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I)卷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下列不属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A 洗衣机 B 电冰箱 C 电子计算机 D 电风扇 2 2 分 某条约第 2 条规定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 不论其理由为何 其他两 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这一条款中的 其他两缔约国 指 A 英国 法国 B 法国 俄国 C 德国 奥匈帝国 D 英国 俄国 3 2 分 哪一人物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A 但丁 B 伏尔泰 C 达 芬奇 D 莎士比亚 4 2 分 李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 你认为这个名称 应该定为 A 资产阶级革命 B 资产阶级改革 第 2 页 共 10 页 C 民族统一运动 D 思想解放运动 5 2 分 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根本的不同点是 A 革命进行的方式 B 人民群众的参与 C 旧统治的结束 D 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 6 2 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 浪花 的主要不同 主要表现在 A 建立的社会制度 B 革命进行的方式 C 人民群众的参与 D 旧统治的结束 7 2 分 下图所示位置是哪一个国际性机构的总部所在地 A 联合国 B 国际联盟 C 北约组织 D 欧洲联盟 8 2 分 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大肆屠杀犹太人 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不满 鼓吹领土扩张和战争政策 产生于破坏最大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 A B C D 9 2 分 这不是和平 这是 20 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的预言说明了 A 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仍然存在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终将激化 C 凡尔赛和约 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 却种下了新的仇恨 D 英法与美国在争夺国联领导权上势不两立 10 2 分 下列关于下图的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A 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国会纵火案 B 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 C 暴行的制造者是德国的纳粹党 第 4 页 共 10 页 D 制造暴行的目的是迫害犹太人 11 2 分 统计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持续时间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4 年多30 多 15 0 70 3 1805 A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 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 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12 2 分 1945 年 2 月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 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雅尔塔会议 关于这次会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会议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B 中国首脑与苏美英首脑会晤共同通过有利于中国抗战的决议 C 会议决定取消国际联盟 成立联合国 以维护世界和平 D 苏联决定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利于加快战争的胜利 13 2 分 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 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第 5 页 共 10 页 C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D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4 2 分 如表是 1951 1991 年美 日 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表述 不正确的是 国家 年份 美国西欧日本 1951 年 48 6020 801 60 1970 年 37 8328 809 50 1991 年 33 3037 0018 20 A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B 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D 西欧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15 2 分 战后 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 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 B C D 第 6 页 共 10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16 25 分 20 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对此某班同学展开探究活动 请你按照问题要求 完 成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材料一 探究活动二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 是的 盟友 是的 但是 他们正在与我们 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 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摘自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探究活动三 对全球化的认识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 敲门砖 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 家应该团结起来 抑制全球化 江时学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拉美国家的实践 1 材料一中图片一 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 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 下去 为什么 2 二战 结束后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开始了长时间的 冷战 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伴随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整体态势是如何 3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情况 第 7 页 共 10 页 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请指出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 5 你赞同材料三的观点吗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17 20 分 阅读下列表格与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 年同 1929 年相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外贸 工业产量 失业人数情况表 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46 2 40 6 28 4 16 5 8 4 37 2 工业产量下降 70 69 1 50 48 50 2 3 失业人数1700 万476 万近 300 万85 万300 万近 3000 万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938 年罗斯福在谈到 新政 时说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 地纠正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材料三 1913 1937 年苏联 俄国 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 1913 年 1928 年 1932 年1937 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53221 机器制造业 442121 拖拉机无 42121 联合收割机无无 2111 汽车 总数无 127553 其中载重汽车无 116421 电力 15107432 录自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第 8 页 共 10 页 1 材料一表格中出现外贸缩减 工业产量下降 失业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应对危机 美国和德 国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2 材料二中 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是指什么 材料中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是指罗斯福开创了什么新 模式 他希望 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实质是什么 3 材料三表格中 1928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呈现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程中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 4 根据以上材料 谈一谈美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