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比较魏源和严复的相同之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都参加了抗击英军侵略的战争 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 B C D 2 1 分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 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中国的首都 曾 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不被 占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第 2 页 共 12 页 D 3 1 分 一世怪杰的袁世凯 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 卒以伪造民意而亡 伪造民意 是指 A 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B 复辟帝制 C 刺杀宋教仁 D 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4 1 分 武汉义旗天下应 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事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 B C D 5 1 分 两千多年前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海军起步于 A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戊戌变法期间 6 1 分 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 第 3 页 共 12 页 林则徐 邓世昌 奕忻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A B C D 7 1 分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影响 意义或作用 下列选项中 准确描述新文化运动性质 的选项是 A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 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D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 1 分 打倒吴佩孚 联络孙传芳 不理张作霖 这是哪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作战方针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9 1 分 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 1921 年 6 月 29 日 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 偕行者润之 赴全国 之招 日记中的五个圆圈 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 共产主义者 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 怕泄露 只能 以圈代意 这里他怕泄露的 大事 是指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二大 D 遵义会议 第 4 页 共 12 页 10 1 分 下图人物被称为 东南实业领袖 一生创办了包括大生纱厂在内的 20 多家企业 他是 A 张之洞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张骞 11 1 分 1935 年 6 月 红四战士们高喊着 征服夹金山 创造行军奇迹 的口号艰难前行 战士们正在 进行 A 井冈山会师 B 南昌起义 C 万里长征 D 武昌起义 12 1 分 领导秋收起义 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朱德 D 贺龙 13 1 分 以下对 1927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达 不正确的是 A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第 5 页 共 12 页 B 使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 C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14 1 分 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 联共抗日 B 反蒋抗日 C 逼蒋抗日 D 国共合作 15 1 分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C 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 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16 1 分 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且标 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辛丑条约 的签订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 1988 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17 1 分 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读最准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 1 分 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开始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收复县城 1940 年下半年 1800 余次 2000 多千米 四五十个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淞沪会战 19 1 分 关于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 国民政府统计为 25 6 万人 日本 战史丛书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史 记载为 31486 人 1938 年至 1940 年武汉日军第 11 军作战伤亡统计为 650639 人 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A 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 日本统计更接近真相 C 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 无法辨别史料的真伪 20 1 分 南京大屠杀日本杀害中国军民 A 20 万人 B 30 万人 C 30 万人左右 D 30 万人以上 第 7 页 共 12 页 21 1 分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瑞金 B 北京 C 延安 D 西柏坡 22 1 分 在辽沈战役中 中央军委指示一定要先攻下某城市 就可以在东北战局上形成 关门打狗 的态 势 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 你认为这个城市是 A 山海关 B 锦州 C 沈阳 D 天津 23 1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 孟良崮战役开始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A B C D 24 1 分 1895 1898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主张 A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B 救国图存 变法自强 C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D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第 8 页 共 12 页 25 1 分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 抵制学校开设的 列女传 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 在宿舍里 她 们常常聚在一起 争得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 逃婚 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 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 料反映的是 A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26 4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后期以来 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 近代化运动就开始了 不同 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 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 来不 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萧功秦 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梁启超认为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康有为认为 东西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 开国 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也 马洪林 戊戌变法研究百年回顾 材料三 康有为认为 洋务派 购船置械 可谓之变器 不可谓之变事 设邮使 开矿务 可谓之变事 而 不可谓之变政 严复认为 洋务运动的缺点是 大抵务增其新 而未尝一言变旧 盗西法之虚声 而沿中土之实 弊 中国近代史丛刊 戊戌变法 材料四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 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 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 的 唯 一朝士 他还对皇上表示 若皇上责成变法 我唯举康某人 我则安能 在 孔子改制考 出版后 他曾 向皇帝奏称 康有为才华甚富 学术不端 所著 孔子改制考 最为荒谬 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 而徐察其 人品心术 第 9 页 共 12 页 萧功秦 危机中的变革 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1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 概括近代中国人实现近代化的目的 2 戊戌变法中 育人才 的相关法令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 概括维新派志士认为变法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说出该措施的具体表现 3 根据材料三 归纳康有为 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4 据材料二 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 是什么 27 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70 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的灾难 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 携手反法西斯侵 略 保卫世界和平 与此同时 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们不会忘记 大批苏联 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 同中国军民肩并肩对日作战 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会见俄罗斯老兵的讲话 1 列举二战中德国发动的突袭战 2 各国人民同仇敌忾 携手反法西斯侵略 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开始于哪一事件 列举中国抗日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4 回顾这场战争 你有什么感想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