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1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2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3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4页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陶行知认为 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他在 创 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一文中写道 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 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 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 来 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 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 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 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 不 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 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 倾向 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近代英国 教育家洛克在其 教育漫话 中说道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 以教育好的 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 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 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 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 使它们在他 们身上固定起来 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 后 便不用借助记忆 很容易地 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确实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 的土地 你播种一种思想 就会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 就 会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 就会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 格 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 学习以至事业上的 成功都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 习惯养得好 终 生受其益 习惯养不好 终生受其累 事实上 习惯是一种惯性 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才能发挥出巨大的 潜能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 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 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 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认为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他 说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 目的在养成习惯 增强能力 我们离 开了学校 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 并且要自我教育 其目的还是 在养成习惯 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 能力越增强越好 叶圣 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20 世纪 40 年代 叶圣 陶先生就提出了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理念 并专 门写了 习惯成自然 和 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等文章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 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 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 威 归国后 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 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 都十分丰富 以前培养成功 换句话说 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培养得好 以后只要顺其自然 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倘使培养得不好 那么 习惯成了不易改 倾向定了不易移 态度 决了不易变 那么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 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 老师 事实正是如此 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 父母应该注重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 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 习 惯培养更应该如此 他在 生活教育 一文中写道 生活教育是 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 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因此 我们说 生活即教育 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 整个社会是生 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 与生同去 出 世便是破蒙 进棺材才算毕业 随手抓来 都是活书 都是学问 都是本领 自有人类以来 社会即是学校 生活即是教育 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 据说 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 而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 时间肯定指向上午七点 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哲学家严密思维 的根源 可见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 6 岁前 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 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小朋友叫阳阳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 阳阳从小就跟随爷 爷奶奶生活 爷爷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 他们对阳阳总是照顾得无 微不至 当阳阳进入幼儿园时 还不会独自上厕所 不会自己吃饭 不会自己睡觉 阳阳在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学到良好的自理习惯 这时候 阳阳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赶紧把阳阳接到家中 对阳阳进行生活习惯的训练 由此可见 生活即教育 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 环境 同时 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 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 最好的榜样 讲话时要注意礼貌 举止要文雅 表现出高尚的情操 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 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 这种长期熏 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 通过日积月累 让儿童的 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 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要不断身体力行 使习惯成自然 陶行知 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 因此 他主张在做中养成 习惯 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 他在 教育的新生 一文中写道 我们所提出的是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行动是老子 知识 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 有行动之勇敢 才有真知的收获 叶圣陶 先生也认为 要养成某种好习惯 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 身体力行 躬行实践 才能 习惯成自然 收到相当的效果 什么是 习惯成自然 呢 叶圣陶是这样解释的 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 仿佛 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他举例道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 种基本能力 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 成自 然 了 无论哪一种能力 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才算我们有 了那种能力 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 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 做 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 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 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 听见的一些事物 好好记住的习惯 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 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 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 因此 习惯养成得越多 那个人的能力 就越强 做人做事 需要种种能力 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 惯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 是严格训练 反复强化的结果 现 代控制论创始人 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 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 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 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 可父亲的教 学方法 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 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 他对我无意 