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0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848 题 共题 共 100100 分分 1 2 分 有学者认为 甲午战争后 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 先进技术 转向学习西方的 政治制度 这 里的 政治制度 应理解为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 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 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 2 分 清朝恭亲王奕 在其 统筹全局折 中强调 治国之道 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 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下列企业为 自强 而创办的是 A 福州船政局 B 汉阳铁厂 C 上海轮船招商局 D 大生纱厂 3 2 分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 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 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4 2 分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 并介绍说是 1905 年的作品 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 不符合史实 它是 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第 2 页 共 20 页 B 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5 2 分 维新派最早创办的报刊是 A 万国公报 B 时务报 C 中外纪闻 D 国闻报 6 2 分 最讽刺的是 作为近代以来第一次以鸦片为直接起因的战争 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 这 项 条约 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2 分 下列选项中 没有被洋务运动作为 夷 之 长技 而学习的是 A 军事技术 B 议会制度 C 机器生产 D 科学教育 8 2 分 李鸿章曾经说过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为了解决 火器 落 后的问题 李鸿章创办了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第 3 页 共 20 页 C 开平矿务局 D 上海机器织布局 9 2 分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 我们这些个卖瓜的 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 更不 要说居住了 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 2 分 中英 南京条约 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B 广州 厦门 福州 杭州 上海 C 广州 厦门 定海 杭州 上海 D 广州 厦门 定海 杭州 天津 11 2 分 外国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 20 世纪 这份 礼物 指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2 6 分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 1861 年 1 月 11 日 恭亲王会同桂良 文祥上奏的 通筹夷务全局酌 拟章程六条 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这场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第 4 页 共 20 页 C 左宗棠 D 奕诉 2 这场运动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提出 求富 的主张 为此创办的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福州船政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安庆内军械所 3 下列关于这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没能够起到抵制作用 D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13 2 分 1895 年 4 月 23 日 即 马关条约 签订仅六天 三国联合照会东京 提出警告说 日本占有辽 东半岛 会威胁到整个远东的和平 你知道这里所说的 三国 指的是哪些国家 A 英法美 B 俄英法 C 美俄德 D 俄法德 14 2 分 在历史复习课上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要求 将发生在十九世纪 60 年代的重大事件进行归类 下 列属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洋务运动 A B 第 5 页 共 20 页 C D 15 2 分 紫禁城内各宫殿 尽为寇兵分图占据 三海寿山 颐和园等处 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 以去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6 2 分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发生在 19 世纪 60 年代 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 A 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 B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都在此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17 2 分 近代前期 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 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 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 战争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 人口的多少决定战争结局 C 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18 2 分 长江的险要重地和满洲防军驻地镇江也被攻占 运河因此被封锁 帝国被切成两半 曾经做过 明朝的都城和统治象征的南京也暴露于英军的面前 材料描述的这场战争 A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给沙俄侵占我国领土提供可乘之机 第 6 页 共 20 页 C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A B C D 20 2 分 学完中国近代史 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 近代化的探索 的历史小论坛活动 下列选项内容不恰 当的是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1 2 分 1912 年 2 月 孙中山认为 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 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 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清帝下诏退位 C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临时约法 的颁布 22 2 分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 7 页 共 20 页 B 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 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23 2 分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 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 求富 民主共和 抗日救亡 民主 科学 A B C D 24 2 分 文学改良刍议 的作者是 A 胡适 B 鲁迅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25 2 分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 抵制学校开设的 列女传 在操场的树荫下 在宿舍里 她们常常聚在 一起 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 逃婚 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 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 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26 2 分 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第 8 页 共 20 页 A B C D 27 2 分 2006 年 1 月 16 日 电影频道官方网站正式转型为电影专业门户网站 并启用新域名 www m 代表电影 而 1905 则可能来源于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特别纪念 A 电影开始传人我国 B 上海首映西洋影戏 C 上海公映首部有声电影 D 我国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28 2 分 孙中山认为 太平天国失败 最大的原因是 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 就互争皇帝 闭 起城来自相残杀 那种失败 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 孙中山主张 A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 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 推翻满清 D 土地革命 废除剥削 29 2 分 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鲁迅 D 孙中山 30 2 分 下边是 1911 年 2 月 5 日法国 小日报 刊登的石印面 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 场景 该画反映出 第 9 页 共 20 页 A 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 B 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 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 D 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杂糅特征 31 2 分 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 这里的 胜利 是指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打倒了帝国主义 C 成立了中华民国 D 改变了中国命运 32 2 分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 成立同盟会 发动武昌起义 创建中华民国 这群人属于 A 农民阶级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地主阶级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33 2 分 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 这里的 胜利 