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1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3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4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浙江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 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A B C D 2 2 分 北师大龚书铎教授曾说 道光皇帝 1821 1850 年在位 的墓修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是因为 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 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的 土地 是指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3 2 分 中国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开始于哪个条约的签订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第 2 页 共 14 页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 2 分 某班在学习 鸦片战争 一课时 同学们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形 成了四种意见 最恰当的是 A 中华文明第一次遭到西方列强沉重打击 B 从此 中国的封建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C 此后 中外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 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列强打破 5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先后从中国割占领土面积达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6 2 分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7 2 分 1860 年 10 月 9 日美国 纽约时报 有一篇新闻报道 其标题的前半句是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 郊 后半句应为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第 3 页 共 14 页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8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中 反映农民废除土地私有制 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 四洲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海国图志 9 2 分 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C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0 2 分 19 世纪中叶 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 但是清王朝真正的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 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 材料中 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 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 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 B 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11 2 分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第 4 页 共 14 页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2 分 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 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开始走向繁荣富强 但在近代史上 我们 的对外开放却是被迫的 不平等的 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广州 杭州 天津 南京 A B C D 13 2 分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 与 马关条约 相比 内容都 涉及 割地 赔款 开埠通商 投资办厂 A B C D 14 2 分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 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 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 盖恐 人指之为康党 以至罹患法网 故自同文馆以外 竟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 念爱皮西提之音 这一社会现象 出现的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民族矛盾的尖锐 第 5 页 共 14 页 C 顽固势力的反扑 D 民众的盲目排外 15 2 分 新人士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创办了许多报刊 下列报刊中 影响最大的是 时务报 国闻报 知新报 直报 A B C D 16 2 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放的第一 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 第二 次反思 开始于 A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17 2 分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 解读准确的是 A 1842 年 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 1901 年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 6 页 共 14 页 C 1901 年 中国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 D 1895 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2 分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 镇压义和团运动 B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 迫使清政府妥协 19 2 分 列强瓜分中国 其中强行租借胶州湾的国家是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德国 20 2 分 太后 皇帝和侍从 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 以免被官员认出 惶惶然向西逃亡 在长途的艰难 流亡之后 10 月 23 日 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 这一情形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1 2 分 中国通史纲要 中认为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这一 变化是指 A 中国主权完全丧失 B 中国步入了近代化 C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第 7 页 共 14 页 D 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22 2 分 19 世纪 60 90 年代 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其活动不包括 A 创办近代军事 民用工业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 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23 2 分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 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 才能救中国是在 A 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后 B 兴中会成立以后 C 广州起义失败以后 D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 24 2 分 时空观念 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是历史学习的核心 素养之一 请从时空观念角度为下列图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克伦威尔在战场上 辛亥革命 英军向美军投降 攻占巴士底狱 A 封建制度覆灭 B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历史上著名战役 25 2 分 1915 年 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对中国外交部次长曹汝霖表示 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 则敝国必 赞成 日本的这一表态主要目的是 第 8 页 共 14 页 A 帮助宣统复辟清朝 B 反对中国的革命 C 希望中国动乱 D 便利日本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 26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袁世凯称帝 发表 讨袁檄文 军阀割据混战 宋教仁遇刺 A B C D 27 2 分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是指 A 结束了封建帝制 B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8 2 分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 这主要是指 A 提倡 民主 和 科学 B 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 C 倡导向西方学习 D 都反对尊孔复古 29 2 分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 华夷之辩 观念的突破 第 二次是对 道 器 观念的突破 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下列于 第三次突破 直接相关的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 C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 科学 30 2 分 观察下表 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 南京条约 哪一内容直接相关 1843 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 195 56 棉纱 13 385 56 斜纹大布 14 925 56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割让香港岛 C 赔款 2100 万元 D 开放五口通商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资产阶级革命者陈天华在 猛回头 中写道 俄罗斯 自北方 包我三面 英吉利 假通商 毒计中藏 德意志 占胶龄 虎视东方 新日本 取台湾 再图福建 美利坚 也想要 割土分疆 这中国 哪一点 我还有分 这朝廷 原是个 名存实亡 替洋人 做 一个 守土官长 压制我 众汉人 拱手降洋 1 英吉利 假通商 毒计中藏 鸦片战争后 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通过该条 约英国割占了中国的哪块领土 2 德意志 占胶龄 虎视东方 使清朝哪位皇帝 不甘做亡国之君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开始变法 变 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美利坚 也想要 割土分疆 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提出了什么政策来争夺在华利益 第 10 页 共 14 页 4 替洋人 做一个 守土官长 是在哪次战争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的局面 有何影响 32 25 分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 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五口通商香港失 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 太和殿里无君颜 水师已覆巨舰沉 黄海之 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 马关之约逆臣签 辛丑条约庚子恨 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 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 材料一中的 这场战争 指什么 为什么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 材料二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 3 面对列强的侵略 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请举出一例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 4 作为青年学生 你从这些反抗的仁人志士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品质 33 20 分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 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 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 看如图图片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第 11 页 共 14 页 图三 图四 1 一个条约成为国人心中的疼 结合图一 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个场景的心情 2 一个事件拉开了国人探索的梦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抗争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上海开始 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史 上的哪一件大事 3 一群学生为了国家命运在行动 图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 一次会议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图四反映的是在上海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你知道这件事发生的具体时 间吗 你能说出一个参与这次事件的代表吗 5 以史为鉴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 你有什么感悟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