医院临床一级科室的危重病医学科下属的亚专科 ICU 也没有一个规范的定 义 作为中国特色 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出台相关 ICU 管理配套文件 对这些部分综合 ICU 床位数和病人收治对象作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 这样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