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答案与解析 一 选择题 其中 1 12 题为单选 13 21 题为多选 1 C 苯环可产生 B 吸收带和 E 吸收带 羰基可产生 R 吸收带 羰基和苯环共轭 B 带 E 带和 R 带 都发生红移 同时吸收增强 共轭后的 E 带也可称之为 K 带 所以四种化合物中只有苯乙酮能同时产生 B 吸收带 K 吸收和 R 吸收带 2 B 在紫外光谱中 双键发生共轭后 轨道进行重新整合 轨道的最高成键轨道 能量升高 轨道的最低反键轨道 能量降低 使 跃迁所需能量减小 双键共轭越大 跃迁所需能 量越小 吸收波长发生红移 四种化合物中 1 3 丁二烯 1 3 环已二烯 2 3 二甲基 1 3 丁二烯都含 有共轭体系 跃迁所需能量减小 因此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1 4 戊二烯 3 C Lambert Beer 定律描述的是在一定条件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 样品对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 符合 Lambert Beer 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 吸光物质 的吸光度降低 但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即 max不变 4 B 单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 5 B 6 C 由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可知 光源发出的复光交替通过单色器 1 和单色器 2 得到测定波 长 2和参比波长 1 测定波长 2和参比波长 1交替通过吸收池并通过检测器检测 使得干扰组分 A 在测 定波长 2和参比波长 1下有 0 A 1 A 212 AAAAA 使得测定组分 B 在 2和 1有 lcEEAAAAA B B 1 B 2 B 1 B 212 因此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设 A 和 B 的 吸收光谱有等吸收点 光 源 单 色 器 1 吸 收 池检 测 器显 示 器 单 色 器 1 单 色 器吸 收 池检 测 器显 示 器光 源 7 D 在配制被测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时 常加入的反应试剂 缓冲溶液 溶剂等都可能对入 射光产生吸收 因为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因此 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 必须选择一种 合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 以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 B K2Cr2O7硫酸溶液的配制的一般操作过程 称取固体 K2Cr2O7一定量 于小烧杯中 用一定浓 度的硫酸溶液溶解 待 K2Cr2O7完全溶解后 转移至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用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配制 成适宜浓度的 K2Cr2O7硫酸溶液 由此可见 溶液的配制过程只加入了硫酸溶液 因此 扫描 K2Cr2O7硫 酸溶液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时 参比溶液选用 H2SO4溶液即可 9 B 在比色法中 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是 1 被测物与生成的有色物有确定的定量关系 2 生成的有色物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3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吸收峰的位置应有显著的差别或在同 一光波下的 值相差足够大 4 显色反应产物的 足够大 5 显色反应的选择性要高 因此 显色反 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不正确的是显色剂的 值愈大愈好 10 B 在光度法测定前 为了保证入射光强度完全被待测物质所吸收 需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吸光 度 A 0 或透光率 T 100 如果透光率只调至了 95 0 满量程为 T 0 95 0 而不是 T 0 100 在 光度法测定前 如果透光率只调至 95 0 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 35 2 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x 235095 0100 1 37 2 35 95 100 x 11 B 该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 KCl 中的微量 I 在测定中一切可吸光的物 质或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均应在测定中扣除 扣除的办法就是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 该法选择的参比 溶液应包括除 I 以外所有与样品相同的酸 KMnO4及淀粉 称为试剂空白 12 B 一般分光光度计有 5 部分组成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和显示器 其中单色器是将 连续光按波长顺序色散 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波带的装置 单色光的组件主要包括光栅或棱镜 狭缝 13 B 物质的吸光系数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而且与测定波长有关 因为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 择性 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测定吸收能力不同 吸光系数不同 14 A 根据 求得 TT T c c lg 4340 55 1 140 0 217 0 699 0 10 50 0 434 0 699 0 c c 15 由吸收曲线可见 A 正确 可不经分离 在 A 组分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和 B 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 别测定 A 和 B D 正确 B 组分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 A 的吸收 16 BCD A 错 在 Lambert Beer 定律中 c T 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B 