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梦的追逐_第1页
光和梦的追逐_第2页
光和梦的追逐_第3页
光和梦的追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和梦的追逐 记我校光学工程学科发展 本报记者 方珍爱 康淑娥 张萍萍 日前 我校光学工程学科的第一带头人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院长李晖教授 在与本 报记者的对话中 揭开了我校几代物光人对 光和梦 的追逐历程 继往开来 厚积薄发开新篇 记者 请您简要介绍光学工程学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 李晖 我校光学工程学科的起点可以追溯到 1973 年 当年从浙江大学等名校引进一批光学 与激光技术学术骨干 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次年诞生了我省首个专门从事激光技术研究的 激光研究室 8 项优秀成果曾获 1978 年全国和福建省科学大会奖励 1984 年 初具规 模和学术影响的 激光研究所 成立 研究工作覆盖了光学与光学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 获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水平的诸多成果 特别是 作为我国生物医学光学及 技术研究领域的拓荒者 在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光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中成绩突出 多批 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 取得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系列成果 如 2002 年为我校实 现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一等奖 零 的突破 1996 年 各研究方向群组成了 应用光子 学 学科 被遴选为福建省政府 211 工程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2002 年 12 月 我校在院 系调整中批准了 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的设置 并在整合原物理学系 电子工程系与校 实验中心部分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王启明院士为名誉院长 中 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谢树森为首任院长 翁祖雄为党委书记 2003 年 5 月 光子技术福 建省重点实验室 的揭牌运行 2004 年至 2006 年 我校注入 2000 万元用于购置大型实验 设备和建设 8 个系列专门实验室 使本学科在生物医学光学及其技术领域的实验设备水准 稳居全国前列 学术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2005 年 3 月 12 日 本学科被确定为福建省 重点学科 2005 年 9 月 又获准立项建设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 省部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 2007 年 10 月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填补了我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 设的空白 本学科于 1982 年招收首届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 年光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获批 1995 年起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9 年本科 光学实验 课程被评为 福建省高校优秀课程 2004 年 生物医学光学 课程被选为福建省首批优质硕士课程 2000 年获准设置光学工程硕士专业 2002 年本专业首批研究生入学 2002 年又获准增设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 并于 2003 年开始招生 2005 年起按本一线招生 2006 年本学科申报的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得通过 至此形成从本科 硕士到博士的完整 人才培养体系 2008 年 11 月获准设立光学工程福建省研究生创新基地 2010 年 本学科 负责申报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成功 使我院成为我校目前唯一具有 2 个一 级学科博士点的学院 申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光学工程领域 获得成功 与生命科学学 院合作申报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成功 记者 谢树森教授等老一辈学者对学科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李晖 以谢树森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前后经过近 40 年的苦心经营 为本学科的建设和 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是谢教授担任创院院长后 创造性提出并奋力实践 三 大件 指重点学科 学位点和重点实验室 硬三件 建设和重大项目 高级别论文成果 高级别科技奖励 软三件 发展理念 在重点学科建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重点实验室 建设 科研成果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由于成就突出 谢树森教授于 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4 年被授予 省优秀专家 和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荣誉称号 1995 年获福建省 五一 奖 章 1998 年被评为 全国优秀教师 2000 年和 2003 年两次被省政府授予 福建省先进 工作者 劳模 称号 2004 年获 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 奖 2005 年被授予 全国劳动 模范 称号 2010 年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记者 学校和学院对这个学科的建设给予了怎样的扶持 李晖 校党政领导和研究生处 科技处等业务部门领导对学科长期关心和大力培育 从组 织建设 人才队伍到经费投入方面都给予了积极支持 我们心怀感激并铭记在心 我院党政主要领导把抓好学科建设作为第一要务 成立了专门机构来管理和督促重点学科 的建设 党政联席会议经常听取情况汇报 了解各学科建设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始 终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学科方向与特色的构成 重视学科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 贡献 积极支持广泛进行学术交流 不断充实学科内涵 努力巩固学科优势 推动学科建 设上新的水平 可以说 包括光学工程在内的各个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是在学校正确 领导下 也是我院重视学科发展规划 重视科研 师资和人才培养等各环节发展 重视凝 练方向 突出特色和亮点的必然成果 上下一心 科学发展结硕果 记者 学科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突出成果 李晖 本学科与多家公司合作 开展产学合作研究 直接为海西地区信息制造业服务 仅 2009 年至 2010 年就有不少重大产学合作项目和成果 如与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合作申 请并获准立项了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微型投影共性技术的研发 政府投入经费 200 万元 企业投入经费 600 万元 与福州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合作申请并获省科技重点课题 球面 光学镜片面型非接触在线检验技术 球面光学镜片面型非接触在线检验技术 