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 窃臣等钦遵谕旨 将夷船缴到烟土三万余箱 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是 A 鸦片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武昌起义 D 虎门销烟 2 2 分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 迨 等到 流毒于天下 则危害甚巨 法当从严 若犹泄 泄 y y 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 鸦片泛滥成灾 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3 2 分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 魏源 B 林则徐 C 严复 D 邓世昌 4 2 分 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 区 第 2 页 共 15 页 A 上海 B 深圳 C 南京 D 厦门 5 2 分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 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西方国家希望通过 最惠国待遇 获得更多权益 B 西方国家想借 修约 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 清朝政府没有遵守 南京条约 各项条款的规定 D 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京的要求 6 2 分 1854 年 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 新的贸 易市场尚待进行 1856 年 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 强调 商业关系的推广 以上材料表明 英法发动第 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7 2 分 鸦片战争时在位的皇帝是 A 乾隆帝 B 道光帝 C 咸丰帝 D 光绪帝 8 2 分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 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 七子之歌 第 3 页 共 15 页 的一部分 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9 2 分 在 中华帝国的衰落 一书中 有这样的评论 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 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 倭寇 击败大清帝国 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 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 的 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日战争 10 2 分 2018 年是农历戊戌年 120 年前中国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 这一变革开始了 A 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 B 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1 2 分 如下图所示图片所反映的信息 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是 A B 第 4 页 共 15 页 C D 12 2 分 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此事 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C 清北洋舰队全国覆没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3 2 分 下面示意图中所反映的历史过程 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14 2 分 小明计划明年国庆节去参观辛亥革命遗址 你猜他会去哪里呢 A 武昌 南京 B 天津 北京 C 延安 遵义 D 上海 广州 第 5 页 共 15 页 15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左宗棠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D 16 2 分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 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 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 义上来 这是它的优点 但也带来弱点 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 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 A 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 D 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指导 17 2 分 共争青岛归还 同看国贼罢黜 欢呼学生复课 庆贺商店开门 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8 2 分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 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 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 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 苦苦追求 披肝沥胆 旗帜更鲜艳 歌词中 南湖的红船 代表的事件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A 中共成立 B 井冈山会师 C 遵义会议 D 延安抗日 19 2 分 打倒列强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这首慷慨激昂的 国民革命歌 唱响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20 2 分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政权 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的 开辟始于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1 2 分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 重建 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 1937 年的中国 可能曾经看到的 情形有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报纸上刊登 九一八事变 的消息 有人在阅读 新青年 青 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毛泽东亲赴重庆 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 B C 第 7 页 共 15 页 D 22 2 分 有这样一座城市 它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 它为抗战时期日军 在这里屠杀了 30 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 这个城市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23 2 分 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A B C D 24 2 分 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指挥者规模战绩 1940 年 8 12 月彭德怀八路军投入 105 个团毙伤日伪军 25000 多人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豫湘桂战役 25 2 分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 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 正确 的是 第 8 页 共 15 页 辽沈战 转战陕北 解放北平 挺进大别山 A B C D 26 2 分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 北伐战争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7 2 分 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右图 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 阴影 所发生事件的特点 结果或作用 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战略反攻开始 国民党政权覆灭 第 9 页 共 15 页 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 B C D 28 2 分 1948 年的最后一天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 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 几如雪花 飞来 一切唯听天命而已 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 C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 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29 2 分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 抵制学校开设的 列女传 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 在宿舍里 她 们常常聚在一起 争的面红耳赤 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 逃婚 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 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 料反映的是 A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30 2 分 2014 年 9 月 1 日 民政部公布了首批 300 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 图 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第 10 页 共 15 页 A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 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31 15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代国歌 义勇军 进行曲 的雄壮旋律中 毛泽东按动电钮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广场上 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 象征 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 28 年的光辉历程 材料二 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 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阅读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 史意义 2 材料二中的内容是毛泽东给哪一建筑的题词 3 三年以来 三十年两个以来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分别指中国革命的什么时期 后两个 时期分别由哪一历史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 32 13 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 中 铸就了惊天动地 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 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 也是时代 的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按照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 创举 或事件 意义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改变了军队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开创了一条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2 材料二 202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七年级 1 班同学开展了 诗歌长征 纪念活动 品读毛泽 东的 长征 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 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3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从面对外来侵略 国难当头之际 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 从掩埋了牺牲战友 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 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 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 到 1938 年在正面战场和 1940 年杂敌后战场 中华儿女一致抗日 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 根据材料总结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3 20 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阅读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 1840 1949 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 沉沦 谷底 上升 三个阶段 在 1840 1901 年期间 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沉沦 从 1901 年到 1920 年期间 中国历史表现为 谷底 1921 年以后 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 上升 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终于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反动统治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第 12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20 世纪的最后 20 多年 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 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 全面从严治党 动员令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 如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 两翼齐飞 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2015 年 1 月 14 日 新华日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 1840 年中国历史开始 沉沦 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 沉沦 2 材料中所指的 28 年 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材料三所述 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 中国 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指什 么道路 4 材料四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