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四川教育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被誉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是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2 2 分 某学生在学完 天平天国运动 后 作诗一首 太平不太平 权断手足情 天国岂天国 强弩 履薄冰 其中 权断手足情 是指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北伐西征 D 天京事变 3 2 分 从本质上来看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B 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 打开中国市场 谋求在华利益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4 2 分 下列关于第一 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 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 第 2 页 共 15 页 B C D 5 2 分 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1894 年1900 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80 家933 家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増开汉口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双方协议 D 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 工 商业 6 2 分 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 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以下哪一洋务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A 创办湖北织布局 B 筹建北洋海军 C 创设京师同文馆 D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7 2 分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书中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 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 这个民族面对 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 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 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 燃烧起新的希望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 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 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 和公车上书 B 南京条约 和洋务运动 C 辛丑条约 和戊戌变法 第 3 页 共 15 页 D 辛丑条约 和辛亥革命 8 2 分 拉开维新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创办报刊 C 组织学会 D 开办学堂 9 2 分 观察下表 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 南京条约 哪一内容直接相关 1843 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 195 56 棉纱 13 385 56 斜纹大布 14 925 56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割让香港岛 C 赔款 2100 万元 D 开放五口通商 10 2 分 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第 4 页 共 15 页 D 辛丑条约 11 2 分 下图所示证书颁发于 A 1926 年 B 1927 年 C 1928 年 D 1929 年 12 2 分 有人说 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 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 你认为袁世凯做的 大错事 是指 A 复辟称帝 B 创办洋务 C 编练新军 D 逼清帝退位 13 2 分 时空观念 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是历史学习的核心 素养之一 请从时空观念角度为下列图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克伦威尔在战场上 辛亥革命 英军向美军投降 攻占巴士底狱 A 封建制度覆灭 第 5 页 共 15 页 B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历史上著名战役 14 2 分 1876 年 上海某著名的中文报纸描述了中国人见到火车的情景 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 驰过 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 没有不 诧为奇观 的 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 呆呆地盯着火车看 此报道很可能出自 A 民报 B 海国图志 C 申报 D 新青年 15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 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护国战争 A B C D 16 2 分 当 19 世纪历史的帷幕即将落下的时候 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 爆发了一场以旧式农民群众为主 体的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 A 将外国侵略者驱赶出中国大地 第 6 页 共 15 页 B 设立了外务部来管理涉外事务 C 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气焰 D 实现了政府和国民地位的完全转变 17 2 分 孙中山曾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 解脱劳动者的贫困 做到 家给人足 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 这一思想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18 2 分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将下列图片前的序 号与相对应的精神品质前的字母符号连接 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c b a 19 2 分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 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1923 年 2 月 1 日 京汉 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 今二七纪念堂 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2 月 7 日军阀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 罢工工人 制造了血腥的 二七惨案 参观纪念塔 我们会得到如下信息 第 7 页 共 15 页 军阀吴佩孚对工人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京汉铁路总工会汉 121 江岸分会工人领袖 共产党员李大钊被捕牺牲 A B C D 20 2 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某事件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一批爱国 青年挺身而出 全国民众奋起抗争 誓言 国土不可断送 人民不可低头 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该事件是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一二 九运动 21 2 分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 人呼号 变亦变 不变亦变 在读书人的呼吁下 皇帝 不甘作亡国之君 实行变法 其具体措施有 A 废除科举制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第 8 页 共 15 页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颁布剪辫法令 22 2 分 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道 新青年 创造一个新时代 其中新时代指的是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23 2 分 下表为中外不同报刊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 该事件 新闻来源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 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 被拘同学应宜营救 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 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 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A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C 使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到来 D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4 2 分 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 如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抗日战争胜利 后的主题是民主与和平 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 A 爱国 救亡 B 民主 科学 C 自强 求富 D 和平 发展 25 2 分 筹办夷务始末 咸丰朝 统计 最初五卷中 天朝 出现约 5 次 至光绪年间 天朝 一词几乎 第 9 页 共 15 页 不用了 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 大清国 中国 这说明 A 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 B 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C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 二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 共共 4 4 个小题 个小题 2626 和和 2727 小题各小题各 1313 分 分 2828 小题和小题和 2929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3 0 分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 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 迹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结合材料一展示的图片 上海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什 么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抗争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离不开上海 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中 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3 材料三中图 1 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 材料三中在图 1 所示的历史事件的影响之下 结合图 2 回答 上海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国 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7 13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 下 坠入近代的屈辱 近代前期 为挽救民族危机 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 走过了自救之路 维新之 路 共和之路等 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 先后经历了 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中流砥 柱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六个关键阶段 1 材料一所述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的含义指什么 2 下图反映了材料一中的 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 等重大事件 请完成下面与之相关的内容 3 请简要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并简要评价新文化运动 4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 星火燎原 指什么 从此中国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8 12 分 探寻复兴之路 铸造新的辉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材料三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 大开 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 孙中山认为 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接下来 最切实的举措 就是发展实业 改善民生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五 陈独秀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1910 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1902 年留学日本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中的 我 是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康有为的主张 4 材料四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 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了 5 根据材料五中人物的经历 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们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 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29 12 分 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主心 骨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五四运动 孕育了以爱国 进步 民主 科 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 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 全 国民众奋起抗争 誓言 国土不可断送 人民不可低头 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2019 年 4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第 12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从 1949 年 10 月到 1956 年 党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 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摘编自中共中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五四运动促进了什么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根据材料一 谈谈我们当代青少 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 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 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为 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 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 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