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929 题 共题 共 5858 分分 1 2 分 1839 年 3 月 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暂与此事相 始终 断无终止之理 该 大臣 是 A 琦善 B 洪秀全 C 林则徐 D 瓦德西 2 2 分 为了宣传变法 维新派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其中不包括 A 创办报刊 B 组织学会 C 开办学堂 D 派留学生出国 3 2 分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开展 C 四人帮被粉碎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 2 分 2017 年 12 月 13 日是我国的第四个 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 是为了纪念 A 鸦片战争 B 旅顺大屠杀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南京大屠杀 D 八国联军侵华 5 2 分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 农民个体劳动所有制 B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C 农业生产合作社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6 2 分 九 班同学学完 新航路的开辟 一节内容后 举办了一次 跨越时空 追访历史新闻 的活动 下面是小明同学采访远航归来的 哥伦布 的一段对话 其中有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小明 哥伦布 你真是太棒了 你不是要到东方去吗 可你怎么向西航行呢 B 哥伦布 因为地球是圆的呀 我向西航行同样能够到达东方 C 小明 你的船队得到谁的支持呢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D 小明 此次航行你有何收获 哥伦布 我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我到达了印度 7 2 分 列宁说 1861 年以后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 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 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评价的是 A 资本主义制度 B 农奴制改革 C 社会主义制度 D 殖产兴业 8 2 分 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历史意义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 A 消灭了种族歧视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维护了国家统一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9 2 分 因 沸水顶壶盖 的生活现象激发了人的探索欲望 最终促成的伟大发明是 A 改进蒸汽机 B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发明内燃机 D 提出相对论 10 2 分 1931 年 10 月 18 日美国政府下令全国停电 1 分钟 芝加哥有轨电车 高架地铁停止运行 从密 西西比河流域到墨西哥湾陷入了一片黑暗 纽约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于 9 点 59 分熄灭 在这一分钟里 美国仿佛 又回到了煤油灯 煤气灯的时代 美国政府这么做可能是为了纪念 A 牛顿 B 史蒂芬孙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11 2 分 在世界经济危机下 法西斯势力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A 英国和德国 B 法国和日本 C 德国和日本 D 英国和日本 12 2 分 下列选项中 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看下图 相符的是 A 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B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D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3 2 分 2011 年 12 月 经历了 18 年的漫长谈判 俄罗斯终于如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这被公认为是 俄罗斯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让人们想起 90 年前它曾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经济形式的政策 这个政策 指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赫鲁晓夫改革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 14 2 分 二十世纪以来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 准确的一项是 A 一战后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B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崩溃 C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宣告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15 2 分 20 世纪以来 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 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凡尔赛 华盛顿 B 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C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 D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16 2 分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 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 有 A 德国和日本 第 5 页 共 12 页 B 法国和日本 C 德国和法国 D 英国和意大利 17 2 分 关于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的下列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 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C 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 这一体系没能移维持下去 18 2 分 国际联盟建立后美国并没有参加 这是由于 A 美国不同意建立这个组织 B 这个组织没有国际性 C 美国国会不批准 D 美国未能掌握这个组织的领导权 19 2 分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 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 此爆发 材料所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七 七事变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九 一八事变 20 2 分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 兴建公共工程 B 调整工业 第 6 页 共 12 页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大兴公共工程 21 2 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德国 美国 意大利 日本 A B C D 22 2 分 将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排列一起 其主要相同点是 A 都在美国的操纵下召开 B 都是资本主义列强的分赃会议 C 会议主题都是解决殖民地问题 D 会后都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 23 2 分 1938 年 9 月 德 意 英 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 强行把哪个国家的领土割让给德国 A 捷克斯洛伐克 B 波兰 C 中国 D 苏联 24 2 分 下列对图中漫画的解读 错误的是 第 7 页 共 12 页 A 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B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 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 D 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 25 2 分 如表为 1948 1952 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 时间 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业农生产上升 1948 1952 25 35 4 8 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A 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欧洲联盟的成立 26 2 分 2016 年 6 月 23 日 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 投票结果是支持 脱欧 的票数以微弱 优势战胜 留欧 票数 英国将脱离欧盟 材料中的欧盟是 A 国际救助机构 B 国际贸易协会 C 政治军事集团 D 政治经济组织 27 2 分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 致力于实现长期 稳定和持续的 第 8 页 共 12 页 经济发展 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对此 最准确的理解是 A 科技革命 经济实力 政治格局 B 政治格局 科技革命 经济实力 C 经济实力 科技革命 政治格局 D 科技革命 政治格局 经济实力 28 2 分 近年来 美国在韩国部署 萨德 导弹防御系统 该系统已经推进到与中国近在咫尺的邻国 将 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这表明 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任重道远 美国政府推行的 亚太再平衡 战略 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反恐等重大问题上 美国积极寻求国际支持 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已经形成 中国的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A B C D 29 2 分 南美解放者杯是一项由南美洲各支顶级球会之间竞争最高荣誉的国际足球赛事 是为纪念拉丁美 洲独立运动领袖而创立的 南美解放者 是指 A 尼赫鲁 B 章西女王 C 玻利瓦尔 D 华盛顿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第 9 页 共 12 页 30 15 分 在意大利中部的阿诺河畔 有一座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的 鲜花之城 佛罗伦萨 14 世纪 这里发展成为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 当时 这里的豪商巨贾 竞相招引吸纳来自各地的诗人 学 者和艺术家 经过长期发展 这个城市哺育了众多的文艺复兴巨匠 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的杰作 为后人留下 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右面图片所示作品 其创作者分别是谁 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2 文艺复兴之所以能够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其原因有哪些 3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艺复兴逐步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这一史实出现在什么时期 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 响 31 5 分 什么叫 慕尼黑阴谋 英法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有何恶劣影响 32 15 分 历史上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多次转移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年代科技发明 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 1 400 年 452862 1738 公元 401 1000 年45 3271 1329 公元 1001 1500 年 673857 2943 公元 1501 1840 年 472194 45396 摘编自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1975 年版 材料二 第 10 页 共 12 页 曾国屏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材料三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到 202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 203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 新型国家前列 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节选自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 1 根据上表分析 16 世纪前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 2 请写出图中 A 处国家的名称 试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特点 3 请结合所学的知识 谈一谈一个国家如何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929 题 共题 共 5858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