是指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中华民国 第 10 页 共 20 页 C 打倒了帝国主义 D 改变了中国命运 34 2 分 如图所示图片所反映的信息 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35 2 分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 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 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以下是小张 同学为 救治行动 寻找相关史实 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救治行动史实 A 自我疗伤洋务运动 B 温药慢治维新变法 第 11 页 共 20 页 C 猛药重治辛亥革命 D 开颅洗脑北伐战争 A A B B C C D D 36 2 分 近代的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和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右图所示的刊物传播的是 A 三民主义 B 民主与科学 C 维新变法思想 D 马克思主义 37 2 分 如果把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和 新文化运动 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 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走进近代社会 B 揭开殖民帷幕 C 开启民主进程 D 构建文化殿堂 38 2 分 自古以后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被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 大老爷 第 12 页 共 20 页 老爷 大人 而改称为 先生 君 同志 等 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带来这种变化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9 2 分 在 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中提出 要培育形成 12 个重点 红色旅游区 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井冈山被认为 历史红 的主要 依据是 A 中共诞生的地方 B 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 中共以此开始武装斗争 D 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40 2 分 1927 年 4 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其政权的性质是 A 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 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 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41 2 分 1927 年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 国共两党分裂了 B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 蒋介石成立 国民政府 42 2 分 某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纽镜头 叶挺翠领第四军独立团正猛攻武岛 影片再现了 第 13 页 共 20 页 A 平型关大捷 B 北伐战争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43 2 分 口号和主张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 下列口号和主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自强求富 自由 平等 民主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民主 科学 A B C D 44 2 分 有人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了一个灯谜 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原因 打一中国古代历史 人物 当时谜底争议较大 其中有两个 屈原 原子弹 和苏 苏联 武 对此 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 准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 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 以上两个谜底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45 2 分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 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华人华侨归国参战 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 B 第 14 页 共 20 页 C D 46 2 分 在 115 师的战前动员大会上 指挥官讲道 同志们 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 我们要 在敌人进攻平型关时 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 从侧后猛击一拳 打一个大胜仗 给敌人一个打击 给友军一个 配合 给人民一个振奋 文中的 敌人 和 友军 分别是 A 美军和国民党军队 B 美军和八路军 C 日军和国民党军队 D 日军和新四军 47 2 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表示准备抗战 B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C 国共两党协议 红军改编 D 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8 2 分 1940 年整个华北地区 都成了战场 战斗日以继夜 一连厮杀了 3 个半月 他们打击了敌人的 整个经济 交通线和封锁网 材料描述的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平津战役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49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 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 义勇军给日伪 第 15 页 共 20 页 军以沉重打击 同时 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 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6 年 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 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下册 材料二 七七事变后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经过浴血奋战 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 付出了巨大牺牲 终于同美 英 苏等反法西 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 14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那场惨烈的战 争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面对侵略者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 浴血奋战 彻底打败 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捍卫了中华民族 5000 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 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 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 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这一伟大胜 利 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如何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 2 根据材料二 分别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和抗战胜利伟大意义 50 30 分 中国近代史上 国共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 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 的曲折发展历程 二者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因此它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内合作 爱国一家 材料一 80 年前 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共两党领导人运用高超的政治智能 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统一战线 创造性地实行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 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 国共两党合作筹备黄埔军校始末 兄弟阋墙 对峙十年 材料二 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红军 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 是半殖 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 第 16 页 共 20 页 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党外合作 誓死抗战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战争 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 穷无尽的力量 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 20 世纪中国史纲 硝烟弥漫 全面内战 材料四 毛泽东说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端午黄金活动方案
- 端午购车活动方案
- 用英语讲故事活动方案
- 福建捐赠物资活动方案
- 社工元旦普及活动方案
- 美甲店抽奖活动方案
- 餐饮业人才短缺现状与2025年创新培养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线下义卖活动方案
- 生产工艺培训
- 作业管理工作办法解读
- 关于PedSQL-4.0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调查
- 年产62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联通创新人才认证(解决方案)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全成本管理探索与实践
- 电烙铁焊接技术培训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出纳课件 转账支票pptx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商务礼仪情景剧剧本范文(通用5篇)
- 2021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