正确 参比溶液 即试剂空白 的干扰属于系统误差 若不使用参比溶液调节 A 0 就等于没有消除方法的系统误差 这时标准曲线不通 过原点 C 正确 若假设参比溶液中仅有一种吸光物质 有关系式 lcEcEA 参参样样 A 与 c样不成正比 即吸光度与 c样的关系偏离 Lambert Beer 定律 D 正确 用参比溶液调节 A 0 就是扣除了被测组分以外其它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的干扰 使所测吸 光度 A 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 A 值 17 CD 摩尔吸光系数 是指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 mol L 液层厚度为 1 cm 的吸光度 与吸光物质浓度和液层厚度无关 是吸光物质对光吸收强弱的表征 反映了吸光物质测定时 的灵敏度 因此 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越大 表明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越强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 越高 18 1 AB 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反映化合物的特性 在以波长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的吸收光 谱上 任意一点都对应化合物的同一浓度 同样浓度下测定 吸光度 A 越大 灵敏度越高 因此 使用 显色反应产物 大的显色剂和以 max作测定波长均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2 CD 选择正确的参比液可以扣除干扰物质对待测组分的影响 消除系统误差 控制比色皿厚度 及溶液浓度可以是测定吸光度值在 0 2 0 7 之间 因此 CD 均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的方法 3 B 同一浓度下 测定的吸光度值越大 由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引起吸光度的相对误差变化很 小 即方法的精密度越好 4 C 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 避开参比溶液中干扰成分对测定的影响 即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选择 性 19 CD 20 BC 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是根据被测组分 B 和干扰组分 A 的吸收光谱 选择测定波长 2和参比波长 1 如下图所示 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 使得 A 组分在测定波长 2和参比波长 1下有 使得 B 组分在 2和 1有 AA 21 0AAA lcEEAAAAA B B 1 B 2 B 1 B 212 因此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溶液对两波长的吸光度之差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和吸光度 具有加和性 21 BC 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 由杂原子空轨道 n 跃迁到 反键轨道 称为 n 跃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低 n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 但吸收较弱 10 100 能发生 n 跃迁的基团是 C O 和 C N 22 ABCD 显色反应是指不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化合物 通过与显色剂反应转化成能吸收紫外光或 可见光化合物 从而进行比色法测定 为了达到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对于显色反应有严格的条件要求 特别是溶液的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 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 1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 因为显色剂一 般都是有机酸或碱指示剂 酸度的改变不但影响酸型体或碱型体存在的状态 还影响其浓度和颜色 2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 3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和组成 23 ACD 在光电比色法中 为了达到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对于显色反应要进行严格的条件选择 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 1 溶剂 2 显色剂的用量 3 溶液的酸度 4 显色时间 5 显 色的温度等 B 不属于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 为测定条件 24 ABCD 二 填空题 1 最大吸收峰的位置 或 max 吸光度 2 增大 不变 3 不变 不变 4 改变溶液浓度 改变比色皿厚度 5 吸光能力 大 小 灵敏 不灵敏 6 长波长 n 7 0 680 20 9 8 二胺替比啉甲烷 9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10 溶液浓度 光程长度 入射光的强度 11 增至 3 倍 降至 T 3倍 不变 12 5 62 13 单色性 化学变化 14 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 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测定时灵敏度最高 15 空白溶液 试样溶液 16 n 较长 共轭双键的 较短 但随共轭键增长而增长 17 浓度 吸光度 一条直线 18 玻璃 石英 岩盐 三 判断对错 1 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 液层厚度为 1cm 的吸光度 常用摩 尔吸光系数和百分吸光系数表示 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 是吸光物质定性的重要参数 1 1cm E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无关 2 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结构特性 吸收光的波长有关 同一物质 入射光波长不同 摩尔吸光系数不同 但紫外光谱反映的是分子母体的性质 母体相同而取代基不同摩尔吸光系数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所以同一物质 