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故都的秋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体味故都的秋清 静 悲凉的特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散文的形和神 2 散文的景和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设计 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 前门情思大碗茶 视频 活跃气氛 导入课文 词作者选取前 门 蛐蛐 冰糖葫芦 窝头咸菜 杏仁豆腐 大碗茶来写 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 的故都风情画 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 但是 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 的时候 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 也不叫北京 而是叫北平 因此 郁达夫把它叫 做故都 板书课题 二 解题 作者及写作背景 故都 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 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 秋 字明确描写的内容 题 目很深沉 郁达夫 1896 1945 原名郁文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 散文家 出身于 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 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 社 1921 年 7 月第一部小说集 沉沦 问世 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 年发表 春风沉醉的 晚上 先后在北大 武昌师大 广东大学任教 1930 年 3 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 发后 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 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 抒情浓烈 有感伤情调 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 1934 年 8 月 由于种种原因 郁达夫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这段 时间 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 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 师生共同讨论 分析理解课文 1 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 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 北国的秋 清 静 悲凉 南国的秋 慢 润 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2 再读课文 思考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特点 明确 根据 清 静 悲凉 的三个层次 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 共有五 种景物 即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雨后话凉 胜日秋果 3 那么 作者在记叙描写秋景时 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 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 的 明确 既不是以时间为序 也不是以空间为序 应该说 是无序的 这正是散文形散 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 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 自然 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 清 静 悲凉 这么一个共同 点 作者正是以 清 静 悲凉 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 这就是文 章不散的 神 2 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 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 看学 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通过争论 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 形散神不散 特点的认识 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4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 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 试从主客观两方面 来分析 明确 的确 作者所写的秋景是 清 静 悲凉 的 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 秋形是 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 秋声是衰弱的残声 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 秋实也 是淡绿或微黄 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 来讲 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 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 也有三个因 素 第一 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 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逃避现实 第二 也跟作 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 三岁 丧父 在日本十年的异域生活使他饱受 屈辱和歧视 第三 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 郁达夫提倡 静 的文学 写的也多是 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 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就决定 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 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分析时可与 前门情思大碗茶 作比较 体现课堂线索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 但 词作者只选取前门 蛐蛐 冰糖葫芦 窝头咸菜 杏仁豆腐 大碗茶来写 勾勒了一幅具 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 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5 默读第 12 自然段 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 应该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 有情趣的人类 对于秋 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 深沉 幽远 严厉 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 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 析 如 A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 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 写得最出色而最 有味 B 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 可是这秋的深味 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 非要在北方 才感受得到底 A 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 B 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 C 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6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 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 味 板书 为了说明上述区别 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比喻 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 这是不对的 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 但比喻中有对 比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 味 6 读罢全文 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 还是悲秋 明确 颂秋 但是 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 悲凉的 因此可以说 是作者对故都的秋 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 教师总结时可套用 含泪的微笑 总结出 悲凉的颂歌 这个课时主题 7 默 读课文 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调的词语 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举 例说明 明确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 清 静 悲凉 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 3 物 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如 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 是写 静 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破屋 来住着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既写 静 同 时也写 清 疏疏落落 的衰草 体现了 悲凉 再如槐树落蕊一段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 突出了 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 阵扫后 几句 给人以悠闲的感觉 突出了 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几句 抒发了悲凉之感 正是紧扣 悲凉 8 本文的结构怎样 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 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中 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 根据 清 静 悲凉 的三个层次 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 共有五种景物 即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雨后话凉 胜日秋果 议论部分 从喻理的角度 进一 步赞颂自然之秋 赞颂北国之秋 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 并愿 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 直抒胸臆 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 首尾照应 回 环往复 中部充分展开 酣畅淋漓 四 通过复习总结全文 1 教师小结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 他希望能 清静 内心还有淡淡的 悲凉 正因为如此 他笔下的秋味 秋色和秋意 笼罩了一 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 暖色 的香山 不写游人如织的公园胜境 而写 租人 家一椽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移动培训新闻稿课件
- 医院轮岗机制轮岗前培训试题单项选择(附答案)
- 第三课 文本表达 图像主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华中科大版
- 微生物组与营养互作-洞察及研究
- 云平台兼容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机械部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机械设备安全培训大纲课件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数控镗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AM咨询I治理方法论
- 22.鲁迅 《过客》.电子教案教学课件
- 《艺术学原理》第一讲艺术学原理概述版剖析课件
- 万用表使用方法课件
- 转基因生物安全审定程序
- 教学课件-现代酒店管理基础
- 日语作文細やかな(细小)幸せにも感謝の気持ち 讲义-高考日语二轮复习
- 2009-2022历年河南省郑州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含答案带详解2022-2023上岸资料汇编3
- 新老物业移交表格(全套)
- 改装课件b737增压系统终定版
- 环境地学-1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