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天津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会不会制造工具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C 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2 2 分 下面几幅图片 是历史学者根据北京周口店考古情况设想的情景 在这样的环境下 北京人的社 会组织形式是 剑齿虎 采集食物 打制石器 A 住山洞 B 应迁徙到别的地方 C 昼伏夜出活动 D 群居生活 3 2 分 下列四项中能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 A 第 2 页 共 16 页 B C D 4 2 分 如下图中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生活习惯 C 生产工具 D 劳动技术 5 2 分 彩陶的出现 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下面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造彩陶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第 3 页 共 16 页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6 2 分 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 由于时间久远 房屋都看不见了 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 灶洞 门槛 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 材料中的 这里 是 A 北京周口店遗址 B 元谋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7 2 分 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叙述正确的是 A 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 远古传说有夸张成分 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 8 2 分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共同之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 B 都从事原始农业种植 兼有饲养 渔猎 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 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9 2 分 神话传说可以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某些信息 神农尝百草 的传说反映了 A 原始农业的出现 B 原始纺织的出现 C 原始医药的出现 第 4 页 共 16 页 D 原始制陶的出现 10 2 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文中 轩辕 指的 A 黄帝 B 禹 C 启 D 汤 11 2 分 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 中华民族又称华夏族 那么华夏族形成的主体是 A 尧的部落联盟 B 禹的部落联盟 C 蚩尤的部落联盟 D 炎帝和皇帝的部落联盟 12 2 分 近几年来不少海外华人回大陆时都拜谒黄帝陵 是因为 A 黄帝是后人尊称的 人文初祖 B 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 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 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3 2 分 毛泽东曾写道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这里的 始祖 是指 A 禹 B 舜 C 尧 D 黄帝 14 2 分 礼记 中记载的 公天下 变为 家天下 反映了我国禅让制被哪一制度所取代 第 5 页 共 16 页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郡县制 15 2 分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 禹 建立夏朝 B 启 建立商朝 C 桀 夏朝灭亡 D 纣 商朝灭亡 16 2 分 迁都是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 迁到另一个城市 商前期几次迁都的原因是 A 政治动乱和水患 B 统治者想扩大势力 C 外族入侵 D 商朝人思念家乡 17 2 分 山东省有 齐鲁晚报 河北省有 燕赵都市报 山西省有 三晋都市报 湖北省有 楚天都 市报 与这些报纸的得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郡县制 18 2 分 俗话说 狼来了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了 诚信 下列诸王中因宠爱褒姒 烽火戏诸侯 而 失信失天下的是 A 夏桀 第 6 页 共 16 页 B 商纣王 C 周平王 D 周幽王 19 2 分 西周的众多诸侯 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制度产生的 A 分封制 B 奴隶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20 2 分 西周毛公鼎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器 C 一种礼器 D 一种武器 21 2 分 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 编钟 B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 司母戊鼎 D 四羊方尊 22 2 分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 尊天子 攘四夷 旗号 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A 晋文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第 7 页 共 16 页 D 齐桓公 23 2 分 春秋战国是一段战乱频繁 各国争相称霸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 你还记得最先成为霸主的是谁 吗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24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灵梁的开凿 B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曲辕犁的制造 D 筒车的使用 25 2 分 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 就发生在 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 指的是 A 尧舜禹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26 2 分 下图是 战国七雄形势图 其中 所示位置分别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秦 楚 齐 燕 B 齐 楚 秦 燕 C 燕 齐 秦 楚 D 燕 齐 楚 秦 27 2 分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 战国 因战争众多 争夺激烈而得名 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城濮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 A B C D 28 2 分 在下列诸侯国中 既属 春秋五霸 又是 战国七雄 之一的是 A 吴国 B 齐国 C 宋国 D 晋国 29 2 分 如下图是 战国七雄形势图 其中 所示位置分别是 第 9 页 共 16 页 A 齐 楚 燕 秦 B 齐 楚 秦 燕 C 燕 楚 齐 秦 D 燕 齐 楚 秦 30 2 分 据史书记载 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 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发展 趋势是 A 诸侯国割据混战的范围日益扩大 B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2727 分分 31 4 分 生产工具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 请写出以下不同时期的不同居民使用的生产工 具 北京人 半坡人 商朝人 秦国人 32 3 分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会不会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 10 页 共 16 页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 石器 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 石器 33 4 分 禅让制的传说 相传黄帝之后 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分别是 34 2 分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距今约 万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 建立于公 元前 年 35 3 分 完成下面填空 建立商朝 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 使经济得到发展 是商朝最后一个王 他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公元前 841 年 与民争利 引起 国人暴动 36 2 分 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7 2 分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不仅有 还具有高度的 38 1 分 下图是 39 6 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永恒主题 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又称 百日维新 它是一场救亡图存 的政治变革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会议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 地国家的命运 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和发展 摆脱了国 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三 三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第 11 页 共 16 页 40 5 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 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1 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 朝代 的历史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发展成为书法艺术 继图二 兰亭序 的作者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人名 2 图三所在的石窟是 它开凿于隋唐时期 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思想篇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道德经 3 以上材料体现了古代思想家老子 的思想 西汉初年 朝廷以道家思想中的清净俭约作为治国方 针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从而使西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 国力恢复的局面 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 科学篇 材料三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有 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 材料所说的这本著作是 同一时期 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感悟篇 5 综合以上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第 12 页 共 16 页 A 古代文化成就是我国人民自己创造的 没有吸收过外来文化成就 B 对待古代文化成就 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 C 不管是古代文化成就中的精华还是糟粕 我们都应将其发扬光大 D 古代文化成就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没有作用了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4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后面的探究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 农业稳则天下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 位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关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发展粮食生产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 1 发展农业生产 要靠科技 战国时期 农业科技取得了哪些进步 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 发展农业生产 要靠政策 商鞅变法中哪一条政策有利于秦国的农业生产 西汉初年实行了什么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3 当前 我国的农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请你举出一项党和政府有关重 农 惠农的政策或措施 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