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9 9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国际联盟 把虎门硝烟开始的 6 月 3 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 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 全球 禁毒第一人 的 A 左宗棠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2 2 分 天朝的崩溃 一书中写道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 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从此开始 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 这场战争 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3 2 分 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 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禁烟运动 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 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 A B C 第 2 页 共 11 页 D 4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主要是因为 A 两个事件的背景和导火线相同 B 两个事件的过程和结果相同 C 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D 发动者和进军路线相同 5 2 分 圆明园 我为你哭泣 同学们学习了 火烧圆明园 这段历史后 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 二次鸦片战争中 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 抢劫 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下图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 这伙殖民强盗是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6 2 分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 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 从中国 获取更多的好处 这 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7 2 分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其中 处应该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B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C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D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8 2 分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 封建统治者的腐朽 B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 自然灾害严重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9 2 分 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0 2 分 在 1895 年到 1898 年间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 严厉禁烟 抵御外侮 B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C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D 废除帝制 民主共和 第 4 页 共 11 页 11 2 分 关于洋务运动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 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 C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推翻清朝统治 D 后期的口号是 求富 12 2 分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A 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B 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都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贡献 D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3 2 分 有人说 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 能支持这一以观点的史实是 A 开放通商口岸 B 学习军事技术 C 废除八股文章 D 实行君主立宪 14 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曾经割占过中国领土的列强有 俄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A B C D 15 2 分 爱国诗人丘逢甲在 春愁 中写道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 第 5 页 共 11 页 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 2 分 某校八年级 1 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 甲午中日战争 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 其表述与史实 相符的是 A 战争爆发于 1894 年 结果签订了 南京条约 B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 犯下了滔天罪行 17 2 分 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B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C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D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灭 18 2 分 右图人物所言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这首绝命诗出自 第 6 页 共 11 页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9 2 分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 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 推翻君主制度 B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D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20 2 分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 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 身败名裂的风险 冷 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 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1 15 分 中国梦 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之梦 近代以来 辈辈仁人志士 为追 求 中国梦 而不懈努力 几多教训 几多启示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清政府官员耆英等人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 在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 的英军战舰 皋华丽 号上签约 条约签订时原无定名 史籍中又称 江宁条约 徐梁伯 蒋顺兴 江苏通史 晚清卷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 筹办夷务始 材料三 振兴中华 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 1894 年 11 月 24 日 孙中山起草的 兴中会章程 中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 辛亥革命 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四 下列三幅不同年份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次会议 1921 年 1935 年 1945 年 材料五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 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 全系由民族生存的点出发 设使内 战扩大 张 杨长期禁锢蒋氏 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 在这种情况下 共产党 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1 材料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在割地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据材料二指出 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3 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 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 从而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其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篡夺 4 材料四三幅图片 哪一幅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 请结合会议的内容 说明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崛起 5 材料五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的 和平解决 有何重大意义 通过以上回答 对于我们面临民 族前途抉择时有何重要启示 第 8 页 共 11 页 22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 A 条约 材料二 1860 年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 控制北京城 亦 斤被迫签订中英 中法 B 条约 材料三 1894 年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 次年 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 C 条约 材料四 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次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 D 条约 1 材料一 二 三 四中的 A B C D 四处分别是哪四个不平等条约 2 列举 A 条约的主要内容 3 列举 C 条约的主要内容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测算 1700 1820 年间 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19 世纪初 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 中国就有六个 扬州即属于其中之一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 人为地隔绝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 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鸦片贸易史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扬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重要商业城市的主要原因 2 材料二中马克思所说的 帝国 指的是哪国 殊死 的决斗指的是什么战争 从马克思对 帝国 的 论断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