浓度不同 入射光波长相同 则摩尔吸光系数相同 同一浓度 不同物质 入射光波长相同 则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不同 3 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或 Ecl I I TA 0 lglg Ecl T 10 由此可见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透光率 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浓度之间成指数关系 但不成反比关系 4 朗伯特 比耳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 样品对 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 即 Ecl I I TA 0 lglg 所以 从理论上讲符合朗伯特 比耳定律吸光物质浓度 C 与吸光度 A 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5 朗伯特 比耳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 样品对 光的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 朗伯特 比耳定律不仅适用于均匀非散射的有色溶液 而且适 用于均质的固体 6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 是吸光物质定性的重要参数 与吸光物质 的浓度无关 所以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不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7 在光度分析法中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可推导如下 由 Lambert Beer Law ElTEl A c 11 lg 对上式求导并除以上式 得结果的相对误差 TT T c c lg 434 0 所以 在光度分析法中 溶液浓度要适中 吸光度读数 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 一般要434 0 A 求之间即可满足光度分析法测定准确度的要求 0 2 0 7A 8 摩尔吸光系数 不仅与吸光物质的结构特性有关 还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 同一物质 入射 光波长相同 摩尔吸光系数相同 同一物质 入射光波长不同 摩尔吸光系数不同 9 在配制被测组分光度法测定溶液时 常加入的显色剂 缓冲溶液 溶剂等都可能对入射光产 生吸收 因此 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 必须选择一种合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 以消除试剂等 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所以 待测物 显色剂 缓冲溶液等都对所选 择的波长有吸收时 可选用不加待测液而其他试剂都加的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 10 由朗伯特 比耳定律可知 在一定条件下 在一定的液层厚cl I I TA 0 lglg 度 l 时 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值越大 溶液浓度的微小改变 可引起吸光度较大变化 所 以 值越大 测定结果的灵敏度越高 同时摩尔吸光系数 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中的特征常数 是物质定性的重要指标 11 见 3 7 答案的解释 12 紫外分光光度配有一对石英吸收池 吸收池的两相对面是光面透光的 另两相对面是毛面不 透光的 在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时 要对吸收池进行清洗并盛放待测溶液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 手不能 捏吸收池的光面 只能捏吸收池的毛面 这是因为吸收池的光面是入射光的透过面 用手捏吸收池的光面 会在光面粘上汗渍或其他污物而玷污 对入射光的强度产生影响 使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降低 13 在 CuSO4溶液中通 NH3时将发生以下反应 Cu2 4NH3 Cu NH3 42 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特性参数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摩尔吸光系数 由此可见向 1 0mol LCuSO4溶液 中通 NH3时 吸光质点由 Cu2 浅蓝色 变成了 Cu NH3 42 蓝色变深 其摩尔吸光系数必然发生改变 14 分光光度计方框图 分光光度计光路是 由分光光度计光源发出连续光谱 经单色器分光后 得到所需要的单色光 单色 光 源单 色 器吸 收 池检 测 器显 示 器 光经过吸收池被吸光物质所吸收 剩余的光透过吸收池 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由此可见 分光光度计检 测器直接测定的是透过光强度 而不是吸收光的强度 15 是不饱和化合物由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降较低 孤 立的 吸收波长一般 200nm 共轭的 吸收波长 200nm 共轭体系越长 向长波长方向移 动的程度越大 吸收强度越强 的吸收强度 103 104 丙酮结构中有羰基 C O 没有共轭体系 可以产生孤立的 和 n 跃迁 n 跃迁需要的能量低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 吸 收较弱 10 100 故丙酮在已烷中的紫外吸收 max 279nm max 14 8L mol 1 cm 1的吸收带不是 跃 迁 而是 n 跃迁 16 常量分析对方法的准确度要求高 一般相对误差约为 0 1 对方法的灵敏度要求低 微量 分析则对方法的准确度要求低 而对方法的灵敏度要求高 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测定的相对 误差约为 2 5 所以 分光光度法可进行微量组分分析 17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方框图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方框图 由此可见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以波长 1 作参比 双光束分光光度法是以试剂空白作参比 四 有关概念及名词解释答案 1 饱和烃类化合物由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较高 一般吸收波 长 150 nm 2 不饱和化合物由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 