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4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3 3 月考试试卷月考试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如图国画题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其含义是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 D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 打败了美帝国主义 2 2 分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为什么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 义勇军进行曲 定为国歌呢 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 的时候 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 学以致用 B 知耻后勇 C 居安思危 D 闻鸡起舞 3 2 分 如果今年有人应邀参加了中国 美国 法国三国的国庆 按时间他参加的顺序应是 A 法国 中国 美国 B 美国 中国 法国 C 美国 法国 中国 第 2 页 共 11 页 D 中国 美国 法国 4 2 分 下列那一项不是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是 A 国旗 B 国徽 C 国歌 D 首都 5 2 分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更有尊严 追溯历史 中华民族摆脱屈辱 有了 站起来 的 尊严 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 2 分 20 世纪以来 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 1949 年 1951 年 B 1949 年 1956 年 C 1949 年 1954 年 D 1949 年 1952 年 7 2 分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歌词中 当家作主站起来 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1938 年 5 月 19 日徐州沦陷 今年的这一天我市上空再次响起防空警报 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与徐州沦陷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9 2 分 下列有关 大跃进 的表述 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B 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所致 C 是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反映 D 首先开始于工业领域 掀起全民 大炼钢铁 运动 随后扩展到农业领域 10 2 分 下图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老百姓购买生活物品所需的票证 它体现了这一时 期我国 A 小农经济体制特征 B 计划经济体制特征 C 市场经济体制特征 D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特征 11 2 分 在进行 志愿军 最可爱的人 研究性学习时 你认为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当时的文献资料 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电影 开国大典 上甘岭 第 4 页 共 11 页 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B C D 12 2 分 中国人深知 户破堂危 唇亡齿寒 救邻自救 的道理 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 政府派兵援助时受中央政府委派 率中国军队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A 彭德怀 B 林彪 C 邓小平 D 刘伯承 13 2 分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多次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体现了农民在经营方式上 改为分户承包 自负盈亏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2 分 2017 年是香港回归多少周年 A 19 周年 B 20 周年 C 21 周年 D 22 周年 15 2 分 表反映了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第 5 页 共 11 页 A 乡镇企业的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16 2 分 邓小平说 在经济政策上 要让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企业 一部分工人农民 生活先好起 来 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设立经济特区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行 包产到户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 2 分 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A 一届人大召开 B 中共八大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 2 分 小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 制成了如下知识卡片 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 最合适的是 A 祖国统一大业 B 社会主义改造 第 6 页 共 11 页 C 改革开放 D 民族工作成就 19 2 分 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 表述最准确的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农民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A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0 40 分 中苏两国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但结局迥然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 年到 1933 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 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 端 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1928 1932 年 的指导下 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时 欧美 开始转向 苏联寻找出路 苏联 所采取的 计划 方式 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 20 世纪 30 年代 西方人士纷 纷前往苏联取经 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 我看到了未来 它行得通 一时之间 计划 成 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材料二 苏联的 袖们并没有像罗曼 罗兰期待的那样 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 政策弊端 以至于积重难返 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材料三 1953 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和政府制定了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到 1957 年底 第一个五年计划 超额完成 同 1952 年相比 工业总产值增长 128 农业总产值增长 25 钢产量增长近 3 倍 同时期 我国进行 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四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我 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 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革 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 依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 30 年代 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 30 年代 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的原因 3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这种体制的弊端 积重难返 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4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苏联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 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这种体制的弊端 积重难返 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5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 并指出材料中 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的实质 6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 并指出材料中 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的实质 7 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 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 场的作用 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 8 请指出新时期我党在理论上伟大觉醒的最重大贡献 在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我国政府不断探索市 场的作用 积极融入世界经济 请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人世界市场的三个阶段 21 15 分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首都 30 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 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 毛泽 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材料二 三大改造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极大地促进了工 农 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 中 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 169 人 候补中央委员 112 人 第 8 页 共 11 页 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 材料一反映的事件 新中国成立对我国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 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又有何意义 三 三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2 5 分 中国人的 中国梦 历经艰辛与坎坷 却从未停止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 运动倡导者的梦想 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 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 们自己的权位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33 年的新年 上海 东方杂志 推出了一个 新年的梦想 特刊 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 中国 梦 在各色的梦里 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 新年梦想 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 消除古代旧有的 社会差别 费正清 观察中国 1 材料一中 作者认为 运动倡导者 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这一观点是否 正确 简要说明理由 2 在材料二中 有人提出了 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的 新年梦想 结 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当时的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 新年梦想 3 材料三中提到两种 梦想 今天正在变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第二个 梦想 在农村政策上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 你认为应拥有怎样的 中国梦 23 5 分 为什么人们把志愿军称为 最可爱的人 24 5 分 抗美援朝战争中 涌现出了邱少云 黄继光等无数的英雄人物 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 作为 21 世纪的青少年 我们应该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