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B卷新版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B卷新版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B卷新版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B卷新版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 2626 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1998 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 商务印书馆 B 福州船政学堂 C 江南制造总局机械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2 2 分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同一年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它是 A 新文化运动开始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 明定国是 诏书颁布 3 2 分 2015 八上 岳阳期末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A 清朝末期 B 民国初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时期 4 2 分 百日维新成果 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改称北京大学 这些信息点共同指向 A 清华大学 第 2 页 共 7 页 B 京师大学堂 C 复旦大学 D 黄埔军校 5 2 分 2017 八上 苏州月考 报纸 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 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下 列表述有误的是 A 鸦片战争后 在北京创办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中 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 三民主义 C 陈独秀等以 新有年 杂志为主要阵地 掀起新文化运动 D 李大钊创办 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 6 2 分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这两句话反映的封建制度是 A 封建行政制度 B 封建军事制度 C 封建科举制度 D 封建法律制度 7 2 分 2018 九上 扬州期末 中国近代明确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主张的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邓世昌 D 李鸿章 8 2 分 下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 注 光绪元年为 1875 年 某天的日记 其中部分字迹 印刷不清 这部分字迹应是 第 3 页 共 7 页 A 兴办洋务 B 兴办学堂 C 停止科考 D 结束帝制 9 2 分 2016 七下 东城期末 观察下面表格 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在 1876 年开设的科目课程表 它是 年次八年课程规划 第一年认字写字 浅解词句 讲解浅书 第二年讲解浅书 练习文法 翻译条子 第三年讲各国地理 读各国史略 翻译选编 第四年数理启蒙 代数学 翻译公文 第五年讲求格物 几何原本 平弧三角 练习译书 第六年讲求机器 微机分 航海测算 练习译书 第七年讲求化学 天文测算 万国公法 练习译书 第八年天文测算 地理金石 富国策 练习译书 A 福州船政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万木草堂 10 2 分 2018 八上 辉县期末 中国近代的教育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 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下面有关 近代教育的场景描述 不符合史实的是 第 4 页 共 7 页 A 李鸿章见证了京师同文馆的创建 B 康有为 梁启超参加过科举考试 C 陈独秀参与了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发表演讲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 材料二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 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 严复对废 XX 的评价 材料三 1912 年中国初中开设课程 修身国文外 语 历 史 数学博物理化法制经济画 图 乐 歌 体操手工家 事 园 艺 缝纫 1 材料一是哪所大学的旧址 什么时期创立的 与哪位皇帝有关 1912 年该校改名为北京大学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想一想清政府于 1905 年废除了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 大事 3 根据以上表格 对比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 说说你的看法 难度题 挑战一下哦 12 15 分 2014 重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5 页 共 7 页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 洋务运动兴起后 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 以 培养近代实用人才 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 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 中文外 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 应 用科学 工艺制造 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 洋务教育逐渐 迈向近代化 甲午战争后 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 明治政府建立后 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 1872 年 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 尤 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 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 学制 19 世纪 80 年代 日本对教育制 度进行全面改革 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 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 职业 教育培养 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 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 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摘编自陈时见 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3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13 20 分 洋务运动时期 它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和维新人才应运而生 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 旨 在这一时期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 军事和科技人才 戊戌变法时 期 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 戊戌变法后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它被保留下来 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但教学内容仍以经学为主 科举制 仍然存在 而且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 它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 才能取得做官资格 每到科举试期 学生 纷纷请假赶考 这样 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 外交 科技 人才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 请回答 1 第 6 页 共 7 页 它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和维新人才应运而生 中的 它 指的是什么 2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指的是什么 它的创办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它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 才能 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 外交 科技人才 后来这种状况是怎样改变的 第 7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