此类跃迁需要的能量降较低 孤立的 吸收波长一般 200 nm 共轭的 吸收波长 200 nm 共轭体系越长 跃迁所需能量越小 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程度越大 吸收强度越强 103 104 3 n 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 n 跃迁到 反键轨道 此类跃迁需要的 能量低 n 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 但吸收较弱 10 100 4 n 含有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 n 跃迁到 反键轨道 此类跃迁需要的 能量较高 n 吸收波长一般落在远紫外区 5 电荷迁移 指用电磁辐射照射给体化合物时 电子从给体轨道向受体相关轨道跃迁 此类跃迁吸 收很强 104 吸收波长较长 光 源单 色 器 吸 收 池 检 测 器显 示 器 参 比 池 光 源 单 色 器 1 吸 收 池检 测 器显 示 器 单 色 器 1 6 配位场跃迁 在配位场理论中 过渡元素的 d 轨道或 f 轨道发生分裂 当他们吸收电磁辐射后 电子由低能级的 d 轨道或 f 轨道跃迁 此类跃迁吸收较弱 102 吸收波长较长 一般位于可见区 7 吸收光谱 absorption spectrun 即吸收曲线 以波长 为横坐标 吸光度 A 为纵坐标所绘制 的曲线 吸收光谱是化合物的特征 8 Lambert Beer 定律 在一定条件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时 样品对光的 吸光度与样品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 即 或 Ecl I I TA 0 lglg Ecl T 10 9 透光率 transmittance T 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强度为 I0 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后 出射光强度为 I 出射光强度 I 与入射光强度 I0的比 即 I I T100 0 10 吸光度 absorbance A 透光率的负对数为吸光度 即 0 lglg I I TA 11 摩尔吸光系数 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 mol L 液层厚度为 1cm 的吸光度 用 表示 单位 L cm mol 12 百分吸光系数 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 1 W V 液层厚度为 1 cm 的吸光度 用表示 单位 ml cm g 1 1cm E 13 生色团 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 或 n 跃迁的基团 即能在紫外或可见区产生吸收 的基团 14 助色团 有机化合物结构中杂原子的饱和基团 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 使相连生色团或饱和 烃紫外吸收向长波长方向移动或产生紫外吸收 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15 红移 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 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 亦称长移 16 蓝移 由于结构或实验条件的变化 使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 亦称紫移或短移 17 R 带 n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波长长 约 300 nm 强度弱 100 随着溶剂极性增加 R 带蓝移 18 K 带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波长短 1 3 丁二烯吸收 217 nm 强度强 104 极性 随着溶剂极性增加 K 带红移 19 B 带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苯蒸气在波长 230 270 nm 中 心频率 254 nm 出现精细结构的吸收光谱 溶液或取代苯精细结构消失 254 nm 出现吸收 强度中等 20 E 带 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也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分为 E1带和 E2带 E1带 苯 环的不共轭双键 吸收波长为 180 nm 为 4 7 104 E2带 苯环的共轭双键 吸收波长为 203 nm 为 7000 二者都是强吸收 21 强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化合物摩尔吸光系数 104的吸收峰 如 K 带 E1带 22 弱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化合物摩尔吸光系数 102的吸收峰 如 R 带 23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包括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和系数倍率法 利用在选择的波 长下 使得 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 0 干扰 AlcEEA a a 1 a 2 系数倍率法 0 干扰 AlcEKEAKAA a a 1 a 2 a 1 a 2 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混浊溶液和混合组分的单独测定 a 为被测组分 24 导数光谱法 利用吸光度对波长求导后的导数值与吸光物质浓度成正比关系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光 度分析方法 即 导数光谱结构精细 可进行定性分析 谱线宽度变窄 分辨率增加 cl EA n n n n d d d d 可进行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可以有效的扣除背景 25 光电比色法 光电比色法是对能吸收可见光的有色溶液或能转化成吸收可见光的有色溶液的无色 溶液进行测定的方法 26 透光率测量误差 是测量中的随机误差 来自仪器的噪音 一类为暗噪音 与光讯号无关 另一 类为散粒噪音 随光讯号强弱而变化 暗噪音 2 1 ln lg lg cTT T cTTTT 散粒噪音 0 4341 1 lg cK cTT 五 计算题 1 解 由Ecl I I TA 0 lglg mL g cm 1123 14300 0 1000483 0 1 1cm cl A E L mol cm 1 4 1cm 236 11232 65 10 1010 M E 2 解 由Ecl I I TA 0 lglg 4 0 498 8 89 10 g 100mL 560 1 A c El 维生素 C 的百分质量分数 9 88 100 100 2 0500 0 1089 8 4 3 解 由 Ecl I I TA 0 lglg 1 1cm 10 M E