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第第 1212 课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案学案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内涵和具体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课前自主学习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 决定以 为中心 实行 2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 年先在 省和 省试点 进而在全国推行 为 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1983 年 废人民公社 建立 撤销生产大队 设立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的标志是 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 年 12 月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这次大会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召开的 为什么说它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 折 1 背景 1 1976 年粉碎 四人帮 后 在两年时间里 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2 1978 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 在 1978 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作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邓小平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 内容 1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 全会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错误方针 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并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 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 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例 l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得出这样结论的 主要依据是因为它 I A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B 否定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观点 C 果断地停止以 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 D 实行改革开放 开始改变过去长期实行的经济体制 变式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 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的 A B C D 知识点二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党和国家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哪些改革 有何影响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 背景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高速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长期以来 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经营管理高度集中 分配中搞平均主义 农民经营没有 自主权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到 1978 年 中国仍 有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2 过程 1978 年 安徽 四川 些农村 开始实行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这种责 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 极大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 不久 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 1983 年 中央决定撤销作为 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 建立乡 镇政府 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 建 立村民委员会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改革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 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该体制 造成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3 内容 管理体制方面 实行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 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改革方面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4 结果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企业有了竞争机制 增强了活力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效益显著 提高 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例 2 文革 以后 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 取消人民公社 D 放弃 以阶级斗争为纲 变式题 2 2007 江苏盐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安徽省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 跨了三大步 这从根本上表明 A 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B 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 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 只要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如何评价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 背景 1 改革开放以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是由中央统 一制定的 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商品供应的严重 不足 2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 改革 遇到重重阻力 国际上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改革进人关键 时期 3 1992 年初 邓小平视察南方 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 发展过程 1 1992 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1993 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作用 1 到 21 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 我国已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例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C 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变式题 3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的是 A 计划经济束缚生产的发展 B 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C 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 邓小平南方谈话 冲破思想束缚 巩固测试 1 邓小平曾说过 1977 和 1978 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 A 两个凡是 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C 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D 文革 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得到平反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从根本上看 这是 A 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 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 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3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 扶大厦之将倾 安邦柱国 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 狂澜于既倒 兴工扶农 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 1949 年 B 1956 年 C 1966 年 D 1978 年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普遍推行 根本原因是 A 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 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 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 D 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 5 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好祝愿 1979 年安徽省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 吃一斤买一斤 斤斤不断 横批 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了 A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6 近几年 我国政府通过采取减免农业税等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 这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A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 实现共同富裕 C 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D 加强宏观调控 7 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 不断探索 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这体现在 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词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B C D 8 我国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分田单干 离土不离乡 离土又离乡 其中 离土不离乡 指的是 A 撤销人民公社 建立乡镇政府 B 发展乡镇企业 C 进城打工 D 宴行家虚最仞音仵缃 l 9 历史上有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