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4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313 课课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爆发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周恩来曾说过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 点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五四运动 2 2 分 上海小楼 南湖游船 开天辟地 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2 分 周恩来曾经说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这两个 天安门 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 2 分 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 中华民国八年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 可以说 是在这一年觉醒 的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 主要是指 A 五四运动 爱国精神 第 2 页 共 9 页 B 中共成立 开天辟地的 红船精神 C 红军长征 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文化 D 三大战役 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人民力量 5 2 分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3000 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 他们高呼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等口号 引发了一场影响近代中国的运动 这场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二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扩大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6 2 分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出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口号 B 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 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D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 2 分 下图是 新申报 民国八年五月五日的号外 它报道了当时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第 3 页 共 9 页 B 一二 九运动 C 华北事变 D 辛亥革命 8 2 分 某班同学为地方设计 历史名片 宣传语 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 辛亥首义 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 风云新途 C 八一枪响 军旗升起 D 革命摇篮 红军故乡 9 2 分 五四 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 五四运动 中提出的口号里最能反映其反帝反封 建性质的是 A 废除 二十一条 B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C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三 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0 2 分 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 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 补课 起点 的含义分别是 A 明确反封建 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彻底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开始宣扬民主科学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1 2 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是因为 第 4 页 共 9 页 A 它是一次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 B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C 先进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D 它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2 2 分 有学者指出 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 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 补课 起点 的含义分别是 A 明确反封建 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彻底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开始宣扬民主科学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3 2 分 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 上面铸有 警告同胞毋忘国耻 的文字 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A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序幕 B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宣告了国民革命的开始 14 2 分 下列是小东同学关于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的单元作业 其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 红军长征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五四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第 5 页 共 9 页 C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八一南昌起义 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5 2 分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 正确的是 A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 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6 20 分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 是 20 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 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阅读相关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 巴黎和会 争吵与签约 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2 日 北京 晨报 发表 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一文 沉痛地说 胶州亡矣 山东亡 矣 国将不国矣 5 月 3 日晚 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合 由 京报 主 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 群情激愤 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 撕断衣襟 血书 还我青岛 四个 大字 并喊出了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的口号 全体同学更加激愤 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三 时间尺 第 6 页 共 9 页 1 根据材料一 请指出操纵巴黎和会的是哪几个国家 他们争吵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一 二 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 材料二中的 外争主权 指的是哪些主权 内惩国贼 指哪几个国贼 4 材料三时间尺中 思想解放 和 开天辟地 分别指哪一事件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革命什么新阶段的开始 5 90 多年来 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今天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17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 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 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从 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 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 在群众 运动的冲击震荡下 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了 当时我的感觉是 革命有希望 中国不会亡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 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的转变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的团体 如北京的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等 毛泽东在他主编的 湘江评论 上 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认 为这个胜利必将 普及于世界 我们应该起而仿效 毛泽东说 到了 1920 年夏天 在理论上 而且在某种 程度的行动上 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其它著名的学生领袖如周恩来 蔡和森 邓中夏等也先后走上了 这条道路 以上材料摘编自胡绳著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什么重要的转折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回答 五四运动后 中国思想政治领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18 15 分 综合实践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上海 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耻辱与抗争 落后与发展 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同 学们前往上海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 请你参与进来 完成相关任务 第 7 页 共 9 页 资料一 自今以后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等 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 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 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 专理商贾事宜 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 来 资料二 资料三 1919 年 6 月 4 日 北京学生被大批逮捕的消息传到上海 4 日下午 学生们纷纷上街游行示威 6 月 5 日 上海的日资内外棉第三 第四 第五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 揭开了上海大罢工的序幕 当日 商人也进 行了罢市 学生进行罢课 与罢工工人结成统一战线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 三罢 斗争 工人阶级在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罢工 对运动的发展和最终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访旧址 重温峥嵘岁月 1 材料一中 同学们在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一书中查到以上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出自什么条约 使上海成 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 材料二中杂志是同学们在博物馆发现的 它在上海的创刊 正式吹响了什么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 3 根据资料三指出五四运动中出现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新生力量是什么 4 图一企业是洋务运动时期在哪一口号下创办的 5 中共一大是哪一年在图二会址召开的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爆发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二 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扩大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6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