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练习题答案版_第1页
水循环------练习题答案版_第2页
水循环------练习题答案版_第3页
水循环------练习题答案版_第4页
水循环------练习题答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循环 练习题 模拟题组 下图为 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 降水 B 地下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 2 图示区域由 北大荒 变为 北大仓 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有 A B C D 答案 1 D 2 C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信息可知 图中水循环环节有蒸发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 流 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第 2 题 图示区域由 北大荒 变为 北大仓 受人 类活动影响不大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因为降水属于大气活动 农业生产对大气活动影响小 开垦耕地 种植粮食作物 对地表径流 下渗与蒸发都有显著影响 图 1 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 图 2 为图 1 中河流甲 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 读图回答 3 4 题 3 图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A 湖泊水补给 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 冰川融水补给 D 雨水补给 4 图示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 A 乙河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径流季节变化小 B 湖泊的调节作用 C 乙河段冬雨补给多 D 甲河段植被覆盖率较高 答案 3 D 4 B 解析 第 3 题 由图示信息知 该地为地中海气候 故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 甲河段 流量大于乙河段 且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故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 河流补给湖泊 第 4 题 由上题可知 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 乙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 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 段小的主要原因是受湖泊的调节作用 B 正确 甲乙河段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都是冬雨 补给 植被覆盖率高 流量季节变化应较小 下表为 我国某省各区域水资源的年均供需情况表 单位 106m3 据表完成 5 6 题 区域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合计 河川引水2 1883 0302 4711 8279 516 水库调节1 0931 7601 16534 021地表水 径流量16 02217 02117 03717 62467 704 取水量4771 6241 4191113 631 供 水 量 地下水 雨水补给量4721 6101 6642503 996 5 出现过量抽取地下水状况的区域是 A 北部和中部 B 北部和南部 C 南部和东部 D 南部和中部 6 地表水利用率最高的区域是 A 北部 B 中部 C 南部 D 东部 答案 5 A 6 B 解析 第 5 题 表格显示北部地区地下水取水量是 477 雨水补给量是 472 中部地下水取 水量是 1 624 雨水补给量是 1 610 两地区地下水取水量均大于雨水补给量 存在过量抽取 地下水的现象 第 6 题 地表水的利用率是指河川引水 水库调节占径流量的比重 由此可 知四个地区的地表水利用率北部为 20 5 中部为 28 1 南部为 21 3 东部为 10 4 中部利用率最高 7 结合下图 回答问题 1 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 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 2 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 5 000 米 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3 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 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 结合水循环原理 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 画图略 箭头呈逆时针方向 2 高山冰雪融水 大气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3 水量平稳 没有明显的汛期 含沙量小 无结冰期 4 植被破坏 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 降水减少 气候变干旱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径流泥沙含量增大 湖泊调蓄作用减弱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 易引发洪涝灾害 植被破坏 加剧上游侵蚀作用 沟谷加宽加深 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 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 增大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第 1 题 由图示信息知 该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且河流注入海洋 据此判断其水循环 类型 第 2 题 结合该区域山麓地带自然带类型及山脉高度知山体上部有积雪冰川 并根 据图示信息判断河流补给类型 第 3 题 结合欧洲西部地形 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从水量及其变化 含沙量和结冰期等方面说明河流水文特征 第 4 题 植被的破坏对蒸发 下渗 径流及地表形态都会产生影响 高考题组 2012 天津文综 读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第 8 题 在城镇建设中 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 可呼吸地面 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8 采用 可呼吸地面 之后 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答案 B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 可呼吸 地面 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是增强了地面的下渗 蒸发功能 所以在图中水循环的四个 环节中 a 地表径流 减少 b 下渗 增加 c 地下径流 增加 d 蒸发 增加 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 包 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绿水是被蒸发 腾 的部分 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 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 9 10 题 9 下列流域中 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 塔里木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10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 下列措施中 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 水田改旱地 B 植树造林 C 覆膜种植农作物 D 修建梯田 答案 9 A 10 C 解析 第 9 题 气候干燥的塔里木河 内流河 流域降水后蒸发 腾 水 即绿水 的比例远大于其 他流域 外流河 径流量大 蓝水比例高 第 10 题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水分蒸发旺盛 非生产性绿水很多 覆膜种植农作物 植物根系可获得更多的水分 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 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 水田改旱地 会降低生产性绿水比例 植树造林能提高生产性绿水 比例 但比覆膜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小 况且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 修建梯田对生 产性绿水比例增减影响不大 2015 全国文综 圣劳伦斯河 图 a 是一条著名的 冰冻之河 图 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 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 11 12 题 11 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 2 个月 B 3 个月 C 4 个月 D 5 个月 12 据图示信息推测 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答案 11 C 12 B 解析 第 11 题 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 月平均气温在 0 C 以下的月份有 4 个月 大约从 12 月到次年 3 月 第 12 题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 水流速度快 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 13 2015 浙江文综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下题 材料 图 1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 2 为图 1 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 并分析成因 答案 全年水位高 全年水位在 3m 以上 高水位在冬季 6 月至 7 月 低水位在夏季 12 月 至次年 1 月 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 降水量丰富 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 滞留径 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 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解析 读图 2 可知 甲地河流全年水位在 3m 以上 全年水位高 该地在南半球 根据图中 月份 高水位在冬季 图中 6 7 月 低水位在夏季 图中 12 月 次年 1 月 水位年内变化 较为和缓 降水量丰富 根据图 1 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 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 节推迟数月 沼泽湿地调节径流 使水位变化和缓 14 2011 新课标全国文综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 2009 年 经济发达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 平方千 米 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 地形单调 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 图 1 示意 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 图 2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 简述该国气候特征 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 除建水坝外 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 地势低平 四周环海 陆 地上储存淡水 地表水 地下水 的条件差 河流短小 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达 生活 生产 对淡水需求量大 2 从邻国 马来西亚 购买淡水 邻国 马来西亚 面积较大 高温多雨 有较多淡水 两国 之间的海峡狭窄 输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 四周环海 可选适当 地点 建海水淡化厂 生产淡水 废水 污水 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 人口密度大 生 活 生产废水 污水 产生量大 解析 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