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1010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国际联盟 将每年的 6 月 3 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 联合国将 6 月 26 日定为 国际反毒日 这 都是为了纪念 A 抗日战争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2 2 分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3 2 分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中的 是书 指的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定国是诏 D 天演论 4 2 分 外国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 用大炮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 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 标志着中 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2 页 共 15 页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2 分 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一部历史著作 大劫难 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6 2 分 如图 国际艺术品拍卖巨头佳士得公司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卖自圆明园掠走 流失海外辗转多年 的鼠首和兔首铜像 图 5 这批国宝的流失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北伐战争 7 2 分 学习历史 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 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 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第 3 页 共 15 页 C 1945 年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D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8 2 分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到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 话 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其中 震撼带到了中 国社会的中枢 的事件是 A 亚罗号事件 B 马神甫事件 C 火烧圆明园 D 沙俄侵占北方领土 9 2 分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如图这一 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2 分 2011 年夏天 失而复得的国宝 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 下图 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这四件 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第 4 页 共 15 页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 兽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2 分 清明节期间 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 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 因为 A 领导虎门销烟 B 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D 火烧圆明园 12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谱写了一曲悲壮的 抗争之歌 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A 李秀成 B 华尔 C 洪秀全 D 林则徐 13 2 分 1853 年 太平军大举西征的直接目的在于 A 夺取清朝统治中心 B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C 断绝清政府的财源 D 充实自己经济力量 第 5 页 共 15 页 14 2 分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 文明论概略 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 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 首先变革人心 然后改变政令 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 虽然有困难 但是没有真正 的障碍 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 看似容易 实则不通 福泽谕吉认为汲取欧洲文明最容易的是 达 到有形的物质 应该放在最后阶段完成 如此推理 达到有形的物质 对应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5 2 分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 北京大学 B 清华大学 C 京师大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16 2 分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 文明论概略 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 必须先其难者而后 其易者 首先变革人心 然后改变政令 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 虽然有困难 但是没有真正的 障碍 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 看似容易 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 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 是 A 政治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B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政治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政治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政治革命 洋务运动 17 2 分 标语 口号是时代的产物 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 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 近代史 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变法维新 民主共和 民主 科学 第 6 页 共 15 页 A B C D 18 2 分 汪林茂在 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自强 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开动了近 现 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 他认为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 2 分 如图 下侧是份售书广告 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 B C D 20 2 分 下图为某同学的课堂笔记 反映的史实是 第 7 页 共 15 页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1 2 分 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点的代号是 A B C D 22 2 分 1895 年 适逢甲午惨败 日本逼签条约 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 要求拒签条约 变法图强 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 时间 B 领导人 第 8 页 共 15 页 C 地点 D 参加者 23 2 分 近代时期 外国列强发动多次侵华战争 其中 大规模波及山东省境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 2 分 如图所示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 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部过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5 2 分 十九世纪末年 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注 1894 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其中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 2 分 八国联军未能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 侵略军力量不足 第 9 页 共 15 页 C 义和团的反抗斗争 D 清政府组织有效的抵抗 27 2 分 1900 年前后 在清廷的默许下 义和团团民打着旗号 纷纷进入天津 北京 其中 义和团打 的 旗号 是 A 反清灭洋 B 扶清灭洋 C 自强 求富 D 救亡图存 28 2 分 以下战争中 以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为主要目的是哪一场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9 2 分 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00 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烧杀抢掠 C 太平天国的旗帜飘扬 D 报童叫卖中俄 北京条约 30 2 分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 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 一只羔羊 一样被任意宰割 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 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 不属实的是 A 老大 1843 年在海关工作 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 目睹 万园之园 被烧毁 C 老三 1896 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第 10 页 共 15 页 D 老四 1905 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31 15 分 辨析题 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 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儒家强调用 刑罚 加强统治 错误 儒家强调用 刑罚 加强统治 理由 强调用 刑罚 加强统治的是法家 儒家主张教化百姓 以 礼 治国 1 1895 年中日签订 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日本 错误 理由 2 小明 八路军臂章上标注的时间 见下图 是公元 1939 年 错误 理由 3 历史课上 王老师说 我爷爷就是 1928 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 小红 王老师的爷爷当年参加的是中 国人民解放军 错误 理由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32 15 分 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 艰辛的历程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 争取民 族独立 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开始了救亡图存 请回答 1 中国近代史 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 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 中国社会 第 11 页 共 15 页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完成下表 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面对这种局面 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而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 请写出中国人民抗争的 2 个事 件 3 从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学习中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3 10 分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 依据上面四幅图文材料 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34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面对外敌 挺身而出 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二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呜绿江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面对危机 砥砺前行 材料三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 在抵御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 学习 西方的眼光和心思 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我们试回溯一下近有年的历次政治运动 哪一次 不是爱国和革新相结合 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第 12 页 共 15 页 1 材料一中的 公 是谁 他在哪一次战争中殉国 2 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一支英勇之师 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3 近代史上 哪些运动能够体现爱国者们 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至少回答三次 4 根据上述材料 请你对爱国主义行为进行归纳 至少两个角度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