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新人教版备考新人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707 百家思想与百家思想与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7 六盘水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 我国古代思想家最 平提出 仁 的学说 主张 爱人 为政以德 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2 2 分 2016 七上 长春期中 认为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人们应该顺其自然 这是谁的观点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3 2 分 2016 九下 东台期中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材料中的思想核心是 A 无为而治 B 提倡法治 C 兼爱 非攻 D 仁 4 2 分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在战国时期主张法制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第 2 页 共 15 页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5 2 分 2016 七上 灵璧期中 战国末期 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 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 赞叹不已 说 我得见此人 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6 2 分 2017 厦门模拟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A 无为而治 B 为政以德 C 依法治国 D 兼爱非攻 7 2 分 2016 七上 大同期末 墨子主张 非攻 孟子认为 春秋无义战 这表明两位思想家的相同 主张是 A 实行 无为而治 B 反对不义战争 C 倡导以法治国 D 提倡仁和礼 8 2 分 2017 句容模拟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第 3 页 共 15 页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 9 2 分 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老子是道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B 昭君出塞 密切西汉与西藏少数民族的关系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改汉姓 穿汉服 学汉语 通汉婚等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D 唐朝统治者创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 10 2 分 2017 七上 兴城期中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 11 2 分 2019 七上 赵县期中 学了某课后 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 以德治班 颇有儒家真谛 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 要求大家互爱互利 颇有道家风范 英语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典型墨家风格 历史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 照章办事 深受法家影响 第 4 页 共 15 页 A B C D 12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学派林立 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主 要主张是 A 主张 兼爱 非攻 提倡节俭 B 主张改革 提倡法治 C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主张 仁政 治国 D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13 2 分 2018 七上 高邮期中 战国时期 有一学派主张 兼爱 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 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残害生命 这个学派是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14 2 分 2018 七上 徐闻期中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 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 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 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 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 丙生说 讲究衣服 的穿着是一种浪费 丁生说 何必麻烦 由上面规定 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学 派思想是 A 甲 儒 乙 墨 丙 法 丁 道 B 甲 道 乙 儒 丙 墨 丁 法 C 甲 儒 乙 法 丙 墨 丁 儒 第 5 页 共 15 页 D 甲 道 乙 墨 丙 法 丁 儒 15 2 分 2019 八上 滨州开学考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下列表格所示内容的学派 是 层面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 可以 不犯错误 家族 父母健在时 要对他们表示尊 敬和爱戴 国家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 臣民就听 从他召唤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16 2 分 2019 七上 沛县期末 学习了百家争鸣后 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 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 以德治班 熟谙儒家真谛 英语王老师讲究顺因自然 无为而治 典型墨家做法 数学张老师严格执行班规 照章办事 深受法家影响 A B C D 17 2 分 2019 聊城 春秋时期 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 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体现的教育思想 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诲人不惓 D 温故知新 18 2 分 2019 七上 台山期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论断 新观点 新思 想 专家们一致认为 法学界从十九大报告中感受到这些年依法治国的巨大成就 下列哪位思想家在春秋战国时 期也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观点 A 孟子 B 墨子 C 苟子 D 韩非 19 2 分 2019 七上 东莞期中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 是 A 夏桀暴政 人民怨声四起 B 西周灭掉商朝 实行分封制 C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 2 分 2019 泰安模拟 葛兆光在 中国思想史 中说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并可以作 为晋身之阶以后 表面上看来是胜利了 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由此可见 作者 认为儒学 A 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B 吸收了道家 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 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第 7 页 共 15 页 D 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21 2 分 2018 七上 紫金期中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乙 B 丙 C 甲 乙 D 甲 丙 22 2 分 2017 七上 孝感月考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 百家争鸣 出现的历史原因的是 A 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B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 C 统治者几乎没有推行文化专制 D 思想家著书立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23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期中 战国时期主张 以法治国 的代表人物是 A 庄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24 2 分 2017 七上 靖远期中 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 第 8 页 共 15 页 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5 2 分 电影 墨攻 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墨家代表革离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 其中他多次提出 A 春秋无义战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26 2 分 2015 菏泽 历史学家钱穆说 中国 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 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 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 学术思想最灿烂 是指 A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C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出现了儒 道 佛并立局面 27 2 分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人的解放 28 2 分 2017 高密模拟 儒家认为爱父母总要胜过爱其他一般的人 爱是有差等的 墨家则不然 它 第 9 页 共 15 页 坚持说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 这说明墨家主张 A 仁爱 B 仁政 C 兼爱 D 非攻 29 2 分 下列哪一家的学说最受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的欢迎 A 老子的道家学说 B 孔子的儒家学说 C 韩非子的法家学说 D 墨子的墨家学说 30 2 分 2019 七上 潜山期中 社团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 他们的台词对应正确的 有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韩非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孙武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墨子 兼爱 非攻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3113 分分 第 10 页 共 15 页 31 20 分 2019 七上 融安期中 材料一 他 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 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 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二 他 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育哲学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 有些人创立学说 广招学生 大办私学 在 思想 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1 材料一中的 他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2 材料一中 他 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材料二中他突出体现 将人看 作是平等的 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3 请用一句话评价材料一 二中的 他 4 材料三中 繁荣局面 具体指什么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3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恶 其善伪也 可学而能 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 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 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无争 人群 争则乱 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 使欲必不穷于 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 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 治之端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君者 国 之隆也 父者 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 二而乱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 之 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 人有其治 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 荀子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 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秦汉 以后 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 兼纳百家 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 民文化 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第 11 页 共 15 页 冯天瑜等著 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国家有两种实力 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 硬实力 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 吸引力的 软实力 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 自豪感 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 自己的 软实力更优越 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 思想的宣传 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 主流 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作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 并积极地向 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整理自塞缪尔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 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帝国文化 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 软实力 的认识 33 15 分 2016 安徽 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 墨家 法家 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 聚徒讲学 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 的学派 在理论上自成体系 标新立异 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儒家设立的私学 首推孔子 据史书 记载 孔子以诗 书 礼 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 中国大学教 育史 材料二 第 12 页 共 15 页 曲士培 中国大学教育史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 位 2 根据材料一 二 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 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34 28 分 2016 七上 惠民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故而知新 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 8 班新学期刚刚升学 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 破坏公物的现象 为此班委会召开紧 急会议 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 一定要严厉惩罚 罚值日 实在不行一次罚 5 元 班长 还是说服教育吧 一次不行就两次 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 随他们去吧 扔几张废纸而已 无所谓的事 根本不用管 材料三 现代史学家郭沫若说 春秋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书籍被烧而遭受了 一次致命的打击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那一历史人物的言论 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3 第 13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 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思想学派的观点 请分别指出 4 材料三中 蓬蓬勃勃的那种精神 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什么局面 35 30 分 2017 七上 启东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 我们要 好好教育孩子 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材料二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 40 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出 名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