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D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D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D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D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9 秦末农民起义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四川教育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909 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相城期末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之争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 项羽势力弱小却依赖武力 C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 项羽在垓下兵败自刎而亡 2 2 分 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 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 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度 C 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货币 D 它被陈胜 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直接推翻 3 2 分 2016 七上 东台期中 贾谊 过秦论 中写道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 而景从 山东豪杰并起遂亡秦族矣 其中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指的是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国人暴动 D 大泽乡起义 4 2 分 2016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楚汉之争 刘邦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 赢得民心 B 实力雄厚 第 2 页 共 14 页 C 破釜沉舟 D 瓦解敌方 5 2 分 2016 青岛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其中 破釜沉 舟 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 城濮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6 2 分 2017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陈胜 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A 大泽乡 B 巨鹿 C 渔阳 D 陈县 7 2 分 俗话说 人以类聚 物以群分 把夏桀 商纣 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 他们最突出的 相似点是 重用人才 重视农业 统治残暴 末代国君 A B C D 8 2 分 2016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焚书坑儒 摧残了古代文化 第 3 页 共 14 页 B 统一六国的货币 度量衡 C 修筑长城 徭役繁重 D 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 9 2 分 2017 七上 益阳期中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下列 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 修建阿房宫 A B C D 10 2 分 2017 七上 彝良期末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陈胜 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刘邦 项羽起义 D 绿林 赤眉起义 11 2 分 2019 七上 东安期末 下列成语 典故中 与刘邦 项羽及 楚汉之争 直接有关的是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草木皆兵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A B C D 12 2 分 2019 七下 甘南开学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有关大泽乡起义的成语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指鹿为马 B 退避三舍 C 邯郸学步 D 揭竿而起 13 2 分 2018 七上 紫金期中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 肯过江东 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建立 张楚 政权 A B C D 14 2 分 2018 七上 鱼台期中 蒲松龄的名联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联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A 春秋和战国 B 汉初和战国 C 战国和三国 D 秦末和春秋末 15 2 分 2019 七上 珠海期中 公元前 207 年 项羽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 秦军有 30 万人 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 楚军过了漳河 背河扎营 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 然后砸破锅 凿沉船 烧掉军营 楚军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 最终打败秦军 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第 5 页 共 14 页 C 揭竿而起 D 打草惊蛇 16 2 分 2017 七上 姜堰期中 下列说法中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无关的是 A 起义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B 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 吴广 C 起义首先在大泽乡爆发 D 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7 2 分 下面是我国古代几次著名战役 根据所学知识 请按发生的先后时间排序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牧野之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18 2 分 2019 七上 灌阳期中 贾谊的 过秦论 中以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的名称是 A 国人暴动 B 武王伐纣 C 秦末农民大起义 D 楚汉之争 19 2 分 2019 七上 兰山期中 成语 篝火狐鸣 讲是陈胜 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 事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 使隐隐约约像磷火 同时又学狐叫 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据此判断 篝火狐鸣的地点 在 A 渔阳 第 6 页 共 14 页 B 陈县 C 大泽乡 D 郦山陵 20 2 分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秦朝 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 的灭亡 也 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 这个 正确的思想 是指 A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1 2 分 2017 七上 芒市期中 有人曾形容秦朝 赭衣塞路 囹圄成市 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 的犯人 监狱里关满了人 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 社会治安混乱 B 国民素质不高 C 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 刑法严酷 22 2 分 2017 七上 靖江期中 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 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建立张楚政权 大泽乡起义 吴广 陈胜被杀 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 B C 第 7 页 共 14 页 D 23 2 分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 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和战国 B 秦和春秋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24 2 分 下图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 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 渔阳 B 陈 C 大泽乡 D 垓下 25 2 分 能反映秦末农民起义壮举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纸上谈兵 D 揭竿而起 26 2 分 2017 七上 江门月考 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 第 8 页 共 14 页 要体现在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 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27 2 分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和清朝大兴 文字狱 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 目的是 A 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B 防止人民反抗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压制知识分子 28 2 分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 A B C D 29 2 分 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 陈胜 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 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 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 刘邦 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第 9 页 共 14 页 30 2 分 在秦朝时期 流行这样一句童谣 阿房 阿房 亡始皇 对这句童谣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阿房起义将会灭亡秦朝 B 秦朝滥用民力 激化了社会矛盾 C 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 秦始皇将在阿房宫去世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31 20 分 2019 七上 莘县期中 秦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请结合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 高祖本纪 记载 高祖率军到达咸阳后 与士兵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余 悉除去秦法 使得秦人大喜 民心安定 最终大胜 1 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末的哪次起义 这次起义有何历史意义 2 材料二中的高祖是谁 他与谁进行了长达 4 年的较量 最终取得胜利 请写出这次战争的名称 3 通过材料二 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32 15 分 2016 七上 海西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 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一上缴国家 当时 全国人口约 2000 万 被征发去打仗 服劳 役的有二三百万 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 共有十多种 如腰斩 车裂等 犯罪的人 轻者罚作苦役 重者动辄处死 一 人犯法 亲族都的处死 一家犯法 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他们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材料一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 材料二中 亲族都得处死 邻里都受牵连 的刑法当时分别称作什么 3 材料三中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 他们为什么要发动起义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说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 的创立者 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在中国 历史上 消灭了封建领主制 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 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 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 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 丧失了进取的方面 志得意满 求神仙 修宫室 残酷地压迫人民 到处游走 消磨岁月 无聊得很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1 从材料一看 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毛泽东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 与材料一相比 材料二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3 你能说一说材料三称赞了哪一历史事件吗 秦王扫六合 有何历史意义 3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 烧荒和耕种水稻 民食鱼稻 以渔猎山伐 采集 为业 饮食还给 食物 供给有保障 不忧冻饿 亦亡千金之家 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 地广野丰 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 几个郡 忘饥 丝绵 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第 11 页 共 14 页 宋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西汉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 请你算一算从西汉建立到东晋建立相 距多长时间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 江南经济发展状况有何不同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5 20 分 2017 七上 大丰期中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水利建设篇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华阳国志 蜀志 材料二 改革探索篇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三 横扫六合篇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材料四 巩固统一篇 第 12 页 共 14 页 材料五 走向灭亡篇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 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 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 田 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 一家难团圆 如触犯法律 刑罚极为残 二世继位后 统治更残暴 秦朝民谣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天府 的由来直接得益于谁主持修建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2 材料二中的商君曾在秦国推行变法 请写出他的名字 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出秦王的功绩 4 根据材料四中图 1 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 根据材料四中图 2 3 分别写出秦 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5 材料五反映了秦朝的统治有何特点 这种特点与秦朝的灭亡有何关系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