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沪科版沪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 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 我们会首 先看到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 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从此开始 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 的百般苦难 这场战争 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黄海大战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解放战争 2 2 分 有人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扩张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 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 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洗劫烧毁圆明园 3 2 分 辛亥革命时期 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 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 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4 2 分 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 覆没于 19 世纪 90 年代 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 第 2 页 共 12 页 寻访历史遗迹 可以去下列哪个地方 A 广州虎门 B 福建马尾 C 天津大沽 D 山东威海卫 5 2 分 在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 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6 2 分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7 2 分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 陈独秀 李大钊 孙中山 A B C 第 3 页 共 12 页 D 8 2 分 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 这一年是 A 1895 年 B 1897 年 C 1898 年 D 1901 年 9 2 分 电视剧 那年花开月正圆 在东方卫视热播 该剧女主角周颖在 19 世纪 80 年代可能经历或看到 的事件是 A 和陕西巡抚赵白石合开陕西织布局 B 沈星移在重庆同英商进行生丝贸易 C 传教士约瑟夫在陕西传教 遭到了义和团的追杀 D 古月洋布庄的胡永梅在销售日本在苏州工厂生产的洋布 10 2 分 图说历史 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反抗外来侵略 B 推翻清王朝统治 C 近代化探索 D 掀起工农武装割据 11 2 分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 欢呼 声中失败的 对 胜利 和 失败 的理解 最恰当的说法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A 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后来被袁世凯取代 D 明确了反帝宗旨 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 12 2 分 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 C 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 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13 2 分 1916 年 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 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 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 说 上下联对不起来 作者说 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 篡夺革命果实 B 镇压二次革命 C 出卖了维新派 D 公然复辟称帝 14 2 分 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洪宪帝制 张勋复辟帝制 都是昙花一现 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这体现了辛 亥革命的哪一重大意义 A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C 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视野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 15 2 分 陈独秀在 新青年 上发表文章说 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洗刷干净不可 由此 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第 5 页 共 12 页 A 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 为马克思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 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16 2 分 1920 年 1 月 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 白话 随后改 语体文 一词为 国语 确立白话 语体文 的法律地位 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实业救国 C 三民主义 D 民主 科学 17 2 分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这首军校校歌创作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18 2 分 在北伐战争中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 A 朱德 B 叶挺 C 冯玉祥 D 孙传芳 19 2 分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南京古 城墙上 我们可以 读到 的历史是 中华民国成立 第 6 页 共 12 页 蒋介石政府所在地 中共一大召开 太平天国都城 A B C D 20 2 分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B 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1 2 分 201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D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22 2 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 排列 完全正确的是 第 7 页 共 12 页 五四 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A B C D 23 2 分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 九一八事变 D 西安事变 24 2 分 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伟大抗日战争开端的是 A 七七事变日军炮轰卢沟桥 B 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C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 D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大屠杀 25 2 分 下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 解放日报 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 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历史信息 是 A 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 B 蒋介石命令张 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第 8 页 共 12 页 C 张 杨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 D 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元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 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 4 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拆毁大沽炮台 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准 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 指出哪个条款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这一条约签订的地点在哪 1912 年在这儿还发生了那一重大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2 材料二条约的签订跟哪场战争有关 根据材料二指出 与 南京条约 相比 该条约最大的危害体现在 哪里 3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请指出该条约的名称 并分析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7 30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 走向近代 化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 大开 第 9 页 共 12 页 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 只因为拥护那德漠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两位先生 才犯 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 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 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的图 1 和图 2 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图 3 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 这次运动 革命 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概括图 3 人物的历史功绩 3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为了实现其主张发起了变法运动 拉开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情 4 材料三中的 德 赛两先生 是指什么 图 4 人物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它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5 1919 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呈现了什么特点 6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 曲折推进 对此你有何启示 28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红军将士铸就的长征精神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 人们习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比喻为 新的长征 请回答 1 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2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哪一制度的逐步实行 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同时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 哪个 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 一夜崛起之城 3 在新长征的征途中 你认为红军的哪些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