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图的名称应为 A 北伐战争形势 B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C 百团大战形势 D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 2 2 分 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 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 下列人物主张 实业救国 的是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张謇 3 2 分 寓言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和成语 趁火打劫 都比喻乘人之危 谋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 争中 干此勾当 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第 2 页 共 15 页 D 日本 4 2 分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抗在日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 请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A B C D 5 2 分 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 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 主要是因为 A 南昌起义的成功发动 B 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C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D 国共组建革命统一战线 6 2 分 他是中共创始人之一 他写的 社会学大纲 被毛泽东称赞为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 义的哲学教科书 这里的 他 是指 A 董必武 第 3 页 共 15 页 B 陶铸 C 蔡锷 D 李达 7 2 分 马关条约 中的下列哪项内容是 南京条约 中没有的 A 割让土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列强在通商口岸设厂 8 2 分 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 是 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俄国 9 2 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原北京大学红楼 如下图 为基址 这主要是考虑到 A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B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C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全部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D 青年杂志 创刊于北京大学 第 4 页 共 15 页 10 2 分 历史谱写着歌曲 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歌曲在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B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11 2 分 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 按其纪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12 2 分 在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间 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牌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 B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C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 2 分 报纸 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 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 鸦片战争后 在北京创办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第 5 页 共 15 页 B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C 陈独秀等以 新有年 杂志为主要阵地 掀起新文化运动 D 李大钊创办 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 14 2 分 洋务派的地方代表有 奕訢 李鸿章 张之洞 曾国藩 左宗棠 倭仁 A B C D 15 2 分 下图是金观涛 刘青峰所著 观念史研究 中的示意图 该图统计了 1890 1898 年间 各大媒 体宣传 维新 一词的数量 对此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师夷长技思想的开始出现 B 维新思想是当时唯一进步思想 C 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 D 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 16 2 分 由于戊戌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最后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下列措施中 最直接触犯顽固 派利益的是 A 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第 6 页 共 15 页 B 改革政府机构 裁汰冗员 C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D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7 2 分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认为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 在鸦片战争以前 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 在以后 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 以下对条约的内容或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瑷珲条约 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 马 关条约 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辛丑条约 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 B C D 18 2 分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 以文明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 是在 A 洋务运动后 B 戊戌变法后 C 辛亥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19 2 分 1853 年 马克思说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 割占中国领 C 打开中国市场 D 争取外交平等 第 7 页 共 15 页 20 2 分 爱国义士陈天华在 猛回头 中写到 这中国 那一点 还有我份 这朝廷 原始个 名存实 亡 替洋人 做一个 守土官长 压制我 众汉人 拱手降洋 那么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 守土官长 是在哪一 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1 2 分 对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C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D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22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 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到列强入侵 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 以便为 尽一国之力 他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黄埔军校 D 京师同文馆 23 2 分 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侵略者纷至沓来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第 8 页 共 15 页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下对不平等条约分析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马关条约 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辛丑条约 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 B C D 24 2 分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A 维护清朝统治 B 反对外来侵略 C 镇压太平天国 D 学习西方技术 25 2 分 图中的 命令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 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第 9 页 共 15 页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26 2 分 填空题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这位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1912 年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人是北洋军阀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27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 面对这种形式 蒋介石的谋士 陶希圣说 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 共产党拒绝谈判 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1945 年 8 月 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 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 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 毛泽东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1 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 共同商谈国家大计 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 面对材料一的情况 中共接受了邀请 目的是什么 3 材料二中 钟山风雨起苍黄 中的 钟山 是指什么地方 4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 该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28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背后 都牵涉着本国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 的利益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 策 一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二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应该明确肯定 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就是说 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 界 而且包括香港岛 九龙 邓小平 材料四 第一条 联合国之宗旨为 一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二 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 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 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 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 促成国际合作 第二条 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 本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下列原则 三 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 法解决其国际争端 避免危及国际和平 安全及正义 四 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 或以 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 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摘自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哪支部队的统帅 列强扶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哪一条约的哪一 条款体现了这一点 2 材料二中 战争 A 和美国总统 B 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1942 年 联合国家宣言 签署的时候 中美苏三国 都属于哪一同盟 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请你归纳年代尺所示历史时期 美苏关系的变化历程 3 材料三中的 时机己经成熟了 主要指的是什么 香港问题最初出现与哪一文件有关 香港回归以来 一 直践行哪一方针 4 哪一会议决定成立材料四所提及的国际组织 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东亚地区的哪一事件明显违背了材 料所述文件的要求 梳理近代以来大国外交历史 你发现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29 35 分 百年匆匆过 天地又戊戌 让我们回顾一下 120 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说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 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1898 年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主要内容有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 军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 同时规定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 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书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 只是从形式上学习 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 要义 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 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 由 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 结果失败了 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 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 有益的尝试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1 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 这些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张 是什么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 结合上述材料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0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2 年 他 当皇帝时 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 这份条约既有割地 也有赔款 材料二 它 位于北京西郊 历时 l50 多年的修建 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把 大火 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它 趁火打劫 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谁 条约 指哪一个 割让了哪块土地 2 材料二中的 它 指什么 3 材料三中的 它 指哪个国家 第 12 页 共 15 页 4 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