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据下面三幅图提供的信息 我们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不包括 A 考古发现 B 上古的神话传说 C 文献资料 D 网络小说 2 2 分 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3 2 分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 耕作技术先进 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关 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 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和粟 B 战国时期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 唐朝时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D 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表明宋代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4 2 分 2015 年 11 月 7 日 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 世纪之握 如图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 第 2 页 共 12 页 说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 两岸人民都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 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 炎 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 2 分 右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 商 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 部分应填 A 商汤灭夏 B 盘庚迁殷 C 西周建立 D 西周灭亡 6 2 分 创制 炮烙 等严刑来残酷镇压人民的暴君是 A 启 B 纣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7 2 分 它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享有 镇国之宝 的美誉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002 年列入禁止 出国 境 展览文物名单 这一文物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B C D 8 2 分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 隶书 金文 小篆 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出现的是 哪种 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 隶书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9 2 分 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 这一观点出自于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10 2 分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 谁让没有凭证 的人住宿 就要连坐 商鞅因此无可奈何 这个 作法自毙 的故事 说明了 A 变法违背民意 第 4 页 共 12 页 B 变法深入贯彻 C 变法遇到阻力 D 变法宣告失败 11 2 分 从长城的建筑设计看 体现其最初建造目的的是 A 在沿线险要处构筑空心台 烽火台 B 阻断中原与北方民族的经济往来 C 城墙内部石刻图案精雕细琢 D 尽可能融合当地自然环境 12 2 分 一位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了一些史实 见下表 这些史实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 A 边疆管理 B 经济往来 C 文化交流 D 政体演变 13 2 分 下面的文字 字体是隶书的是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4 2 分 下图是中国象棋棋盘 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 所以叫 象棋 与象棋中的 楚河汉界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秦末农民战争 B 秦统一六国 C 长平之战 D 楚汉之争 15 2 分 史记 蒙恬列传 中有 筑 因地形 用制险塞 起临洮至辽东 延袤万余里 A 灵渠 B 都江堰 C 郑国渠 D 长城 第 6 页 共 12 页 16 2 分 汉武帝雄才大略 为了巩固统治他颁布了 推恩令 推恩令 的主要作用是 A 平定叛乱 B 让农民得到封地 C 排斥异己 D 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17 2 分 与我国象棋中的 楚河汉界 有关历史人物是 A 商纣王与周武王 B 秦二世与陈胜 C 项羽与刘邦 D 陈胜与吴广 18 2 分 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 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 戚继光抗倭 B 丝绸之路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19 2 分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帛 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 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 并 不便于人 乃造意 发明 创造 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 A 毕升 B 蔡伦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20 2 分 治疗疾病不如预防疾病 早在东汉时期 医圣 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中就提倡这一理念 他所 第 7 页 共 12 页 写的著作是 A 论语 B 水经注 C 齐民要术 D 伤寒杂病论 21 2 分 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A 李白的诗豪迈飘逸 清新瑰丽 他被称为 诗仙 B 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 风格 沉郁顿挫 他被称为 诗圣 C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 人们将他们并称为 苏辛 D 司马迁的 史记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22 2 分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 其道具有四样 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 是 书桌上有一卷纸 墙上挂有 魏国疆域图 桌上有 史记 一书 书柜中摆放 着印制的书籍 A B C D 23 2 分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农 林 牧 副 渔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第 8 页 共 12 页 D 史记 24 2 分 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 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这一特点形成的 历史原因是 A 昭君出塞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5 2 分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 商鞅 B 李悝 C 李冰 D 诸葛亮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 40 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出 名的有 72 人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以 为政以德 材料二 第 9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 他 的历史地位 2 材料二中以这几个人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 它是什么 这一局面的 出现有什么影响 3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 孟子 庄子 韩非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7 15 分 翻开中国古代史 我们可以发现 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 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 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 氏 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摘自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 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 进行改革 改用考试的方法 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 官员 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 不问什么门第 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 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商君 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 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 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 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3 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 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