项目 另 有 汽车后视消盲区离轴球面增效镜 合作项目 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工信 部立项资助 共 245 万 与福建邮科通信有限公司合作申报省产学重大专项 具有多网络 自适应功能的新型无线宽带视频传输系统 获立项支持 40 万 正与福建星网锐捷通信股 份公司合作开发高清高速网络摄像机 申报了 2010 年度省产学重大专项 已入围立项调研 阶段 此外 学科积极与光电骨干企业合作实施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发挥各自创新优 势 推进技术创新 加快对我国亟需的工程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创建的 光电信息 行业技术创新中心 2010 年得到福州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15 万 在福州市政府与市科协的 支持下 正在与福州市光电信息骨干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专家及其研发团队为支撑的 多个 专家工作站 为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 新产品研发服务 记者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为我校首个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 能够获批很不容易 学院当时都作了怎样的努力 李晖 省属高校能够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确很不容易 这是几代人长期艰苦奋斗的结 果 并不是凭借一时努力 有了历史的积淀 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机遇到来时 被我 们抓住了 经过老中青三代 30 余年的传承和开拓 我校在国内光学界的学术影响力有了很大提高 成 为我国医学光电科学技术的学术领头单位之一 2005 年 3 月 时任省长卢展工视察实验室 给出了 在三流的工作条件下做出了一流的成果 评语 并当场指示科技厅领导应予立项 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 于是 2003 年 5 月批准立项建设 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这也首开我省高校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先河 在 2 年建设期中 学校先后投入 1200 万元 使实验室面貌焕然一新 2005 年正式通过验收 开放运行至今 每年以 优秀 的成绩通 过省科技厅的年度考核 省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 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起点 当时如果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的 2 年建设 就无法越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门槛 2005 年经教育部批准的 省部共建医学 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立项建设 2007 年 10 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 组验收 2008 年 2 月正式以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的名称开放运行 目前 重点实验室所具备的各项条件已大大超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标准 记者 目前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如何 李晖 本学科已经拥有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知识结构基本合理的学术队伍 拥有省级创 新团队 包括国家级专家 1 人 国务院津贴专家 3 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 选 4 人 博导 5 1 人 硕士导师 16 人 博士学位获得者 23 人等 本学科在 2010 年中多位教师获得高级别的荣誉称号 同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陈建新教授 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并赴美开展合作研究 吴庆祥教授赴英国阿尔斯特大学 吴 怡副教授赴香港中文大学 林居强博士赴美国犹他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杨洪钦副教授获国 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支持 李晖教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级访问学者项目支持 将按计划赴美合作研究 记者 您认为学科目前在国内所处的地位如何 李晖 本学科在 2006 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 18 位 已跻身光学工程学科先进行列 形 成的优势和特色包括在以下 5 个方面 拥有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开展高水平科 研的学术梯队 拥有完整的本 硕 博人才培养体系 拥有省部重点实验室 省光子技 术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科技平台 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办 承办 协办国际 全 国和全省学术会议 重视成果的升级和转化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本学科有能力和水平承担光学工程领域的国家级 省部级重大项目涉及生命科学 信息技 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任务 在与生命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紧密相关的生物医学光学以及 生物光子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 在新型光纤传感技术 导 波光学与光学工程技术开发方面有较大区域影响力和产业优势 在智能光电系统与信息处 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特色 清醒认识 迎难而上求突破 记者 学科要获得更大的发展 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李晖 本学科已有明显优势 但要获得更大发展 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困难 不足的方面 包括 一是具有优势的学科领域较窄 医学光子学 二是队伍规模过小 三是杰出人才偏 少 四是先天支撑条件较弱 五是为国家贡献还不大 具体反映在缺少大课题 如 973 杰青等 缺少国家级奖励 有影响的高水平论文还不够多 主要困难有 因受学校总体规 模控制 博士生导师偏少 博士生招生指标偏少 实验室面积较紧张 因经费不足导致器 材更新慢等 认识到这些不足和困难 是迎接挑战 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 在学科外部方面 这里特别建议和吁请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 应重视研究传统学科和新兴 发展学科的关系 虽然本学科努力利用现有优势向新兴学科覆盖和拓展 并依靠多学科交 叉来解决科学前沿问题 但外部环境显然对新兴学科发展重视不够 比如 各种项目评选 中 总是成熟的传统的老学科胜出 尽管这些老学科或后继乏人或毕业生出路窄 这个问 题必须要很好解决 应有特殊渠道支持新兴学科的机制 否则在未来的学科竞争中将面临 不利的局面 记者 作为该学科的带头人 同时又是学院的领头人 您如何定位学科未来的发展 李晖 学院所属的学科都应继续增强学科优势与特色 并千方百计发展其资源和覆盖面 以 硬三件 和 软三件 建设为抓手 支撑各学科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特别要加强学科 梯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完成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 打造具有国家水平的创新团 队 实现具有代表国家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