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C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C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C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C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公元六世纪末期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 完成南北统一的王朝是 A 秦朝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2 2 分 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唐朝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唐朝经济 文化世界领先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A B C D 3 2 分 威尔 杜兰特在 世界文明史 里写道 中国的科举取士 没有操纵的提名 没有伪君子卑鄙的 争夺 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 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 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A 自由性 B 广泛性 C 民主性 第 2 页 共 11 页 D 公正性 4 2 分 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记载 隋炀帝 从公元 604 年 11 月发诏 第二年 2 月正式启 动 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隋炀帝下诏启动的是 A 修建长城 B 开凿大运河 C 设进士科 D 改进印刷术 5 2 分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C 减轻刑罚 D 善于纳谏 6 2 分 旧唐书 称武则天 制公卿之死命 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 独断专权 小明却说 对人民来说 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在位期间出现了 开元盛世 的局面 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发展农业生产 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7 2 分 成语 金榜题名 独占鳌头 三元及第 所反映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下列事件中 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A 玄奘西游 B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 说唐蕃已经 和同为一家 了 C 鉴真东渡日本 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9 2 分 以和为贵 和平交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A B C D 10 2 分 苏瑾以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为主题进行探究 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符合史实的是 A 郑和下西洋彰显强大国力 B 开辟丝绸之路 C 经济重心已实现南移 D 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学 11 2 分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 兼收与并蓄 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 下面属于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事 件是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A B C 第 4 页 共 11 页 D 12 2 分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 货币 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 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 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3 2 分 唐朝哪位诗人的诗飘逸洒脱 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并享有 诗仙 的美 誉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欧阳询 14 2 分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历经坎坷 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位 诗人是 A 韩愈 B 白居易 C 李白 D 杜甫 15 2 分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在 垂老别 一诗中描绘的惨 第 5 页 共 11 页 状 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 安史之乱 C 宦官专权 D 藩镇割据 16 2 分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图中 c 处应该填写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五代十国 D 安史之乱 17 2 分 唐朝由盛而衰 一蹶不振的转折点是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七国之乱 D 八王之乱 18 2 分 下侧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第 6 页 共 11 页 A 秦朝暴政 B 赤壁之战 C 贞观之治 D 安史之乱 19 2 分 唐朝 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 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其灭亡的标志 A 安史之乱爆发 B 安史之乱结束 C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 朱温建立后梁 20 2 分 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 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B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战国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D 秦汉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1 7 分 看图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运河的中心是 A 地名 运河两端 B 北达 地名 C 南至 地名 从北到南 运河四段 D E F G 22 2 分 武则天统治时期 大力发展科举制 创立 制度 亲自面试考生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清 朝康 雍 乾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实行 制造了大批冤狱 23 6 分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他的诗有 诗史 之称 2 发动 陈桥兵变 的后周大将 3 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政权者 4 南宋的抗金名将一位 5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是 6 册封达赖五世为 达赖喇嘛 的是 24 2 分 唐朝改进了生产工具 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唐朝商业繁荣 成为一 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25 2 分 755 年 借口朝廷出现奸臣 和部将 一起发动叛乱 史称 安史之乱 第 8 页 共 11 页 26 1 分 907 年 朱温建立了 政权 唐朝至此灭亡 三 三 材料题材料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7 20 分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 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阎立本 步辇图 材料二 唐太宗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成信 虔奉欢盟 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 每岁以绢二十 万匹 银一十万两 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 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昭昭天监 当共殛之 远具披陈 专俟 报复 不宣 谨白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幅图反映了唐朝和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请举出和这个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 具体事例 2 结合材料二 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 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4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 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0 页 共 11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二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