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4页
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历史中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谁的思想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庄子 2 2 分 在 诸子百家 中 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3 2 分 在联合国大厅里 赫然写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中国格言 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 确保的道德底线 这句 2 000 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 论语 颜渊篇 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4 2 分 我国自古就有 三皇五帝 的传说 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请问它的出现 与谁有直接关系 A 秦始皇赢政 B 汉高祖刘邦 第 2 页 共 13 页 C 隋文帝杨坚 D 宋太祖赵匡胤 5 2 分 2015 年 3 月 国务院发布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建 设 一带一路 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 张骞 B 卫青 C 班超 D 霍去病 6 2 分 电影 大鱼海棠 的创意源自 庄子 逍遥游 中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以下属于庄子观点的 是 A 主张民贵君轻 B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C 严刑酷法 中央集权 D 主张 兼爱 非攻 7 2 分 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的字样 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A 夏朝 B 春秋期 C 秦朝 D 西汉 8 2 分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 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 李斯说 周文 武所封子弟同姓 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仇人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 置诸侯不便 由此可以看出 李 斯明确反 A 禅让制 第 3 页 共 13 页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9 2 分 秦统一后 为维护皇权 巩固统治 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 其中 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 刺史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10 2 分 公元前 209 年夏 900 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 途中遇到大雨 不能按期到达 情急 之下 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押队的军官 发动起义 材料中的 领队人 是 A 李斯 韩非 B 项羽 刘邦 C 陈胜 吴广 D 商鞅 李冰 11 2 分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 事件是 秦统一中国 楚汉战争 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起义 A B C D 第 4 页 共 13 页 12 2 分 导致秦末陈胜 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 陈胜吴广欲夺权 B 秦朝苛捐杂税沉重 C 秦朝的残暴统治 D 不能按期到达渔阳 13 2 分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A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 在中央设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D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14 2 分 今天我们国家提出 以德治国 的治国方略 而西汉时期提出 以德化民 是在 A 高祖时期 B 文景时期 C 宣帝时期 D 光武帝时期 15 2 分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 战国 三国 B 战国 汉朝 C 汉朝 三国 D 汉朝 西晋 第 5 页 共 13 页 16 2 分 2016 年 3 月 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 汉武帝之孙 的墓中出土了一件绘有孔子像的漆器屏风构 件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 它可印证当时推行的措施是 A 颁布推恩令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设立司隶校尉 D 设十三州 17 2 分 下图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 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 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 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18 2 分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 来自古代水陆两条 丝绸之路 其中与陆上丝 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A 张骞 B 哥伦布 C 郑和 D 马可波罗 19 2 分 下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 其中 4 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中人物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祖冲之 B 顾恺之 C 司马迁 D 贾思勰 20 2 分 某班级准备举行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图片展 可入选 秦汉 篇的是 A B C D 21 2 分 秦统一后 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第 7 页 共 13 页 D 隶书 22 2 分 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 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 不限于雕刻艺术 D 佛教盛行的结果 23 2 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春秋 D 汉书 24 2 分 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 他统治后期的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25 2 分 被鲁迅先生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的著名史学著作是 A 春秋 B 史记 C 汉书 D 资治通鉴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提出 以德治国 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 思想以 仁 和 礼 为核心 岳麓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 他说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 难易相 成 长短相形 等 材料三 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说一说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哪两位 人物继承和发展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最能体现老子思想 思辨色彩 的著作是什么 请写出老子在政治上的主张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韩非的主张 27 15 分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 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 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表现为高度的中 央集权 这是占主流地位的制度 张凯之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秦汉时期 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官员贪腐开创了监察制度并不断加以强化 摘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 1 材料一中制度是谁首创的 为加强中央集权 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2 材料二指出秦汉开创和加强了监察制度 那么秦朝和西汉在中央分别设立了什么监职 3 秦汉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有哪些措施 实行这样的措施有什么目的 28 25 分 东汉再现了治世局面的辉煌 但最终因黑暗的统治导致了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让我们走进东汉 去探究这一朝代的历史 帝王篇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3 页 专权篇 材料二 反抗篇 材料三 发如韭 剪复生 头如鸡 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材料四 所在燔烧官府 劫略聚邑 州郡失据 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 天下向 响 应 后汉书 皇甫嵩传 1 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新朝和东汉政权的建立者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并说出他们建立新朝和东汉的 具体时间 2 图一中的皇帝施政的结局如何 图二中的皇帝施政的措施有哪些 结局如何 3 材料二中的图示显示了东汉中期以后一种怎样的政治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 给东汉政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材料三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 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怎样的情绪 第 10 页 共 13 页 5 材料四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哪一次农民起义的情景 请写出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 领导人 结果和影 响 29 20 分 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图 1 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图 2 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什么 2 以上两个历史事件在的当时分别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 60 年设置了什么机构 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 除了上面的通道 还有那一条海上通道通往印度半岛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