mL g cm 1 1cm 10 10 12000 1200 100 0 E M 3800 4170lglg TA 组分的百分质量分数 17 79 100 250 00 2 05 0 1 1200 0 380 100 c El A 4 解 在 25 00mL 试液中加 1 00mL0 0500mg 磷酸盐 溶液体积为 26 00mL 校正到 25 00mL 的吸 光度为 721 0 0 25 0 26 693 0 加入 1 00mL0 0500mg 磷酸盐所产生的吸光度为 139 0 582 0 721 0 由 25 00mL 磷酸盐质量 0 2094 mg 样 样 标 标 c A c A 0500 0 139 0 582 0 每毫升血清中含磷酸盐的质量 mg 167 0 00 5 1 25 100 2094 0 5 解 由 310 0 lglg I ATcl I 2 100 1000 100 00 5 8 327 6130350 0 x 解得 0 0187g18 7 x mg 6 解 由 VB12对照品计算 361 nm 的百分吸收系数 1 1cm E mL g cm 1 1cm 0 414 207 20 0100 1 10001000 A E cl VB12原料药的百分质量分数 VB12 2 94 100 10 1000 20 0 1 207 0 390 100 原料 c El A 注射液 VB12的浓度 g mL 0 246 mg mL 4 1046 2 100 10 1207 510 0 El A c 7 解 1 由 Lambert Beer 定律 当仅含显色剂 c游离 1 0 10 4mol L 时 A 0 018clA 游离试剂的摩尔吸光系数 L mol cm 90 2101 018 0 4 lc A 游离 游离 2 A绲 A络合 A游离 A络合 A混 A游离 0 657 0 018 0 639 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L mol cm 4 5 10203 2101 6390 lc A 络合 络合 8 解 A 组分 1 295nm L mol cm A 1 A 0 08 8 0 0 01 1 A c l 2 370nm L mol cm A 2 A 0 90 90 0 0 01 1 A c l B 组分 1 295nm L mol cm B 1 B 0 67 67 0 0 01 1 A c l 2 370nm L mol cm B 2 A 0 12 12 0 0 01 1 A c l AB 11A1B Ac lc l BA 0 670 8320 0 cc AB 22A2B Ac lc l BA 0120904300c c 解方程组得 cA 3 9 10 3 mol L cB 4 3 10 3mol L 9 解 1 由表中数据计算得 A 与 B 两组分的吸收系数 A 组分在 238nm mL g cm 037 0 0 3 112 0 238 238 c A E A 282 nm mL g cm 072 0 0 3 216 0 282 282 c A E A B 组分在 238nm mL g cm 215 0 0 5 075 1 238 238 c A E B 282 nm mL g cm 072 0 0 5 360 0 282 282 c A E B 根据表中数据列出方程组 0 037cA 0 125 cB 0 442 1 0 072 cA 0 072 cB 0 278 2 解得 cA 2 18 g ml cB 1 68 g ml 2 在 300nm 处的吸光度 A300 2 18 0 810 3 0 1 68 0 080 5 0 0 615 10 解 1 若吸光物质浓度为 5 10 6 mol L 则 1211 12 1211 121112 1 364621 00 0000 00 0 5 105 1021 105 1025 101 10 10510 lglg 5 10510105 10 lglg 66 105 10105 10 lglg0 092 66 clcl clclclcl II II A IIII II I 2 若吸光物质浓度为 1 10 5 mol L 则 12 12 12 11 00 1 102 10 105 10 lglg 6 105 10 lg0 185 6 clcl II A II 由计算可知 当吸光物质浓度为 5 10 6 mol L 时 理论吸光度 A 0 092 当吸光物质浓度增加 1 倍 即为 1 10 5 mol L 时 理论吸光度增加 1 倍 即为 A 0 185 故服从朗伯特 比耳定律 11 解 1 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8 10 100 lg0 010 01 0 005 434 0 lg 434 0 TT T c c 计算表明 超过了光度法对测定结果准确度的要求 2 欲使测量的相对误差为最小 则 2 lg ln1 lg TT T T TT T c c 极小值 0 lg ln1 lg 2 TT T T TT T c c 此时 溶液的浓度 cx A1 lgT lg0 01 2 溶液的浓度 c1434 0 x A 故应稀释约 5 倍 5 434 0 2 x 1 x 1 c c A A 3 若浓度不变 可改变吸收池的厚度 当 A1 lgT lg0 01 2 吸收池厚度 2 cm 吸收池厚度 lx 4340 x A 故应选用 0 5 cm 吸收池 x 1 x 1 l l A A 402 5 1 2 4340 11 1 x x l l A A l cm 4 若浓度稀释约 5 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灯及高杆灯施工安装方案范文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题库及答案
- 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 金口河区2025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财政投资评价审核中心招聘1名编外专业技术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上册英语阶段测试试题集
- 新媒体运营内容规划与推广策略
- 邵阳市2025湖南邵阳市绥宁县自然资源局招聘见习大学生岗位人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花垣县2025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企事业单位(非教育医卫类)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餐饮行业菜单设计与定价技巧
- 白城市2025年吉林白城洮南市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号(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港区泊位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规程
-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
- 胸外科讲课完整全套课件
- 产品知识培训-汽车悬架系统
- 维生素C在黄褐斑治疗中的作用
- 台球市场调研报告
- 【联合验收】房地产企业展示区联合验收考评表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课件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