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1页
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2页
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3页
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4页
2019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20192019 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 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 下列搭配 正确的一项是 A 林则徐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B 詹天佑 京张铁路 C 侯德榜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严复 红三角 纯碱 2 2 分 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 区 A 上海 B 厦门 C 南京 D 深圳 3 2 分 马克思说 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但是它基于禁止毒品的道 义原则 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 决斗 的结果是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 4 5 亿两白银 C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D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4 2 分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在反对外来侵略中 献出宝贵生命或做出杰出贡献的仁 人志士 下列人物 不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是 A 林则徐 第 2 页 共 15 页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谭嗣同 5 2 分 我国疆域广阔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 海棠叶 可后来变成一只 大公鸡 中国版图 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6 2 分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7 2 分 雨果说 在历史面前 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我希望有一天 法兰西能够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8 2 分 有专家指出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 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 民的士地问题 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第 3 页 共 15 页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定都天京 D 资政新篇 9 2 分 口号与主张蕴含着时代的特征 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还我青岛 抗日救亡 变法图存 自强求富 民主共和 A B C D 10 2 分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 李鸿章选择了自强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 命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挽救中华民族 C 推翻清朝政府 D 建立民主共和制 11 2 分 这次战争 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 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 战争 指 A 中英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4 页 共 15 页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2 分 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 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 辛丑条约 13 2 分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 春愁 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 往事 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2 分 唐德刚在 从晚清到民国 中指出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 现代化运动 这场 接力赛 中 第 一个 接棒 跑其 第二段 的短跑健将 康有为在 第二段 的主要活动是 A 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 B 力陈变法 推行维新 第 5 页 共 15 页 C 组织北伐 推翻军阀 D 宣传科学 批判礼教 15 2 分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 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 下列哪些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B C D 16 2 分 下列人物中 极力宣传 观大地诸国 皆以变法而强 守旧而亡 观点 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邹容 第 6 页 共 15 页 D 陈独秀 17 2 分 近代历史上 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其中下列 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协定关税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 B C D 18 2 分 为了满足军士的贪婪 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 古都遭受了前所 未有的蹂躏和摧残 地安门至西安门的房屋被焚毁殆尽 前门至东四牌楼也是满目荒凉 材料描述的是 A 八国联军的暴行 B 英法联军的暴行 C 沙俄的侵华行径 D 日军旅顺大屠杀 19 2 分 时局图 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其反映了 19 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 7 页 共 15 页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义和团运动 20 2 分 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列强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中日甲午战争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全变成 洋人的朝廷 A B C D 21 2 分 中国近代历史上 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 其中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 2 分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 3 艘 后发展到 30 多艘 经营了国内运输 发展了海外业务 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 船公司 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兴办 A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 8 页 共 15 页 D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23 2 分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 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 才能救中国是在 A 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后 B 兴中会成立以后 C 广州起义失败以后 D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 24 2 分 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解读 正确的有 该起义发生在中国农历辛亥年 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孙中山直接领导了这次起义 清军败逃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A B C D 25 2 分 孙中山发表宣言 谴责袁世凯 推翻民国 号召全国人民 猛力进行 以除去此 国贼该宣言 应发表于 第 9 页 共 15 页 A 兴中会成立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二次革命 时期 D 护国运动时期 26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宋教仁遇刺 A B C D 27 2 分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 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关 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原因结果 A 外因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B 辛亥革命 先生 的称呼取代 老爷 大人 的称谓 C 北伐战争抗日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解放战争胜利 A A B B C C D D 28 2 分 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 10 页 共 15 页 B 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 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D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9 2 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从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开始 进而 中体西用 与进而自由 平等 博 爱 这两 步 应指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D 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30 2 分 条约规定 割让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元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根据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 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 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 大沽 北塘 山海关一带 主张 防敌兵沿海登岸 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 他分析了福建 上海二局造 船的情况 认为 派中国学生 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第 11 页 共 15 页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1894 年 9 月 黄海风云突变 几乎不约而同的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 这里 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 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 甲舰队之间的决战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纪录片 走向海洋 材料四 21 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 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 陆地究竟不足 资源有限 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 中 国自北向南 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 没有强大的军力量 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 21 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四次战争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 结合材料三 请说出英 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 殊死搏斗 是指哪一次故役 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 雄 见材料三中图一 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原因 32 25 分 读图说史 第 12 页 共 15 页 1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图 1 中的 较量 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战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 图 2 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图 3 中八国联军曾侵入北京 还有哪次战争中列强也侵入北京 而且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4 图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在这几次战争中 清政府都战败了 你认为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后 危机随之来自海上 各大洋成为轮船的天下 19 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 它凭 借坚船利炮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材料二 为抵御强敌 中国在 19 世纪 60 90 年代的一次探索运动中也曾发展海军 然而 19 世纪 90 年代中 日两国海军相遇 决定了这次探索的命运 材料三 2012 年 9 月 25 日 我国第一艘航母 辽宁号 正式交付海军 南方周末 评选 2010 年十大军事新 闻 辽宁号 航母高票当选第一名 均摘自 走向海洋 1 材料一中的 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 与那场战争有关 此次战争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条约 割占了 中国哪一领土 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 材料二中的 探索运动 指的是什么 中日两国海军的相遇 发生在那场战争中 此次战争对中国的 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请写出这场战争中的具体战役一例 3 材料三中国航母 辽宁号 下水 你有怎样的感受 4 以上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