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调研试卷(I)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调研试卷(I)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调研试卷(I)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调研试卷(I)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调研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9 9 月学情调研试卷 月学情调研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2 2 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3 2 分 电视剧 芈月传 曾在卫视热映 该剧的开篇便提到了在秦国发生的一场变革 商鞅变法 据 史书记载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这突出地说明 商鞅变法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4 2 分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下列与 汉武 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派蒙恬出使西域 采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 大规模反击匈奴 实行 推恩令 加强了中 第 2 页 共 13 页 央集权 A B C D 5 2 分 在书法艺术上有杰出成就 被称为 书圣 的是 A 周瑜 B 祖冲之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6 2 分 隋朝大运河是 A 以长安为中心 B 以涿郡为中心 C 以洛阳为中心 D 以余杭为中心 7 2 分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走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8 2 分 学习隋唐史后 你认为最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句话 A 文明初露曙光 第 3 页 共 13 页 B 分裂奔向统一 C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 繁荣与开放 9 2 分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是郭沫若先生在 1963 年为纪念鉴真逝世 1200 年而写的诗句 请问下列能够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的是 A 设计建造了赵州桥 B 编写 大唐西域记 C 设计建造了唐招提寺 D 编纂 金刚经 10 2 分 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 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安石 11 2 分 元朝 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名家辈出 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和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一起 被人们称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 A 窦娥冤 B 西厢记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12 2 分 根据下列第 组两部分著作的关系 能使第 组成立的一项是 神农本草经 和 千金方 第 4 页 共 13 页 齐民要术 和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几何原本 D 农政全书 13 2 分 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 他迁都到 A 殷 B 亳 C 阳城 D 镐京 14 2 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 集文字保护 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 你认为他应该建在 A 山东曲阜 B 北京周口店 C 四川成都 D 河南安阳 15 2 分 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 又称司母戊鼎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 重的青铜器 它铸造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汉朝 16 2 分 2001 年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选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京杭大运河 C 孔孟儒家思想 D 北京故宫 17 2 分 东汉名医华佗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 提倡预防疾病 B 创制了 麻沸散 五禽戏 C 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8 2 分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 杂剧不包括 A 说唱 B 杂技 C 歌舞 D 蹴鞠 19 2 分 下列帝王中 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相反的是 A 汉高祖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文帝 20 2 分 读书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教育精英推广读书 在宋朝时 全国范 围也兴起浓厚的读书风气 这得益于 A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科举制发展 第 6 页 共 13 页 B 宋朝武将地位特别高 C 宋朝社会人民素质高 D 宋朝科技发达促进教育发展 21 2 分 如图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 属于明朝的是 A B C D 22 2 分 秦汉时期 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 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 帝国采取 用制险塞 的隔绝固守 导途凿空 的外拓和 互通并举 等措施 这表现在 A 北讨匈奴 南征北战 开凿灵渠 B 联络月氏 北击匈奴 通婚和亲 C 修筑长城 通使西域 开辟丝路 D 修筑骚道 收复河套 开发象郡 23 2 分 下列地名在唐朝时被称为 天竺 的地方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印度 B 巴基斯坦 C 孟加拉 D 泰国 24 2 分 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 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25 2 分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 正确的 是 A 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 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 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 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6 15 分 1 观察下图 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第 8 页 共 13 页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2 观察图分析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特点 27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而足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 各民族纷 纷建立自己的政权 他们彼此征战 人民被屠杀 牛马被掠夺 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 大 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了南迁浪潮 改编自教科书 材料三 西晋末 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 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 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农业技术 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 一年稻麦两熟 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提高了粮食产量 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 常州历史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 它反映了当时汉朝江南怎样的经济状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西晋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带来了什么后果 第 9 页 共 13 页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28 20 分 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 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 与他们建立 了深厚感情 赢得了他们的爱戴 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 既是国君 又是朋友 由此保 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 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 不难看出 既有阶段性的友好 也有阶段性的战争 在和好阶段 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 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 在战争阶段内 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 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四 五世达赖金印 1 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 不得照抄原文 2 阅读材料二 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 成熟办法 举出唐太宗 赢得了他们的爱戴 的史实 3 分析材料三 举出北宋时期 阶段性的和好 阶段性的战争 的事例 4 据材料四 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第 10 页 共 13 页 29 20 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图片 完成下列各题 请回答 1 图一中的中央机构制度开创于哪个朝代 2 图二中是哪一朝代 在这一朝代 哪一个传统悠久的中央官职被废除 3 设置图三中军机处的皇帝是谁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影响 4 从以上三幅图片看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的趋势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