中犯的错误 第一次是警告 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 什么 如果我 不马上纠正 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 令我 再做一遍 我曾遇到 不止一个能干的人 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人学习松 懈 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 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 纪律训练 父亲严格的训练 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三 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 并荣获诺贝尔奖后 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 展关键期的研究 研究发现 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 幼儿园和小 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而到了中学 就是改造习 惯时期了 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孩子可以受益终身 在儿童时期 养成了坏习惯 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 因此 在养成习惯的过程 中 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 如果错过关键期 对习惯的改 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 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 可以取得很 好的效果 下表是一些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年龄 2 岁 3 岁 3 岁 半 4 岁 4 岁半 5 岁 5 岁半 6 岁习惯计数能力规则意识观察力语言能 力交际能力生活观念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 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 例如 孩子第一次骂人的 时候 他并不是道德驱使 而是觉得好玩 这时候 孩子会观察父 母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 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 严肃 的 孩子就会明白 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 由此 他会减少 这种行为 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 夸奖或者高 兴地笑等反应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 由此 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 因此 父母 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四 好习惯要培养 坏习惯要纠正 对于父母来说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更要注意不要让 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 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 和心理惯性 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 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 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 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 重复不良的习惯 这时候 父母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 那么 什么是坏习惯呢 叶圣陶认为 习惯不嫌其多 但有两 种习惯养成不得 除此之外 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 这两种习惯就 是 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是 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呢 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 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害处 他说 坐要端正 站要挺直 每天要洗脸漱口 每事要有头有尾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 起码习惯 有了这些习惯 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但这 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 要逐渐养成 在没有养成的时候 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工夫 自己得随时警觉 直到 习惯成自然 就 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 可是如果起先没有强制与警觉 今天东 明 天西 今儿这样 明儿又那样 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 久而久 之 这就成为一种习惯 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 这就是不养成什么 习惯的习惯 最要不得 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 一旦养 成 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什么是 妨害他人的习惯 呢 叶圣陶举例说 走进一间屋 子 砰的一声把门推开 喉间一口痰上来了 噗的一声吐在地上 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 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 又可能传 播病菌 一旦习以为常 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 如果一个人不明 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 不懂得爱护他人 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 人的方面 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对于好习惯要培养 坏习惯要纠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 任孙云晓的公式是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 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例如 在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时 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 故事书 由浅入深 由短到长 不在一朝一夕 贵在长久坚持 一 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 一会喝水 一会撒尿 不到一小 时出来四五次 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 而是在第二天 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 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 我看你 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 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 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 孩子又轻松做到了 家长的要求依 次递减 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 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 习惯 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另一位家长的做法更有意思 他的孩子看书写字的习惯非常不 好 经常是眼睛离书本非常近 他担心孩子会患上近视 非常苦恼 后来 他去咨询一位教育专家 教育专家问这位家长 孩子有什么 特别的好恶 这时 他想起孩子对大葱的气味非常敏感 于是 教 育专家指导家长把大葱的液汁涂在桌面上 并告诉这位家长 这样 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看书写字的好习惯 这位家长将信将疑 但还是 按教育专家的意思去做了 果然 这个方法真的有效 原来 孩子 在写字的时候 一旦头低得接近桌面 他的眼睛就受不了大葱的刺 激而流泪 从而不得不抬起头 久而久之 孩子真的纠正了坏习惯 这种方法是教育学上所说的 厌恶法 这种厌恶法不仅可以纠 正孩子在行为上的习惯 而且对纠正孩子某些心理上的坏习惯也有 较好的作用 当然 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不仅需要行为的弱化 还需要大人 们配合做一些思想工作 如心理辅导和正向诱导 各种方法共同参 与 协调配合 坏习惯是可以消除的 五 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 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 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 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 折磨人 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 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确实 如此 如果孩子养成了一种坏习惯 他将一辈子受这种坏习惯的折 磨 美国研究发现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 21 天 也就是说 教育孩子 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 21 天的时间 但是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 坏习惯 要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 需要花费的时间却比 21 天要多 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事实上 在纠正孩子坏习惯时 父母应该直接提出坏习惯的不 良影响 并以此触动孩子的心灵 这样纠正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书中有这样的情节 有一次 保尔 参加青年团员们的争论 人能不能克服已养成的习惯 如吸烟 保 尔说 人应该支配习惯 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当时有位青年嘲笑说 保尔就会说漂亮话 问他自己抽不 抽烟 抽的 他知不知道吸烟没有好处 知道的 可是戒掉呢 又戒不掉 保尔听后 马上将口中正抽着的烟卷拿下来揉碎 说 从今 天以后 我绝不再抽烟 从此 保尔戒掉了几乎是从儿童时代就养 成的抽烟习惯 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决心不大 毅力不强 富 兰克林说 习惯就利用轻忽 嗜好有时比理由还强硬 对于抽烟 这个坏习惯 不少烟民都想改 但为什么有的改掉了 有的改不掉 关键是不仅要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 而且要痛下决心去改 这样 诸如吸烟 酗酒 随地吐痰等不好的习惯 都是可以改掉的 教育学家威廉 坎宁安说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 突然 一个声音对他说 捡一些卵 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 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 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 第二天 当他将手伸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